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6课阿房宫赋(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6课阿房宫赋(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8 12:2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一)解题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
杜牧:
  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
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
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
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
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
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
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
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
“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的用
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
区别于“汉赋”、“骈赋”和
“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

《阿房宫赋》:
  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
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本文的生字词
缦回
màn
不霁何虹

妃嫔媵嫱
pínyìngqiáng
焚椒兰
jiāo
辘辘

杳不知
yǎo
尽态极妍
yán
剽掠
piāo
鼎铛
chēng
迤逦
yǐlǐ锱铢
zīzhū
架梁之椽
chuán
在庾之粟粒


横槛
jiàn
呕哑
ōu

参差
cēn

囷囷
qūn

huán




水榭楼台
阿房宫前殿
骊山陵远眺
仿秦宫殿
仿秦城门
仿秦台榭
详细课文注释请点击
(1)词类活用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辇来于秦
骊山北构而西折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缦”原为一种帛,名词。现做“回"的状语像缦一样。)
("辇"古代一种人拉的车名词。带宾语,作动词乘辇。)
(名词“北西"作状语,分别表示动作行为"构""折"的方向:向北,向西。)
(名词"蜂房""水涡"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矗"的状态:像蜂房,像水涡。)
(哀,为动用法,为……哀。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2)一词多义
六王毕,四海一
五步一楼
使天各爱其人
秦爱纷奢
廊腰缦回
缦立远视
族秦者秦也
谁得而族灭也
(统一)
(一座)
(爱护)
(喜爱)
(萦绕)
(久)
(使……灭族)
(家族)




(3)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灭六国者,六国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多于市人之言语。(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意是:灭掉六国的人,其实是六国自己。)
句意是:比集市上众人的话语还要多。)
(4)古今异义
1直走咸阳(走:跑、奔。今常用义为:行)
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钩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即走廊如钩向心,屋檐如角相对。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计,明争暗斗。)
3几千万落(落:座。今常用义为:下降、衰败)
思考:
1.全文共四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四段之间的内容和
结构关系是怎样的?
2.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
根据所给材料明确层次关系
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
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
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勿蹈覆辙



4、段意理解
设问: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
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
染力?
作者从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从占地广、建筑物之高、建筑群布局,从楼阁之多,设计工致、变化统一的布局,从长桥、复道建造的复杂情况,从宫中的歌舞之盛等角度来定阿房宫的
在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内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均力敌”就与前方“骊山冯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定“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排比、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句音节铿锵,并有音韵之美。
四、总评
歌舞之盛,宫女珍宝之多,人民痛苦之深,既夸张,又富于想象,且比喻奇巧新颖。后面发议论,回环往复,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发人深省。语言上骈散兼行,错落有致,词采瑰丽,声调和谐,一扫汉赋那种平板单调的这篇赋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面极力铺叙渲染宫殿弊病,成为古代赋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