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十五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开学测试【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杭州市西湖区十五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开学测试【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8 07: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州市西湖区十五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测试
九年级科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家庭式空气净化器在工作时会释放出臭氧(O3),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并转化为无污染的氧气。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O3的强氧化性是由O3结构决定的
? B.?等质量的O3与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不同
? C.?O3转化为O2是分解反应
? D.?O3与O2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2.如图为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3.如图为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搭载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种通过器官繁殖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 B.?果蝇体表的坚硬的保护组织对其起防御、保护作用
?C.?油菜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 D.?土壤的作用是为了供给种子萌发初期所需的营养
4.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被运至脑部利用,并将脑部产生的含氮废物运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是(??? )
? A.?心脏2次,肺2次? B.?心脏2次,肺1次
? C.?心脏4次,肺4次? D.?心脏4次,肺2次
5.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很多的方便。下列关于共享单车说法错误的是(??? )
? A.?单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 B.?共享单车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
?C.?骑共享单车上坡时,需要用力踩上几脚来加速,便于获得更大的惯性,有利于上坡
? D.?共享单车的车把套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6.城市道路绿化大量种植桂花树。在移栽桂花树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 A.?减弱光合作用
? B.?抑制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 D.?预防虫害侵袭
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此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②此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③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D.?②④
8.如图所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 B.?若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C.?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为蛋白质和血细胞
? D.?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9.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携带2公斤月球“土特产”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结束了24天的月球之旅,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 A.?甲? B.?乙? C.?丙?D.?丁
10.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下列关于温度与内能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炒菜时,用铲子在锅内反复翻炒,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增加菜的内能的
? B.?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钉子内能的
?C.?松开用气筒打足气的气球进行放气,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 D.?旋开常温的可乐瓶盖,会在瓶口处看到“白气”,这是瓶内可乐汽化成的水蒸气
12.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壳像“七巧板”拼接而成,由七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
? B.?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 C.?水循环是联系各种水体的纽带,其中“海陆间循环”为陆地补充了淡水资源
?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表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他们使地表趋于平坦
1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由这一过程可知(??? )
? A.?图甲中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
? 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图丙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M
?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的s-t图像,以甲的出发点为起点、出发时刻为零时刻,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t3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B.?甲、乙两车在t3时刻相遇
? C.?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D.?t2~t3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15.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16.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 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
? 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17.如图甲是某运动员正在做蹦极运动。如图乙所示,运动员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OA段的长度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时他所受弹性绳弹力恰好等于其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0时刻运动员正好在B点位置
? B.?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C.?从O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
? D.?蹦极的整个过程,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8.如图所示,A为弹簧测力计,B为条形磁铁,C为螺线管。闭合S时电流表箱和弹簧测力计都有示数,再闭合S1时,则(???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19.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0.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几个观点涉及到初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用同种种子和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两根相同的蜡烛都体现了控制变量法;②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描点的气球膨胀说明宇宙在膨胀;③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与声音能否在真空传播的实验探究,都用到了实验加推理的理想实验法;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和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大小实验都用到了转换法。
?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右图是表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代表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代表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分析作答:
(1)进入[2]中的[C]通过__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
(2)在循环系统中,[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心脏、静脉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有__________(请写全)。
(3)除图示途径外,代谢废物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器官名称)排出体外。
(4)“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与环境相适应”是常见的生物学现象,也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例如: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请你依照上例,说说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种适应现象__________。
22.?(4分)图甲中A、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图甲中表示A生理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2)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是由图乙中的③运输而来的,A、B、C三种生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通过图乙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____进出植物体的。
(3)B生理活动对环境的意义是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3.?(4分)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加适量HCl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操作Y__________。
(4)选择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
24.?(4分)小金同学取了适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中的剩余溶液。逐滴滴加纯碱溶液,绘制产生沉淀的图像如甲图所示。
(1)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乙图是甲图中O点到A点的反应微观实质模型图。则“”表示________(写化学符号)。
25.?(4分)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克、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焦。 [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焦/(千克·℃)]
26.?(6分)小金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如图所示,购物车和货物的总重为100牛,A点离地面距离为0.9m,B、C点为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当购物车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小金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了最小作用力,使车的前后轮分别越过障碍物。第一次的施力方向为__________,此时购物车可视为__________杠杆;第二次的施力大小为__________牛。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如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②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min;③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④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⑤改变温度,重复实验,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
(1)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会发现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若不进行①②两步,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分)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不相等; ????猜想2:可能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2)_________(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3)___________。
29.?(8分)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
(2)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
(3)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 3 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_________(选填“快速”或“缓慢”)匀速上升。
(2)进行第3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_________。
(3)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钩码重记为G,动滑轮重记为G/,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提升高度记为h,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31.?(6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并使___________三者在同一高度上,于是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2)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__。
(3)小金用同样的装置,只是换了个凸透镜做实验,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与(1)相同但小金在透镜右侧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2.?(8分)小乐用下列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回答问题:
(1)酵母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酵母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单细胞生物;②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营养方式为寄生;④只能孢子生殖
(2)小乐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则装置连接的顺序是:空气→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装置连接正确,并在适宜环境中培养8~10h,能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小乐选用A、D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当D装置刚装配好后,立即连接A装置,判断此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6分)如图,斜面长s=1.5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为10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300N。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4.?(6分)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收到的浮力是多少?
(2)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3)在0~40s和40s~140s两个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分别是多少?
35.?(6分)电加热眼罩对缓解眼疲劳有一定效果。如图甲是一款市场上的产品,小敏查阅使用说明书,其相关参数如下表乙。
(1)当该款眼罩还剩10%的电池容量时,在额定电压下充电.充满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图丙是小敏设计的可以手动调节高、中、低三档加热的电热眼罩原理图。电源电压U恒为4.8伏,已知电热丝R1阻值为4欧,电热丝R2阻值为6欧,开关S3只接a或b。
①丙图电路中S1闭合,S2断开,S3接a时,加热电路为___________(选填“高”、“中”或“低”)温档。
②中温档功率为多少瓦?
③高温档工作20分钟,眼罩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
36.?(4分)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来制漂白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 NaClO+NaCl+H2O。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次氯酸钠(NaClO)5%的漂白液(漂白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1490g,请计算:
(1)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氯元素呈现了_________种化合价。
(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7.?(10分)2020年初,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开始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由于此病传染性极强,杭州市政府也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控制该病的流行,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各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要求市民勤洗手;提醒市民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取消大型集会;对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等等。
(1)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严重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研究病毒的特殊实验室—负压实验室,人就像在高原上一样难受,但是这样可以防止病毒__________,因而安全性很好。??
(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保持室内通风可降低疾病感染几率。杀灭病原体一般采用消毒液,常见的消毒消毒剂有:84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双氧水溶液、醋酸溶液等。灾区消毒多采用“84”消毒液。市售“84”消毒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实际使用时,质量分数一般为0.2%~0.5%。若需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的消毒液,取100毫升原液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那么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0.2%的消毒液16升,需要取原液____________毫升(消毒液密度均取1克/毫升)。对空气中的病原体除了消毒液可以直接杀死外,医院中还有什么办法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年初全球爆发的大规模新冠肺炎,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简称 ECMO(如图),是一种人工心肺机,氧合器相当于人工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ECMO运作时血液应从人体的静脉引出
B.血泵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相当于人工心脏
C.氧合器进端的血液为鲜红色,出端的为暗红色
D.ECMO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交换
(4)治疗新冠肺炎往往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为了给方舱医院的病人及时提供用药的温水,小宝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器,如图所示,左侧的温度计是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右侧A为一段软导线, 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当温度低于_______℃时,加热器B______________(选填“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C 4.D 5.C 6.C 7.D 8.C 9.D 10.D
11.C 12.A 13.C 14.A 15.D 16.B 17.C 18.A 19.D 2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1)扩散(气体的扩散) (2)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 (3)皮肤 (4)左心室壁厚,收缩力强,有利于完成血液体循环(或“人在氧气稀少的环境中,红细胞数目会增多,有利于充分利用进入血液中的氧气”“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有利于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在组织细胞间隙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能顺利进出血液”“剧烈运动时,血流速度加快,有利于为肌细胞提供更多有营养物质和氧气”等等)
22.?(4分)(1)有机物+氧气→酶活细胞二氧化碳+水+能量 (2)蒸腾作用;[⑤]气孔 (3)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降低叶片的温度、水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
23.(4分)(1)Na2CO3 (2)除去多余的CO32-和OH- (3)蒸发结晶 (4)会引进新的杂质KCl或K+
24.?(4分)(1)NaCl、CaCl2? (2)Na+
25.?(4分)小于;6.3×104
26.?(6分)垂直于线段AB向下;省力;20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1)40℃时凝乳酶活性高,乳汁凝固时间最短。(2)乳汁仍然不凝固????高温使酶永久失活,温度即使降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合理即可)(3)在预设的温度之前,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效果(合理即可)
28.?(6分)【实验探究】Na2CO3+2HCl=2NaCl+H2O+CO2↑【优化装置】B;A同学实验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所受空气浮力增大,因此反应后天平不能平衡;C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增大,橡皮塞易被弹出。(写出一个即可)
29.?(8分)(1)浓硫酸 ?(2)42(m4?m2)/11m(因为样品中有水,所以不能按水的质量计算)(3)偏大;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30.?(6分)(1)缓慢(2)83.3%(因为滑轮组有摩擦,所以不能用G/(G+G动)计算)?(3)A
31.?(6分)(1)凸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光屏中心 ???(2)倒立等大实像 ???20cm(3)换的凸透镜焦距大于或等于40厘米,所以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得不到实像
32.?(8分)(1)分别用相同剂量的辐射处理(2)实验用每组小鼠的数量1只太少;清水改为生理盐水(3)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6分)(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W总=Fs=300N×1.5m=450J ??
(2)有用功:W有用=Gh=1000N×0.3m=300J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300J450J×100%≈66.7%?(3)额外功:W额=W总-W有用=450J-300J=150J由W额=fs可得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f=W额s=150J/1.5m=100N
34.?(6分)(1)漂浮时F浮=G物=8 N(2)物块M漂浮时F浮=G物=8 N,此时,F浮=ρ水gV排=ρ水gSha=8N所以,ha=F浮ρ水gs=8N/1.0×103kg/m3×10N/kg×0.1m×0.1m=0.08m=8cm(3)0~40s阶段:W=F浮s=F浮×0m=0J(或物体没有运动,做功为0J)40s~140s阶段:浮力恒为8N,浮力做功W′为W′=F浮′s′=8N×(0.12m-0.08m)=0.32J
35.?(6分)(1)t=800mAh×(1-10%)/500mA=1.44h(2)①低②当S1闭合,S2闭合,S3接a时为中温档:P1=U2/R1=(4.8伏)2/4欧=5.76瓦③当S闭合,S2闭合,S2接b时为高温档R2的功率:P2=U2/R2=(4.8伏)2/6欧=3.84瓦R1的功率:P1=5.76瓦总功率:P=P1+P2=5.76瓦+3.84瓦=9.6瓦消耗的总电能:W=Pt=9.6瓦×20×60秒=11520焦
36.?(4分)(1)3(2)5.6%
37.?(10分)(1)液化或凝结;扩散? (2)640;医院常采用低臭氧紫外线灯照射的方法(合理给分)(3)C(4)26℃;开始工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