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教案 (共12页 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教案 (共12页 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8 17: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秋 天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认识自然段。
3.练习用“秋天”“一会儿”造句。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词意。
3.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认识自然段。
关于秋天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了、子、人、大”四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
一、激情引趣 明确目标
1.板书“秋天”提问:看着课题想一想人们是怎么发现秋天的?秋天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谁能用拼音把课题读准确?(课题读音要求学生读准)
二、放手试读 整体感知
1.秋天会给大自然带来怎样的变化,你想知道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通过课文内容,你知道秋天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自由答)
2.大家说得真好,可以看出你们通过课文对秋天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生字画上圈,再读一读,认一认。
3.同桌互读。要求:认真听一听,你的同桌把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流利了吗?读得好夸夸他,有困难帮帮他。
4.检查评价。现在哪个同学有把握把课文读准确、流利(指名读)。
5.重点指导“一”的不同读音:一(yì)群大雁 一(yí)会儿 一(yí)字
三、识字学词 结合阅读
1.识记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圈出的生字。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认字情况。
(3)抽读生字。齐读——开火车读——领读——指名读
(4)做“拼音”与“汉字”找朋友的游戏。
2.识读结合
(1)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记住这些生字的名字,如果他们出现在句子里,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咱们一起试一试。
(2)个人自由朗读,指名读,全班读。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知秋天的一些特征,认识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 明确目标
这些词宝宝藏在我们的课文里,你找到了吗?(依次板书:天气凉了,树叶,落下,大雁,南飞)
二、自主合作 达成目标
1.自由读文,说说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又告诉我们秋天的哪些特征?
师:有三个自然段,第一、二两个自然都有告诉我们秋天的特征。如:天气凉了,树叶落了,大雁南飞。
2.引导学生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
3.第三自然中“啊!”这句话表示什么?
师述:“啊!”表示明白了。从以上描绘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
4.根据我们的分析,现在一起来连贯地朗读一下全文(学生读)。
三、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
1.熟读课文,学习背诵。
2.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学习在想象中背诵课文。
3.指导自由背诵一段,简单评价、展示。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课文,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读书氛围,适时提供机会,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鼓励、等待与欣赏中,学会阅读,使阅读理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为此,开课伊始,我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从颜色绚丽的树叶,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贴近生活感受秋天。
2 小小的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这些生字并认识偏旁“舟、门”。
2.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同学们观察过夏天晴朗的夜晚吗?
2.在黑板上画个弯弯的月亮,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说一说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
3.听音乐(让孩子们随着音乐慢慢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月亮上有蓝天还有一闪一闪的星星。夜晚是多么的美啊!)
4.出示课题《小小的船》(讲解下“船”的偏旁)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老师领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夏天晴朗夜晚的美。(同学们闭上眼睛,慢慢随着音乐感受夏夜之美)
2.分男女生朗读(分析评价)
三、细读课文 逐句分析
1.弯弯的月儿是什么形状?还有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月儿和小船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3.“我”在课文中指的是谁?(图文并茂分析)
4.小男孩在天上看见了什么?他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同学们想一想,还能在天空中看到什么?
四、想象作画 趣中求新
1.晴朗的夏夜多美啊!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画下来(先小组讨论交流再画下来)。
2.放音乐,想象自己在空中游玩的画面。
第二课时
1.巩固识字,会写10个生字并认识偏旁“舟、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一、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填空。
(    )的月儿(    )的船,
(    )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    )的船里坐,
只看见(    )的星星(    )的天。
二、巩固识字 扩词训练
1.摘苹果做游戏(卡片,每个苹果都是一个名字,看谁能把它叫出来。)
2.开火车认生字。(看看哪列车开得又稳又快,火车火车哪里开?)
3.交流识字方法。(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苹果的名字的?)
4.组词游戏。(给苹果找好朋友,看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词做好朋友?看看谁说得又好又多。)
三、示范指导 书写生字
1.画田字格(让学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及笔顺)
2.老师示范(让学生描红色字体,独立书写)
3.老师巡视(观察谁写得又好又漂亮)
本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谜语入手,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促理解”“以读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把理解字、词、句与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课文理解能力。
3 江 南
1.
认识“江、南”等8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1.
认识“江、南”等8个生字。
2.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尽力用美的语言把看到的美景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瞧,美丽的荷花开放在绿绿的荷叶间,鱼儿快乐地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图画啊!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把生字读准确。
2.听课文录音(或教师朗读),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3.小组交流生字词

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品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5.随机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领读,并进行扩词训练。
6.请个别同学朗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并帮助纠正读音。
7.同桌互读,练习把古诗读得流利、顺畅。
三、指导写字
1.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可”字的末笔是竖钩
  “
西”:下面边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3.
学生描红和仿影。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细读感悟
1.教学第一行。
(1)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指导朗读。江南/可采莲
2.教学第二行。
3.
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5)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
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4.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
三、美读传情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2.
师巡视指导。
3.
范读、指名读、品读。
四、熟读成诵
师指导背诵。
五、总结梳理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老师应该有意识让学生自己读书,自主质疑,并逐渐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以提高。教学本课时,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对于比较难的问题稍加点拨和讲解,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4 四 季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天”、“四”、“是”三个字,认识2种笔画和3个偏旁“讠”“虫”“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通过观察、朗读、想象,链接生活抓住季节特点创编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2.体会诗歌蕴含的情趣。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天”、“四”、“是”三个字,认识2种笔画和3个偏旁“讠”“虫”“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课件——不同季节的图片)
2.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师:小结: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师板书,贴出树叶形状的题目)
二、初读感知
1.在朗读课文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老师,
问同学。听录音,查课后生字表)
2.自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圈出生字,标出有几小节。
)
3.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用手指。手指到哪,眼睛看到哪。注意标出的生字)
三、识字学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圈画下来。
2.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认读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
3.齐读全部生字。小组合作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识记生字,组词(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生字)
5.这些生字都会读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熟字加偏旁(
小+大=尖
土+也=地
虫+圭=蛙
认识“虫”字旁)
换偏旁(惊—就
)
形近字(是—足
)
编字谜(“三人日下走,一起去出游”是“春”)
联系课文,动作演示(弯)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的位置,了解字意,给生字组词。
2.学写“天、四”。
学生独立看书,了解“天、四”的笔顺。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的位置,认识笔画。请学生描红,书写,练写。
3.学写“是”

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重点范写笔顺,生书写,练写。
4.评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观察、朗读、想象,链接生活抓住季节特点创编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有一首儿歌写出了四季的美丽,想听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全文配音朗读)
3.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四季(师板书,贴出花朵形状的题目)
4.学生齐读课题。(让我们接着走进四季,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二、细读感悟
1.自由读文,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师顺便在花朵上贴出四片树叶代表四个季节)
2.每个季节美吗?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一个季节的景色?指名说。
3.学习第一节
(播放多媒体课件春天录像——花争先开放,小草钻出地面,小鸟飞来了)
(1)小草芽睡在黑黑的泥土里,听到春姑娘在叫它,它身子一挺钻了出来。啊,外面好漂亮啊,花儿开了,小鸟飞来了,它在不停地问:“谁是春天啊?谁是春天?”生读:我是春天。
(2)这么多草芽终于从那黑乎乎的泥土里钻了出来,赶上了春天的盛会,多开心呀,让我们一起欢呼吧!
(3)生边唱边跳《春天在哪里》。
(4)读儿歌第一节,点名读,感情读(读出草芽的娇嫩)。
(5)请你这个小草芽说说,你是什么季节?(在春季旁边贴上草芽)
(6)还有什么,它对谁说“我是春天”呢?(课件演示)
(7)小结:当你看到小草、柳条、花儿、叮咚的小溪就知道春天来了。
4.学习课文二、三、四节。
(1)师:刚才小朋友找了春天,看了春天,还唱了春天的歌。其它的季节也很美,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夏天、秋天、冬天吧。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学习第二节
①播放多媒体课件夏天的录像——荷叶、荷花盛开的池塘
②池塘里都有些什么?你看到、听到、闻到什么?
③于是你们就开开心心地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④指生读,指导朗读。(读出喜悦的心情)请你这个小荷叶说说,你是什么季节?(在夏季旁边贴上荷叶)
⑤你还看到什么,它对谁说“我是夏天”呢?(课件演示)
⑥夏天来了,你还看到了哪些动物?
(3)学习第三节
①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她给我们带来了谷穗娃娃。你们看,谷穗金黄金黄的,沉甸甸的,农民伯伯看了它就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它怎么说呀?(师配动作引读)(她鞠着躬说,谷穗有礼貌地弯着腰说)
②说什么呢?(我是秋天)(在秋季旁边贴上谷穗)
③指名读,女生读(读出谷穗谦虚的语气)。
④秋天来了,你还看到了哪些植物?(高粱、大豆、玉米、菊花、柿子、桂花)
(4)学习第四节
①播放多媒体课件冬天的录像——雪景,小朋友们打雪仗、堆雪人。你们看到了什么?瞧,雪娃娃是孩子们的宝贝,多神气啊!它大肚子一挺,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②生个别读,读出雪人的顽皮。(在冬季旁边贴上雪人)
③男生合作读。
④生表演读。
⑤冬天到了,你还有什么感受?(天冷,戴帽子围巾,穿棉鞋。)
5.指导朗读
(1)四人小组合作读文(要求:一人读一节,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配上动作)
(2)邀请小组表演读文。(颁发奖品)
(3)全体表演。(老师都被你们吸引啦!我们一起再把四季这首小诗美美地读一读吧)
三、课堂总结
每个季节都很美,我们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她变得更美。最后让我们尽情地背诵课文吧!
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美丽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图、有声、有色的教学场景。同时引导他们边看图边交流感受:“春天小草芽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最喜欢冬天?”学生在看和说的过程中,对四季有了更深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1.能用普通话简单清楚地向小伙伴推荐自己,能邀请小伙伴做自己的朋友。
2.通过活动,能表达清楚为什么想和同学做朋友,能选择志趣相投的同学做朋友,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态度大方,礼貌说话,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向,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3.培养学生辨别择友的标准,锻炼学生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初步的道德辨别能力。
能相互交流为什么想做朋友,培养与同学交往的一些良好习惯。
一张小卡片、小鼓、布条。
一、创设情境
 激发交际热情
1.播放动漫儿歌《找朋友》,会唱的同学跟着节奏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拍打节奏。
2.这首歌好听吗?你们想不想和这首歌唱的一样,多找几个朋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找几个同学做自己的朋友吧。
二、介绍自己 培养交际意识
1.想交朋友就要相互了解,班里有些同学还相互不熟悉呢?下面就让我们不熟悉的同学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2.怎样让同学了解自己,愿意和自己做朋友呢?引导学生交流。(仅仅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是不够的,重点要说说自己的爱好、优点。)
3.推荐一名大家不熟悉的同学介绍自己。
4.师生共同评价。(介绍自己时眼睛要看着同学们,说话清楚响亮,表情自然)
5.分小组活动,小组内不熟悉的同学相互介绍。
三、演练结合 学会交际常识
1.同学们相互认识了,那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同学们说一说。(主动上前说说自己为什么想和他交朋友?向同学推荐自己……)
(出示课件)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是怎样相互交流,做朋友的?
2.哪几位同学愿意来演一演。
合作表演:A.刚才听你介绍自己很喜欢踢毽子,我也喜欢踢毽子,我们做朋友好吗?B.我愿意和你做朋友,下课我们一起去踢毽子吧!
3.引导学生对表演的同学评议。(做一个礼貌的孩子:说话看着对方的眼睛,同学问你话,要礼貌回答)
4.做游戏,找朋友(击鼓传花,传给谁,谁就说说想和哪位同学做朋友,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强化交际本领
1.恭喜每位同学都找到了朋友,那老师想问:你们最不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做朋友呢?
2.学生交流。
3.能不能用上“最喜欢……不喜欢……”的句式来说一说。(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喜欢交到的朋友:爱学习的、懂礼貌的、爱看书的、兴趣一样的……不喜欢交的朋友:不讲卫生的、不遵守纪律的、爱打人骂人的……)
语文园地四
1.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识字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识字。
2.提高学生识字兴趣,享受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快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并背诵句子。
第一课时(趣味语文
、字词句运用)
1.会认“男、女、开、关、正、反”这几个字,会写“女、开”这两个字。
2.认识并掌握一定的反义词知识,了解一年四季的代表性景物。
3.学会运用词语说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四季、热爱自然的情感。
一、趣味识字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语。
出示:大




北,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示小结:这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2.出示第二组反义词:
男 女 开 关 正 反
说一说,这几组词语和前三组词语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说,教师点评。
3.指名学生个人读、齐读,点评。
4.说一说,你还见过这样的词语吗?学生试着说一说,如:多—少
;黑—白等。
5.指导生字学习:同学们看一看,这里有几个生字,大家都认识吗?(试读、指点)
认字游戏:(摘苹果)
6.指导写字:“女”、“开”。
(1)学生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笔画规则,试说怎么写,教师纠正指点。
“女”的笔顺是:撇点、撇、横。注意第一笔是“撇点”。
“开”的笔顺是:横、横、撇、竖。注意第三笔是“竖撇”,写的时候要写好。
(2)指导学生书写、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学生注意田字格的用法,对写得好的同学适时鼓励。
二、字词句运用
1.教师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图片,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2.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景物名称。
大地 树叶 青草 莲花
飞鸟 小鱼 青蛙 雪人
3.学生读词,教师点评。
4.同学们知道这些景物分别属于什么季节吗?(简单提示“四季”)
5.图片出示字词——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6.说一说,刚才我们看到的景物漂亮吗?我们这里现在是什么季节?有什么景物呢?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试说:我们这里现在是秋季,这里的景物有……
7.说一说,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有哪些景物吸引你呢?
提示学生:最好能用上我们黑板上的一两个词语。
8.同学们评一评,看谁说得最好,鼓掌示意。
9.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1.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识字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识字。
2.和大人一起体验阅读的快乐。喜爱阅读。
一、展示台
引言: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经常会见到一些认识的字,你看,这个小男孩在读什么?(出示“理发店”)你会读吗?你是怎么认识的?(引导学生说)
1.告诉你们,“理发店”就是这个地方的招牌,招牌大都挂在商店门前作为标志。你们见过吗?(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2.课前老师让大家留心观察街道两边的招牌或墙上的标语,你们又认识了哪些生字呢?
3.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片读一读,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说的招牌上的汉字多。
4.识字比赛。
在展示台上有很多标牌,请各小组的同学找到自己会认的字后,把它轻轻地摘下来,等一会儿介绍给大家。如果遇到你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老师,再把它记下来,最后比比哪个小组认对的字最多。
5.小组活动:讨论、认字、做字卡。
6.交流: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多少汉字朋友。(小组代表交流)
7.评比“识字小能手”。
二、日积月累
1.过渡:听,时间老人的脚步声响起了,现在到了“日积月累”的时候,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2.读读记记。(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自己读,与同桌共同读,小组成员一起读)
(2)指导朗读。(指名读,正音;分小组练习朗读;伴乐朗读。)
(3)发现积累方法。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些句子?
(4)教师小结: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5)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有关的句子吗?不知道的,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哦!
三、和大人一起读。(课件出示“小松鼠找花生”)
过渡:你看见了谁?他在做什么?
1.看图,猜猜短文会讲件什么事?
2.借助拼音初读短文。
3.指导正确地、流利地朗读短文。注意“鼹”“摘”“着”的读音。
4.叫上老师或爸爸妈妈和你一起读一读吧!不会的要主动问哦。读完了请他们评评你读的怎么样。
5.小松鼠找到花生了吗?为什么?
6.有条件地配乐朗读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