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改变了世界单元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化学改变了世界单元总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1-05 21: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知识回顾:
一、奇妙的化学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的变化
化学变化: 的变化,变化时还伴着 的变化。
二者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有无 。
2、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 组成的,是由粒子( 等)构成的。
二、化学之旅
1.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
(1) (2) (3) (4) (5)
2.科学探究的途径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的取用
(1)取用规则
①不能 直接接触药品;不要 药品。
②取用量:未指明药品的用量时,应取用 ,即液体取 ,固体取 。
剩余药品的处理:放在 中,不能 、 。
(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瓶里。
粉末:用 或 将药品送到 。
块状或大颗粒:用 将药品放在 ,让药品缓地滑到试管底部。
②液体药品: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中。
a.取多量时,用倾倒法,注意标签应 。
b.取少量时,应用 加入。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 。
②绝对禁止向 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 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盖灭,不可用嘴吹。
⑤酒精外溢着火时,应立即用 扑灭。
(2)加热的方法
给物质加热时,一般用酒精灯的 。
①给固体加热时,先 热,再集中在 加热。
②给液体加热时:
a.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
b.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 ;
c.试管应倾斜与水平方向成 。
3.物质的称量
取用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一般用 ,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一般用 。
(1)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 g。
①使用前的调节:先把游码拨至标尺的 处,调节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被称量物放在 ,砝码放在 ,称量物一般应放在 (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 中),夹取砝码应用 ,添加砝码的顺序是 ,最后移动 ,使天平平衡。
③称量完毕,将砝码 ,把游码 。
④称量物的质量= + 。
(2)量筒的使用
①使用方法: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 时,改用 滴加到所需刻度。
②读数方法:将量筒放平稳,视线与量简内液体 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将 。
4.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1)仪器连接的方法
①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双手平拿,旋转塞紧。
(2)气密性检查(单孔装置)的步骤
连接好仪器
判断:若导气管口 ,移开手, ,则表面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普通洗涤:在试管等仪器内注入一半水,振荡后倒掉,反复几次即可,必要时可选择合适的 ,配合去污粉、洗涤剂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难溶物洗涤:用 洗去油脂;难溶性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可用 洗,再用水冲洗。
洗涤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
二、典型例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酒精燃烧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3、用下列序号填空: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燃烧匙蒸发过滤搅拌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由食盐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 ;取用6.8毫升某溶液的操作 。
4、郝强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5、我市是第六个国家级“光谷”,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二氧化硅(SiO2)与焦炭制粗硅(Si)
B.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制纯硅(Si)
C.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
D.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
6、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玻璃 B.铝合金门窗 C.木制桌凳 D.陶瓷地板
7、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坩埚钳 C.石棉网 D.试管
8、科研人员确定物质的化学变化,是依据( )
A.变化前后的状态不同   B.变化前后的颜色不同
C.变化前后物质不同    D.变化前后温度不同
9、下列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烧杯 B.蒸发皿 C.集气瓶 D.锥形瓶
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砝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g B.14.5g C.15.0g D.14.0g
11、去年江西省各地市已经全面实行九年级化学实验考查。某小组在考查时抽到的题目是: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以下是该小组实验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A B C D
以上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操作C中应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
1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13、如图所示,现有以下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仪器⑤的名称是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如果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可选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组合成制气装置。
(2)某同学利用仪器①与⑥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 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①的 (填“a”或“b”)通人;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①的 (填“a”或“b”)导入。该装置还有其它用途,请你任举一例: 。
(3)下列对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③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
④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三、作业
1、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粉笔折断 B、湿衣服晾干 C、食物腐烂 D、木材做成桌椅
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鲜奶制酸奶 B.水果榨果汁 C.糯米酿甜酒 D.黄豆酿酱油
3、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在互联网上用百度(www.)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提高蛋白质含量检测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墨汁浸泡劣质木耳制作“黑”木耳
D.用甲醛溶液泡制海鲜防腐
5、下列物质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干冰升华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6、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若需取用48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
A、100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的量筒 D、50mL的烧杯
7、图示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8、右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mL
9、正确的操作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移走蒸发皿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10、某学生在量取液体时,量取了20ml水,第一次读数时眼睛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当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这时读数是15mL,则该同学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
A.等于5 mL B、大于5mL C、小于5mL D、无法确定
11、下列仪器中, 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石棉网,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A、①③⑥⑦ B、①②⑤⑦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12、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13、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14、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