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真菌
第一节 分布广泛的细菌真菌
一、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注意:菌落中的所有细菌或者真菌为同种细菌或真菌)。
二、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比较
菌落特点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 较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白色
真菌 较大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三、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置培养基 高温灭菌(冷却) 接种 培养
1、牛肉汁、土壤浸出液:主要提供有机物
2、琼脂:使培养基凝固
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的过程(实验操作中注意:排除实验外的污染)
4、高温灭菌(冷却):目的是将培养皿、培养基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排除实验外的污染。(避免杀死接种的细菌、真菌)
四、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外、寒冷的极地、炎热的温泉,都可以找到细菌或真菌,可见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
五、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需要氧,有的不需氧。(例如乳酸菌为厌氧菌。酵母菌有氧无氧都可生存)
第二节 细菌
一、荷兰人 列文。虎克最早观察到了细菌。
二、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主要贡献:1、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否定了细菌是自然发生的观点。) 2、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 3、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4、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识图)
1、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
2、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根据不同形态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菌是独立生活的。
4、细菌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有些细菌还有荚膜(保护)或鞭毛(帮助运动),有些细菌还会形成芽孢(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6、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7、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因为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8、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所形成的细菌个数是A×2 ,(A为分裂前的个数,n为细菌连续分裂的次数)。
9、有些细菌能形成芽孢。芽孢的细胞壁增厚,个体小而轻可随风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成细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一个芽孢只能形成一个细菌。
第三节 真菌
一、真菌的主要特征: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孢子生殖;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1、单细胞:酵母菌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都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与细菌的区别:有成形的细胞核
繁殖方式: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2、多细胞真菌:霉菌
① 馒头变质长霉,水果上长“毛毛”,那是真菌中的霉菌。
② 青霉和曲霉的区别是:(识图)
青霉呈青绿色(因为孢子呈青绿色),孢子梗呈扫帚状;
曲霉呈黑、黄、褐、绿等颜色,孢子梗呈放射状。(考试时写黑色或黑褐色)
3、大型真菌:蘑菇、木耳等
在夏秋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蘑菇的孢子长在菌盖下的菌褶表面。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识图)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无机物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2、作为分解者的细菌真菌营养方式:异养中的腐生
3、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1、有些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中的寄生,利用活的动植物和人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导致动植物和人体患不同的疾病。
例如:链球菌可以使人体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
癣、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
三、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
例如:①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藻类提供有机物,真菌提供水和无机盐。
② 根瘤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无机盐(植物所需),植物则提供有机物给根瘤菌。(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
③ 如牛、羊等食草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细菌可以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动物则提供细菌生存的场所和食物。
④ 人和肠道里的有益菌群也形成共生。
四、69—70页的实验和以菌治虫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1、酵母菌
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 (应用:面包、馒头)
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乳酸)﹢二氧化碳﹢能量 (应用:酿酒)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产生的少量的酒精则在蒸烤中挥发了。
2、乳酸菌(应用:泡菜、酸奶)
葡萄糖→乳酸
3、醋酸菌(应用:制醋)
4、霉菌(应用:制酱)
5、制作甜酒的过程及原理(见课堂笔记)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与繁殖,导致食品腐败,食品保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防腐。
2、食品保存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蘑菇→脱水法
腊肉→晒制与烟熏法 除去水分抑制细菌生长
果脯→渗透保存法
咸鱼→腌制法
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破坏需氧环境
牛奶→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
肉类罐头→罐藏法 高温灭菌,防止和菌类接触
3、其它防腐方法
冷藏法、冷冻法:依据低温抑菌的原理
防腐剂、射线法:依据灭菌的原理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治疗
1、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不能杀死真菌和病毒)
如:青霉能产生青霉素,可治疗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可灭菌和抑菌,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2、滥用抗生素的害处:病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有副作用(过敏等),杀死人体内有益细菌。
3、科学家把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使之产生胰岛素(这里的转基因的大肠杆菌为生物反应器)。
4、细菌与环境保护
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许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照明、取暖或发电,同时废水得到净化。还有一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利用细菌可以净化污水。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