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9 11:42: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历史部编版
必修2
第二十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 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历史纵横
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因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政府还派遣征粮队携带武器下乡征粮,连农民的部分口粮也被征走。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19~ 1920年,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红军反击敌人的进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及评价
一方面揭示实施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俄文本身并无
‘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
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
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
和村。”据此作者认为(  )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解析: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会导致农民口粮难以保证,损害农民利益,故选B。
练习
2.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 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解析:材料“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A。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属于其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没有批判利用其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错误,C项错误;材料说明政权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济支持,D项错误。
二、新经济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1920 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站稳了脚跟,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危机。第一,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 2000 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 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 1913 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 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 13.8%。
第二,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
同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此后,政府还①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②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废除实物分配制。
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
促进了市场繁荣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
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作用: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第二,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 1925 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对此,列宁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第三,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1923年,苏联政府对165万家企业进行统计,88.5%属于私人所有或租赁,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只占11.5%。上述状况(  ) A.推动了苏联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抑制了市场的积极作用 D.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信任
解析:苏联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以租赁方式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一措施为后来苏联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A正确;该措施并不是削弱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B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C错误;D明显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三、“斯大林模式”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斯大林(1879- - 1953)
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关集体农庄的宣传画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有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
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也叫苏联模式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③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练习:有学者在评价新经济政策时指出:
“它是列宁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
的一种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混合’
经济的创造性实验。”这里的“‘混合’
经济”是指 (  ) A.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混合 B.工农业生产与市场、商品流通的混合 C.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先进思想学说的混合 D.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混合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故选D。
历史纵横
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用斯大林的话来说,这是农民为工业化交纳的“贡税”。据估计,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总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年增加。“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資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 年,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  ) A.加快工业化进程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改变所有制结构 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解析: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选B。
课堂练习
2.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材料表明粮食交售价格与面粉销售价格的差价极大,体现了当时苏联掠夺农业,优先发展工业的策略,故选C。在1933—1934年苏联是出口粮食,基本不进口粮食,A项错误;苏联是1936年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无法体现,D项错误。
3.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曾实行义务交售制: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这一制度(  ) A.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兼顾了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解析:苏联的工业化是以牺牲农业基础来实现,“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正是这一措施的体现,B项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这一制度没有照顾到农民的利益,D项错误。
4.“经济规模日渐增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就使中央指挥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日益无效。”这种现象存在于(  ) A.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B.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 D.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
解析: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符合材料信息,故选C。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迅速增长,A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中央指挥一切”可以排除美国、英国,B、D项错误。 答案:C
5.1929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再生产,相反的,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的”。该观点(  ) A.客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状况 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提供依据 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D.准确揭示了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源
解析:根据材料“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与所学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受到广大农民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不符,故A、D项错误;材料否定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并未否定、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故C项错误。
6.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  )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肯定了新经济政策对苏联工业化的积极作用 C.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影响 D.高度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该政策使苏联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可以推断为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材料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而非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既看到了斯大林模式不足的地方,又看到了其促使苏联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影响,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联早已走上工业化道路,故D项错误。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是指使人类社会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它是以工业化实现为核心的全面社会变革。
现代化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元驱动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是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统一。
在主张文化是现代化的独立动因一派的学者中,当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美国政治学家帕森斯和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前者着重于社会文化和宗教精神,而后者则着重于政治文化。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认为,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请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变迁与现代化”这一主题,自拟一个题目,然后加以论述。
【答案】思想的变迁大大地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让一批地主阶级洋务派看到了外国武器的先进,同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抵抗西方侵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于是他们变化了思想观念,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创办了一批军用和民用企业,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基础,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这有利于开启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2)世界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给美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胡佛仍然运用自由主义理论,总体上仍未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甚至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罗斯福上台后,立即改变思想观念,实行全面的、直接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虽然未能彻底根除危机,但是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的问题,从而让美国在现代化的浪潮当中免遭大浪的冲击,还能够稳步前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