第3课 明治维新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明治维新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8 14: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部编版
选修1
一、废除旧体制
幕府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明治政府打败幕府之后,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接着又逐步收回了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大名得到优厚的补偿,迁到东京定居。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同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改称“华族”,地位仅次于皇族;武士改称“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的人和贱民一律被称为“平民”。这样,出现了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等四种身份。
政府还宣布“四民平等”,废除了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他们可以使用姓氏,可以与华族、士族通婚,也能够自由择业和迁徙;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于是,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不久,政府通过以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二、发展新经济
1871年,明治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随后,着手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得到确认以后,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873年, 政府颁布地税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地税改革以后,土地所有者更加关心如何获得更多的货币收入,他们越来越多地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人也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着,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府首先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样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还修筑铁路、架设电报线、组建轮船公司,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是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1872年,日本的第-条铁路横滨到东京的铁路建成通车。此后,连接沿海城市的铁路线陆续竣工。同时,日本各主要城市间的电报线也都架设了。
19世纪70年代,明治政府就向英国购买机器,建立机器缫丝厂和纺织厂。还鼓励士族女子到工厂做工。80年代,由一些华族投资成立了大阪纺织厂。这是日本最早采用蒸汽动力的民营机器纺织厂。
几年以后,明治政府转而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除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大部分国营企业都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如三井得到了一座煤矿、一家纺纱厂和一家制丝厂,三菱则获得了一家造船厂、一 座煤矿、一座银矿和两座金矿。
由于亲眼见到了政府创办的机器工业的许多优越性,又受到政府的扶持,许多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大地主都开始创办工厂,一些华族和士族上层也把政府给他们的补偿金投资工业,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在纺织、炼铁、造船等几乎所有的生产领域,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
这些得到政府扶持的大资本家,利用掌握的充足财力,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率,使日本的工业竞争力得到迅速增强。他们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这也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思考2:殖产兴业政策有什么特点?
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倡导“文明开化”
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许多日本学生被派到欧美国家留学,很多西方的著作被翻译成日文,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
1871年12月,日本政府派出由许多重要官员组成的大型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在1年零10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访问了美、英.法等12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考察了各国社会经济情况。通过考察,日本领导人进一步认识了日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使节团主要成员,右起为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岩仓具视,山口尚芳和木户孝允。
“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明治政府还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1871年, 明治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但是,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进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武士们剪去了头上的发结,解下随身的佩刀,许多人穿起了西装。喝牛奶、吃西餐日益流行,甚至连天皇都带头示范。在东京等大城市街头,各种各样的欧式建筑拔地而起,人们在社交场合,也都以模仿西方的服饰礼仪为荣。
明治时期,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欢洲。这不仅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向欧美国家看齐,连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也要与欧美一致。政府特地建造了一座名为鹿鸣馆的欧式风格的豪华俱乐部,用来招待西方国家官员。当时,明治政府的许多达官显贵经常带着女眷来这里参加化装舞会,彻夜狂欢。
“文明开化”主要是指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近代化和普及。明治政府在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过程中很重视派遣留学生出国和招聘外国学者。日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对于吸收西洋文化,清除封建陋习,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因此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出现了轻视日本传统文化,认为西方一切都好,一味追求欧化的倾向。
思考:怎样认识“文明开化”政策?
四、建立新军队
1873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土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从国外大量购买先进武器,在国内建立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同时,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到1890年,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五万多名现役军人和三十多艘舰艇的现代军队。
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所有的日本军人都要接受武士道教育,要求必须效忠天皇:它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历史纵横]
武士道原来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它规定了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效忠君主,崇尚武艺,讲究“信义"和“廉耻”等。明治维新时期,掌握军队领导权的都是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倒幕派人士。这些人出身于中下级武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他们在建立新式军队时,对军人灌输式士道精神,规定了军人应遵循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崇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1.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废藩置县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实行征兵制 D.发展近代教育
解析:选D 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进步以及持续发展影响来说是最为深远的,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是最为深远的影响,排除。
抢答
2.下图是日本的第一列火车机车。1872年,日本的第一条铁路——横滨到东京的铁路建成通车。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A.“文明开化”政策 B.“殖产兴业”政策 C.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 D.强化军事改革的措施
解析:选B 图片显示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是明治维新时期实行“殖产兴业”的成果,B项正确;A项属于文化;C项属于国内企业;D项属于军事。
3.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 ①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 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说明原先等级制度明显,为此明治政府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以及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是明治维新内容。故选择C项。
4.日本人涩泽荣一(1840~1931)提出“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理论,并认为:“缩小《论语》与算盘间的距离,是今天最紧要的任务。”在他看来(  ) A.要在学堂加强中文和数学教学 B.日本要增强实力迅速征服中国 C.日本要抓住机遇与欧洲竞争 D.伦理道德与发展经济是统一的
解析:选D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注重培养君子人格;“算盘”代表经济发展。“缩小《论语》与算盘间的距离”,意即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培养国民的道德素养。
5.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中,动摇和瓦解了幕府统治基础的是(  ) A.废藩置县,剥夺旧统治阶级特权 B.废除买卖土地禁令,承认土地私有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解析:选B 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买卖土地禁令从经济上废除旧的制度,有利于动摇和瓦解幕府统治基础,B项正确;A项主要针对将军;C、D两项分别属于军事和文明措施。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解析:选D 明治维新初期,由国家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大量“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但这形成了“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为此,明治政府将这些国有企业转让给私人经营,使“人民自主独立”。
阅读下表,以下对该表所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日本明治时期义务教育就学率(部分)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年度
男(%)
女(%)
总就学率(%)
1873
39.9
15.1
28.1
1883
67.2
33.6
51.0
1893
74.8
40.6
58.7
1903
96.6
89.6
93.2
A.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发展迅速 B.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C.明治时期,女童就学率迅速提高,体现了日本社会男女平等 D.日本利用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发展自身教育,是其义务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析:选A 据表格信息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就学率各项数据都呈上升趋势,A项正确。“废藩置县”与义务教育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女童就学率高是明治政府强制推行的结果,不能说明日本男女平等,排除C项;从时间可知日本义务教育始于明治维新初期,而日本勒索中国巨额赔款指的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排除D项。
本课测评
1.用简洁的词句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答案提示: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2.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答案提示: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而且,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
具体表现为:
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信事业。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
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等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