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课时教案
学校 临邑二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化学
授课人 张振奎 班级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一)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3.了解结晶的含义,及结晶在海水晒盐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从影响溶剂对溶质溶解能力的活动探究中认识到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对某一溶质的溶解能力都是有限的,进而深深地体会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二者的转化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教学 重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难点 对“活动与探究”中现象的分析
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当堂达标
手段 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通过活动与探究种现象的分析归纳概括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从中认识二者之间的转化方法。
板书设计 溶解度(一)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3.了解结晶的含义及结晶在海水晒盐中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导入1.将下列少量物质加入到适量水中充分振荡,其中能够形成溶液的是( )A.细沙 B.植物油 C. 食盐2.选择C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定量的水(比如说10 mL)对能否无限制的溶解食盐吗?若不能,那又究竟能够溶解多少呢?影响水对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思考回答思考 利用学生对食盐能溶于水的经验,引起一定量的水究竟能否无限制的溶解食盐,若不能,那又究竟能够溶解多少,影响水对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因素又有哪些的思考,以此来揭开教学的序幕。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揭示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三、活动探究1.向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等氯化钠全部溶解以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0mL水,搅拌,观察现象。操作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10mL水,搅拌现象结论2.向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等硝酸钾全部溶解以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加热,观察现象;再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冷却,观察现象。操作步骤现象结论1.加入5g硝酸钾,搅拌2.再加5g硝酸钾,搅拌3.加热4.再加5g硝酸钾,搅拌5.冷却 每四名同学划为一组,相邻两组间分别进行活动探究1和2,每组同学各自确定好自己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的职责。分别进行实验探究交流探究结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四、归纳概括1.由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归纳出影响溶剂对某溶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溶剂的量、温度;2.由活动与探究探究中表现出的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给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固体,由高锰酸钾的能够继续溶解来打破学生头脑中可能存在的“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错误认识,建立饱和溶液的科学含义——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认识影响溶剂对某溶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溶剂的量、温度;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饱和溶液的相对性——只是对所溶解的某种溶质来说是饱和的。 帮助的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尽可能避免头脑中因潜意识的作用造成对概念的片面认识,导致以后在问题解答中出现错误现象的发生。
五、精细讲解引导学生结合从活动与探究中所获得经验,对各步骤中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及由不饱和到饱和,由饱和到不饱和的转化方式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感悟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认识溶液的饱和与否和其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在对实验现象的反思中科学的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避免学生形成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的错误认识。
六、拓展应用由对活动探究2中步骤5硝酸钾晶体的析出引出结晶的含义,讲解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的原因。以海水晒盐为例讲解结晶在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了解结晶的含义及结晶在生产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在学习真实生活中的化学。
七、小结巩固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交流学习收获。 回顾所学内容,交流学习收获 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
八、达标检测投放达标检测题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哪些?2.如何判断某一杯氯化钠溶液是否饱和?A.将大量氯化钠投入杯中,观察氯化钠是否溶解
B.加入少量氯化钠,不断搅拌,观察氯化钠是否溶解
C.加入氯化钠,加热并搅拌,观察氯化钠是否溶解3、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未溶解,加入10克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4. 厨房中现有一杯清水和一杯饱和食盐水,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区分?评价学生对检测题的完成情况,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必要的讲解补救。 思考练习交流 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足之处进行必要的讲解补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九、布置作业参照P40家庭小实验的要求,自己制取冰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化学知识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