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9 11:5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部编版
必修2
第二十三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一、欧洲联盟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 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申明,各成员国决心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愈益密切的联合基础,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他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罗马条约》签字仪式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欧盟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要求联合和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其原因是(  ) A.欧洲各国的经济水平相似 B.欧洲各国的矿产资源互补 C.文化遗产和文化心理相同 D.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压力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普遍衰落,逐渐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欧洲一方面受美国控制,一方面受苏联威胁,这就迫切需要欧洲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应对美苏。A、C两项是合作的可能性;B项与命题无关。答案:D
2.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步入一体化快车道,他们“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其中不准确的是(  ) A.具有主权让渡性 B.体现超国家权力 C.具有联邦的功能 D.成员国权力共享
解析:欧共体各成员国拥有各自独立的主权,而联邦制下各邦虽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因此将欧共体比作联邦不准确,据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正确。 答案:C
3.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存在分歧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 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D.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A【解析】材料大意是: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提议修改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而法国却通过缺席坚决抵制,最后迫使欧共体同意法国支持的决策原则。这反映的是欧共体和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从本质上来说,即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内部问题,并非与美国的抗争,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并非是领导权的争夺,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行为只是在欧共体民主决议原则上的分歧,并没有体现“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D项错误。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非常迅猛,日本的实力也在急剧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加强了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根据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美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希望加入,美国也积极推动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美洲,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资料回放
本协定各方将通过遵守协定的原则和规定,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及程序透明原则,来实现下述目标:
(1)消除协定各方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贸易壁垒,为商品和劳务在各方领土之间的跨边界流通提供方便:
(2)促进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条件;
(3)对协定各方领土内的知识产权提供克分有效的保护:一《北美自由贸 易协定》
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期间曾批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认为美国应就协定条款同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重新谈判,如果该协定不能为美国工人带来就业保障,美国应选择退出。当初,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时,美国追求的经济利益是(  ) A.扩大出口市场 B.提高本国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 C.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增加就业机会 D.改善本国偿还外债的能力
解析:美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的发达国家,它主要寻求的是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以扩大出口市场。答案:A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开始谋求建立经济合作组织。1989 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同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从发展目标看,可以促进以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相互作用,并行推进;推动各成员之间加强合作和更广泛的经济交流;促进各成员体争取在更多的领域消除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和稳定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繁荣与持续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成员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纵横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为官方论坛,秘书处对其活动起辅助作用。其议事采取协商一致的做法,合作集中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经济领域。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46%。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练习:在一节讨论课上,学生甲说“2001年APEC上海会议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学生乙认为“APEC上海会议通过的决议我国不一定执行”。对甲、乙的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 A.学生甲正确,学生乙错误 B.学生甲错误,学生乙正确 C.学生甲和学生乙都正确 D.学生甲和学生乙都错误
解析:APEC议事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各成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实施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等决议不具有强制性。答案:B
简述欧盟成立的过程及其作用
欧盟成立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欧共体的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欧元诞生──欧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作用:

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学习延伸
试从上述国家的态度,分析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弊。
利: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②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③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学习延伸
试从上述国家的态度,分析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弊。
弊:①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②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③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1.“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民族国家”
指(  ) A.发展为福利国家 B.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C.加入了世贸组织 D.掀起了不结盟运动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是对自身的“修补”;以欧共体等经济区域集团的成立为代表则是“修正民族国家”的具体表现,就是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答案:B
课堂提高练习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合理的是(  ) ①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 ④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各成员方仅限于经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的理解。根据所学史实,欧盟是经济政治实体,故应排除④,所以应该选择A项。
3.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可知,此总统的态度是既不要过分反对美国也不要受美国控制,双方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因此选B项。
4.1957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坚定地表示:“我们绝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并且,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主张经济全球化 B. 力图遏制经互会的扩张
C. 抵制加入欧共体 D. 不愿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C【解析】据材料中“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等信息可知英国反对全球化,故A项排除;“经互会”再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可以得出英国不想牺牲自己利益去加入欧共体,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加入欧共体并不意味着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故D项排除。
5.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 ) A.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B.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 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
材料主要讨论了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的方法。“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是因为这些双边贸易协议根据特惠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关税税率,无数的原产地规定(往往根据产品而有着不同的定义)。这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的,仅仅合并这些协议,不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因此选择B.ACD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B。
6.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下列机构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从题干材料“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世界的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处理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地区经济组织,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只有欧盟是欧洲地区政府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故选:C。
7.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并在经济发展交往中对美国构成了一定的挑战,美国此时重视欧洲地位的提升和不得不调整对欧洲的政策即由先前的直接控制转向合作与竞争,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D。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组织。其中美国以成员国身份参与的经济组织有( )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②上海合作组织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欧洲联盟。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①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美国是其成员国;②不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③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美国是其成员国;④不对,欧洲联盟是欧洲区域集团,因此选B.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 ) 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 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二战后美国积极谋求世界霸权,并与苏联争霸,故A项错误; 材料“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说明法国不再在军事上追随美国,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正确;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美苏争霸是苏攻美守,故C项错误;1962年欧洲还没有开始政治一体化进程,故D项错误。
10.1950年英国担心在煤钢方面与欧洲国家合作,会影响到帝国内部的生产与贸易,拒绝加入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谈判;1957年煤钢共同体转变成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再次袖手旁观,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上政策( ) A.力图阻止西欧走向联合 B.适应了当时英国经济的发展 C.维护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D.使英国错失引领欧洲的时机
“英国担心在煤钢方面与欧洲国家合作,会影响到帝国内部的生产与贸易”并不是力图阻止西欧走向联合,故A错误; BC材料未体现,故BC错误;“拒绝加入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谈判”“1957年煤钢共同体转变成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再次袖手旁观”表明英国错失了引领欧洲的时机,故D正确。
11.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下列对“路线图”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各成员国已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有利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③决议对成员国不具有约束力 ④亚太经合组织开始走向政治一体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采取新型的合作方式,各成员国尚未实现贸易自由化,故①错误; 作为区域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故②正确; 作为论坛型的组织,其决议对成员国不具有约束力,故③正确; 亚太经合组织并未开始走向政治一体化,故④错误。 故选: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