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9 10: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部编版
选修1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16 世纪,欧洲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最著名,影响也最大。
加尔文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市民家庭,曾在巴黎大学攻读语言学与神学,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曾在法国宣传路德的主张,他因此被法国天主教会指控为“异端”,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他发表了《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1536年,他来到瑞士的日内瓦,宣传宗教改革。可是,当时日内瓦的保守派势力还比较大,不到两年,他便被以“异端"罪名驱逐出境。1541年, 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和路德一样,加尔文也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强调教会要按《圣经》传播上帝的旨意。他也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就能够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他还进一步
③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④思想核心是所谓的“先定论”。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必定贫穷苦难。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人的祈祷没有意义。
同时,加尔文批驳了教会“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的说教,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的美德。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 A.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来,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为了发财致富可以不顾品德智慧等,可以不择手段,这是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故选C。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B项说的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D项错误,应该是符合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
加尔文还在日内瓦⑤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废除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长老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但实际上两者已结为一体。加尔文成为这一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
在加尔文的统治下,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赌博、歌舞、酗酒、卖淫与奇装异服等都遭到取缔。同时,加尔文镇压不同信仰的教派与个人。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科学家塞尔维特就因为不同意加尔文的观点被处以火刑。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历史纵横]
16世纪时,法国王权强大,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教廷的控制。法国国王坚持信仰天主教,反对宗教改革。加尔文派传到法国后被称为“胡格诺”。16世纪下半期,胡格诺和天主教进行了几十年的宗教战争。到16世纪末,法国仍然以天主教为国教,但允许信仰新教。
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加尔文坚持《圣经》的绝对权威,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主张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所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崛起,在他们的支持下,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但是,罗马教廷控制着教会,不但掌握了英国大片土地和大量财富,还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
亨利八世
(1491- -1547)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为自已服务的本国教会。当时,教皇在国际事务中偏袒英国的对手,还干涉英国内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英王亨利八世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
[历史纵横]
亨利八世之妻凯瑟琳是西班牙公主,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由于英国与西班牙的关系逐渐恶化,加上凯瑟琳年逾40没有生儿子,亨利八世决定离婚再娶。按照当时教会规定,这事要经罗马教皇批准,才算合法。教皇受查理五世的影响,拒不批准亨利八世离婚,还威胁要开除其教籍。亨利八世再婚后,教皇又宣布婚姻无效,双方矛盾激化。
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罗马教皇宣布革除亨利八世的教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先必须经过国王的同意:现行教规须经国王指定人员审查;教会法庭的职权移交国王法庭。同时,该法案还宣布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后来,亨利八世又下令封闭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贵重物品及其他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进一步打击了教会势力。
[历史纵横]
16世纪中叶,天主教在英国一度短暂复辟。伊丽莎白一世上台后,恢复英国国教:英国议会还确定了救会的信条,标榜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根据,否认教皇的权力,用英语做礼拜等,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思考:英国宗教改革有哪些特点?
1.自上而下地展开:宗教改革由封建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英国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改革后的天主教被定为“英国国教”。
2.改革比较保守:虽然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英国国教改革在教义和仪式上仍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3.引发了清教运动:由于英国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清除这些残余,因而掀起了清教运动,开始了与英国专制王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宗教改革后不久,就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更加激进的思潮,即清教运动。英国掀起的清教运动目标是( ) ①改革英国国教 ②建立廉俭教会 ③反对专制王权 ④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后,确立圣公会为国教会,它是封建专制王权的重要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和仪式。新教派则代表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反对国教中的天主教传统和繁琐的宗教仪式,主张教会组织民主化,废除主教制,反对国王为教会首脑,减少宗教节日,并反对封建主的奢侈生活,故被称为清教徒。清教教义的要旨为:不受主教干预,自由祈祷;人人都能同上帝直接交流,建立不要教派的独立组织。所以选C。
抢答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波及原来天主教统治下欧洲广大地区。尽管这些改革的动机、方式与目的不尽一致,但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实质:在宗教外衣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影响
宗教改革以后,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教会,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纷纷被翻译成当地文字;所有这些,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表现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例如,英国新贵族剥夺了天主教会的大量地产,用于经营资本主义农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表现
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尔文派鼓励人们积极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实际上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加尔文派不仅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还被英国资产阶级用来改革英国国教,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17 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终于打着清教的旗帜,开始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表现
思考:宗教改革推动了社会变革,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你能加以简要说明吗?.
(1)突出表现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方面。
(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尔文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播的权威。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1.试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2.亨利八世是如何进行宗教改革的?这一改革对16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亨利八世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交纳岁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专制王权,要求建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廉价教会,形成清教运动,后来以清教为旗帜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14~18世纪欧洲历史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启蒙运动、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封建国家的改革、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法国地利等封建国家的改革、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重大事件。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宗教改革的地位与影响: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其结果是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动摇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得以广泛传播,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学习延伸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和政教合- -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欧洲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有: ( ) ①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②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 ③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 ④加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政治:⑴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⑵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⑶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⑴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⑵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⑶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最终作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选择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