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8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8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8 12: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1.把握林冲的性格形成过程,概括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分析两者成因,体会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2.感受和理解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
3.把握《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体会契诃夫小说幽默讽刺的风格。
1.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通过讽刺性语言与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体会作品主题。
2.整理文章景物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
3.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结构特点,讨论赏析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
预习| 语言构建与运用
作者简介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辞官回家。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施耐庵受邀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
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施耐庵愤然离开平江。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从此隐居不出,专心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名为《水浒》,又名《水浒传》。
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戏剧家,以及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契诃夫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苦恼》,再现了小市民的庸俗猥琐、“小人物”的不幸软弱和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揭露了他们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
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契诃夫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语言明快,极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写作背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皇帝宋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团结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的故事,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课文节选内容的故事的经过大致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三番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不久陆虞候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而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
?《装在套子里的人》:本文写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19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郁沉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
jī 
字音识记
yǐ lǐ 
juàn
nèn 
zhuàn 
ɡān ɡà
nè 
yú 
zī 
yē 
tónɡ 
áo
zhān 
lí bɑ 
lù 
zhuó 
zhāo 
měi 
shuò 
qí dǎo 
yě 
xiá 
hūn 
è 

sǒnɡ yǒnɡ 
shuì 
qiào 
qiǎn 
qī 

chán 
zhènɡ 
fènɡ 
jī 
qiān


撕  


溯  



勘  




词语积累
碎琼乱玉:比喻地上的雪。
六神不安:形容人心绪慌乱或心神不宁。六神,古人指主宰心、肺、肝、肾、脾、胆六脏的神,泛指心神。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有时也用来讥讽假装正经的人。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六神不安 
【选词填空】
(1)一天到晚,孩子总是在我手里的多!还得给家里做事,所以便很累了。那时我________,失张失智的。
(2)她们用生命守护的384只羊,仅有3只被冻死,其余________。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两个孩子坚守的信念。
(3)外线不准,导致对方更加肆无忌惮地包夹中国队的内线;内线打不进、丢篮板,让中国队的外线投篮更加________,形成了恶性循环。
(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天公不作美,乌云压城偏偏要把皓月当空遮盖得严严实实,一场________偏偏搅得你不能月下赏灯。
安然无恙 
战战兢兢
碎琼乱玉 
唉声叹气 
(5)肖长青整日________,姜仕坤说:“给你多少钱,都不如给你找条路。”给他买来焊枪等工具,有电焊特长的肖长青很快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
(6)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主动担当作为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________不屑。
正人君子
妨害 
词语辨析
(1)妨碍·妨害
①近来,从英国到西班牙,从智利到伊拉克,多个国家发生违法暴力示威事件,扰乱社会秩序,________经济民生,甚至酿成流血悲剧。
②中国古代的瓷器如果有装饰的话,装饰往往是突出或者低凹于器物表面的,可是这样就会________应用,因为如果餐具里装了菜肴,肉汤、油就会洒到外面。
辨析 “妨碍”意思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侧重于阻碍。“妨害”意思是有害于。侧重于有害。
妨碍 
不止 
(2)不止·不只
①李克强叮嘱说,旱情________江西,南方还有几省处于夏秋连旱并可能持续。他要求各有关方面继续做好抗旱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旱情损失。
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宏伟的计划,________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沿线国家,有利于全世界。
不只
辨析 “不止”是动词,继续不停;副词,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指不但,不仅。它是连词,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
沸沸扬扬 
(3)纷纷扬扬·沸沸扬扬
①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韩国总统文在寅不顾舆论强烈反对,坚持任命曹国为法务部长,在韩国社会闹得________。
②在彭堡镇姚磨村,初雪________,菜地却仍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菜农们正在抢收今年的最后一茬芹菜。
纷纷扬扬
辨析 都表示杂而乱的样子。“纷纷扬扬”是状态词,意为(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有固定的使用对象。“沸沸扬扬”是状态词,意为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多用于议论。
垂头丧气 
(4)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①鲁斯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被士兵羁押时一脸________,与公主米拉对视时深情款款,以及披甲执剑时正义凛然。
②渭华起义的参与者在起义失败后,没有________,也未曾动摇后退,而是方向更明、志向更坚。
灰心丧气
辨析 都有“因挫折而气馁”的意思。“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着重指一时的神态。“灰心丧气”形容遭遇失败或困难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着重指长期的心绪。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结构图解
主旨探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通过对林冲被贬沧州以后的一系列遭遇的详细描述,生动地刻画了林冲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忍无可忍、愤然反抗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以高俅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及其爪牙的阴险歹毒,表现了统治者一逼再逼,终于把老百姓逼上绝路的血淋淋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官逼民反”这一深刻主题。
文本特色
1.巧设一个冲突——官逼民反
谈到《水浒传》,人们说到最多的是“官逼民反”,反映在情节内容上,关键在一个“逼”字。就本文内容来看,在林冲这一方面,即使是“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在他看来也还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他还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幻想着能安稳熬过刑期,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在另一方面,高俅及其手下却步步紧逼,从前文的诱林冲入白虎堂、将林冲刺配沧州、在野猪林刺杀林冲到本文的火烧草料场陷害林冲,他们一刻也不肯放松,必欲置林冲于死地而后快。
安排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就是他们为陷害林冲而布设的一个绝好的计策:一来烧死林冲,二来“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真可谓“一箭双雕”,势必要绝了林冲的活路。林冲一步步被逼着走上绝境。残酷的现实促使林冲觉醒,激起了他抗争的斗志,他充分认识到仇敌的丑恶面目,发出了“杀人可恕,情理难容”的怒吼,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毅然杀死仇敌,走上了与黑暗统治者决裂的道路。
2.巧铺两条线索——明暗交织
文章主要刻画了正面人物林冲和反面人物陆谦等人这组对比鲜明的形象,围绕人物的活动,巧妙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就是林冲的活动,写他沧州遇旧、得小二信、买刀寻敌、接管草料场、市井沽酒、夜宿山神庙、隔门听真相、手刃仇敌等情节;“暗线”就是陆谦等人的活动,写他们酒店密谋、城中定计、调林冲守草料场、火烧草料场、庙前邀功、被杀丧命等情节。两条线索时分时合,时隐时现,分错交合,齐头并进,推动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装在套子里的人
结构图解
主旨探微
《装在套子里的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保守分子别里科夫的形象。课文运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伪,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90年代在大革命风暴来临之际的俄国的黑暗现实。
文本特色
1.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
作者抓住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简练、鲜明、夸张而又合理地进行描述,生动逼真地塑造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即使晴天“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雨鞋”“雨伞”就是别里科夫的有形的“套子”。在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面前,他恐惧、憎恶,用各种“套子”把自己包起来,逃避现实,这是别里科夫思想上的“套子”。
千方百计地进行挣扎,不时从“套子”里钻出来,去干预现实,辖制别人,以维护“体统”、防“乱子”,这是别里科夫“套子”的反动作用。“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别里科夫的口头禅,是典型的套子式论调。“套子”是约束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专制势力的象征。小说最后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显示了反动腐朽势力灭亡的必然性,激起了人们冲破旧牢笼、创造新生活的勇气。
2.含蓄幽默的讽刺笔调
契诃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具体表现为:
(1)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产生幽默讽刺效果。写别里科夫的外貌特征,写他睡觉时的惊恐,写他滚下楼梯安然无恙而华连卡响亮清脆的几声“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这些都是夸张的、幽默的表现手法。
(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例如,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柯瓦连科说的一段话,其判断是荒唐的判断,其推理是荒唐的推理,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却是善意的“忠告”。
(3)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别里科夫和华连卡这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凑到了一块儿,他们的恋爱就是奇事一桩;这边华连卡骑自行车兴高采烈,那边别里科夫的脸色却从发青变成发白;别里科夫滚下楼梯,这边一脸尴尬,那边华连卡纵声大笑。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讽刺画。
【任务一】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
活动1 从情节和人物两方面入手,请概括分析一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和林冲的性格特点。
[提示]
情节要点
林冲的人物特征
林教头沧州遇旧
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正直善良,扶危济困,为他人着想,精细体贴
情节要点
林冲的人物特征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酒店密谋
正直,刚烈,有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
小二生疑
实情相告
买刀寻敌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草场交割
淡漠隐忍,委曲求全,随遇而安
酒店买酒
做事细致,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
风雪夜山神庙寻仇
破庙借宿
小心谨慎,细心缜密
偶听真相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报仇雪恨
刚猛激烈,疾恶如仇
活动2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骑车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答案】从“骑车事件”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恪守沙皇制度条文,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可以看出华连卡的可爱、热情、活泼。她的生活方式是对别里科夫套子式的生活方式最有力的挑战,这也预示了别里科夫这次恋爱的失败结局。
【任务二】明晓小说结构,体会小说的风格。
活动1 双线结构是小说常用的结构方式,请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双线结构特点。
[提示]文章正面描写的情节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这是主线。侧面描写的情节是林冲在统治阶级逼迫下完成的性格转变,此部分是以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这是副线。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是官逼民反。两条线索通过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
活动2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有着含蓄幽默的讽刺笔调,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作者自始至终用含蓄幽默的讽刺手法来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展示人物性格。别里科夫出场时,文章对其装束和生活习惯的描述,就使人感到他滑稽可笑而又令人憎恶。对别里科夫“婚姻事件”的整个过程的描写,充满了轻松的戏谑和幽默的讽刺。作者有时用一种含蓄的对比描写,来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如写别里科夫白天辖制这个,辖制那个,“压得”“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而到晚上,他却“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夜,深刻地揭露了别里科夫貌似吓人实则虚弱的本质。
【答案】B 
【解析】A.“玷辱”的“玷”应读diàn。C.“庇佑”的“庇”应读bì。D.“蒙骗”的“蒙”应读m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浆洗  滑稽可笑  鬼鬼崇崇  因循守旧
B.髭须  哀声叹气  噩梦连连  碎琼乱玉
C.顶礼  安然无恙  吃饭防噎  通霄达旦
D.毡笠  性情孤僻  兴高采烈  朔风凛冽
【答案】D 
【解析】A.崇—祟。B.哀—唉。C.霄—宵。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说写出了不同英雄人物走上梁山泊的不同经历。
②在《水浒传》中,人是社会的人,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
③随着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④在这方面,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经历是非常典型的,作者将这一人物刻画得最为出色,也最具有典型意义。
⑤从中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以及他们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
⑥他们的性格受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遭遇的影响和制约。
A.②⑥①③⑤④     B.①④②⑤③⑥
C.②⑤⑥①③④     D.②⑥③①⑤④
【答案】D 
【解析】语段的首句应明确阐述对象,据此确定②为首句;其次,说明人物性格与社会的关系,即⑥③紧随②之后,①⑤④是具体举例说明这一理论。故选D。
4.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同意。“那雪正下得紧”一句中的“紧”字写雪,是通感手法,以感觉来写视觉,使人感受强烈、真切,写出了雪的气势,烘托了林冲这个落魄英雄的处境。
5.以“《水浒传》里的”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成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
武松、李逵、解珍和解宝都是《水浒传》里的英雄,《水浒传》中有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有李逵杀虎报仇的故事,有解珍和解宝猎虎的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都是典型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
【答案】《水浒传》里的英雄武松景阳冈打虎、李逵杀虎报仇、解珍和解宝猎虎的故事,都是不同于生活的真实的典型的艺术真实。
扩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内素材
一曲怨郁而慷慨的悲壮之歌
水浒世界里的林冲的故事,传达出中国人——尤其是有才干而善良的中国人那种沉重的压抑人生的滋味。林冲的被压抑,不仅仅来自高俅这个身居高位的小人,还来自各色人等:先是受高俅的陷害,几乎被问成死罪;死里逃生,发配上路,又被董超、薛霸两人百般折磨,然后被捆在野猪林,差点给一棍当头打死;到了柴进庄上,虽有柴进热诚相待,但仍不免一度得对趾高气扬的平庸之辈洪教头赔着笑脸;
到了沧州牢城营,因拿银子稍慢,就被差拨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一切,林冲都逆来顺受,忍了,可陆虞候又来沧州追杀。终于,林冲忍无可忍,风雪山神庙中,灵魂深处的“匪魂”,如睡狮猛醒。在漫天的风雪中,在火烧草料场的火光中,林冲猛下杀手,血溅山神庙前的风雪大地,遗下一幅血红雪白的惨烈森冷的图景,而后,踏上了夜奔梁山的不归路。
【适用话题】“容忍与抗争”“走出困境”“心灵的选择”等。
课外素材
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离世:与命运抗争23年
2019年4月23日,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吉林男子宋学文离世。1996年,20岁的宋学文因误拾地上附带放射物质的类似“钥匙链”的金属小链子而致高位截肢。这位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与命运抗争了23年。出自传、拍电影、卖大米……他的经历和故事,在一轮又一轮的媒体采访中,被描绘得颇具传奇色彩,甚至在多档电视节目中,他被冠以“中国版尼克·胡哲”的称号。宋学文说不少人给他来信,说他就像张海迪一样,身残志坚,积极向上,是大家的榜样和力量。但他打心底不喜欢被贴标签,“我不是张海迪,我就是宋学文”。
【适用话题】“生命抗争”“身残志坚”“生命的意义”等。
导读:在世界文坛,有一位罕见的奇才。列夫·托尔斯泰曾给他极高的赞誉,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家”,而且还说:“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远比我高明!”他,就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的小说,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他喜欢截取平凡生活的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可以说,契诃夫的作品是永恒的!契诃夫是永恒的!
致敬契诃夫
刘庆邦
我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多年,仅短篇小说就写了三百多篇。可我不愿意听别人说我高产,一听有人说我是高产作家,我就有些不自在,甚至心生抵触。这是因为,不知从何时起,高产不再是对一个作家的夸奖,而是多多少少含有一些贬义。我不知道别人反应如何,至少我自己的感觉是这样。好像一说谁高产,就是写得快,写得粗,近乎“萝卜快了不洗泥”。
如果深究起来,其实作品的产量和质量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更不是反比关系,高产不一定质量就低,低产不见得质量就高。无数作家的创作实践一再表明,有人写得少,作品质量老也提不上去,有人写得多,作品的品质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闻名于世的俄罗斯短篇小说大师安东·契诃夫,就是一位既写得多又写得好的典型代表。契诃夫19岁开始写作,到44岁生命终止,在25年的创作生涯里,仅短篇小说就发表了1 000多篇。
平均算下来,契诃夫每年都要写40多篇短篇小说。据史料记载,在1883年,他一年就发表了120篇短篇小说。到1885年,他的创作产量再创新高,一年发表了129篇小说。在我们看来,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契诃夫的写作条件并不好。他的家族处于社会底层,到他祖父那一辈,才通过自赎,摆脱了农奴身份。契诃夫之所以一上来就写那么多小说,除了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异乎寻常的勤奋,很大程度上也是为生计所迫。
有一段时间,契诃夫一家几口人的生活全靠他的稿费维持。如果挣不到稿费,家里就交不起房租,甚至没有饭吃。为了取回拖欠许久的3卢布稿费,他曾到杂志社向主编央求,遭到杂志主编的嘲弄。到西伯利亚深入生活没有路费,他只能跟一家报社签约,采取预支稿费的办法向报社借钱。契诃夫所学的专业是医学,他的主要职业是行医,写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他首先是一个好医生,在乡间常常踏着泥泞或冒着大雪出诊,为不少乡民治好了病。他以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术,赢得了方圆百里的乡民的高度尊敬,以致他离开乡间去莫斯科时,为他送行的乡民们眼含热泪,对他依依不舍,好像他一离开,人们就会重新陷入病痛之中。
其次,他才是一位好作家。由于他在行医期间与底层民众广泛接触,才深切了解到民众的疾苦,获得创作素材,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切近现实的小说。契诃夫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事业。在他以写作成名,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之后,他又回到家乡,参与人口普查和扑灭霍乱的工作,并用发动募捐、组织义演等办法筹集资金,先后创办了3所学校和一座图书馆。契诃夫的好名声也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一拨儿又一拨儿客人慕名而往,把契诃夫的家当成了客栈。契诃夫不但要管他们吃住,在他们的要求下,还要陪他们聊天。
这样一来,契诃夫用于写作的时间就更少。正跟客人聊天时,他会突然走神,突然离开,到一旁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个闪念,或一个细节,再回头和客人接着聊。在写作的紧要关头,契诃夫有时为避免无端打扰,只好躲到澡堂里去写。更让人们为契诃夫感到痛心的是,他二十多岁就患上了肺病,一直在带病写作,一直在和可恶的病魔进行顽强的抗争。他有时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而咯血。经过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又继续投入写作。契诃夫自我评价说,他就是这样不断地榨取自己,他的写作成果是用艰巨的、苦役般的劳动所换取的。
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对契诃夫的文学创作成就给予高度赞赏。托尔斯泰称契诃夫是一位思想深沉的作家。高尔基在信里对契诃夫说:“在俄国还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您的短篇小说家,今天您在俄国是一位最有价值的巨人。”托尔斯泰不但喜欢契诃夫的小说,还喜爱契诃夫的人品,他称赞契诃夫:“多么可爱的人,多么完美的人!”
出于对契诃夫的景仰,2015年9月5日下午,在阵阵秋雨中,我曾到位于莫斯科郊区的梅里霍沃契诃夫故居参观访问。我在契诃夫戴着夹鼻眼镜的塑像前久久伫立,向这位伟大的作家行注目礼。
与契诃夫艰苦卓绝的一生相比,我们各方面的写作条件好得太多太多,说优越一点儿都不为过。我们衣食无忧,出行无忧,医疗有保障。我们的写作几乎是专业化的,有安静的环境,完全可以不受干扰,一心一意投入写作。既然赶上了好时候,既然有这么好的写作条件,我们为什么要偷懒呢?为什么不能写得勤奋一些呢?作品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呢?为什么不能像契诃夫那样,做一个高产作家呢?
契诃夫说得好:“太阳一日不能升起两次,生命也将一去不复返。”在契诃夫的精神感召下,我再次向自己的文学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发起挑战,从今年的大年初一开始,我马不停蹄,写了一篇又一篇,到正月三十,一个月内连续写了四篇短篇小说。
【赏析】文章开头介绍作者自己抵触外界评价自己高产,阐释产量与质量的关系。然后叙述契诃夫高产,更多是迫于生计,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对契诃夫给予高度评价。文章结尾作者把自己与契诃夫的写作条件进行对比,一系列的反问,引发我们思考。
天边外的契诃夫
所 思
1904年7月15日,在德国巴登威勒养病的契诃夫垂危。他用德语对医生说:“我要死了。”他拿起一杯香槟酒,带着奇特的微笑看着妻子克尼碧尔:“我好久没喝香槟酒了。”他把酒一饮而尽,向左侧一翻身,永久地沉默了。
契诃夫的灵柩放在一节运牡蛎的火车车厢里,由妻子护送回莫斯科。下葬时,送葬者不超过百人。队伍中,有人打着花哨的领带,谈论着狗的智能和舒适的别墅,很像契诃夫又写了一篇小说。以幽默小说起家,平时好开温和玩笑的作家,获得了一个喜剧性的结尾。
那年1月30日,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演了契诃夫最后一部作品——《樱桃园》。在排练时,契诃夫就不太满意。首演也只取得了一般性的成功,观众的掌声更多的是给予站在台上咳嗽的作家,人们似乎意识到他已时日无多,而对《樱桃园》的热情,很快就消退了。
一百年过去了。
在中国,对契诃夫的理解似乎刚刚开始。
理解的难题之一是“喜剧性”。契诃夫的剧本里,有那么多惆怅、失望、痛苦,有灰色的卑微的生活,有焦虑的无奈的停滞,有永远无法抵达的梦想,有人失去了一切,有人浪费了一生,有人杀人有人自杀,那为什么它们还是“喜剧”?
高尔基在回忆文章中记载过契诃夫的一件逸事。有位太太,“模仿契诃夫的样子”跟契诃夫谈论生活,她说一切都是灰色的,没有希望,充满苦恼,好像是得了病。契诃夫深信不疑地说:“这是一种病。用拉丁语说,就叫装病。”
这个故事是契诃夫戏剧很好的注脚。他对生活的琐碎煎熬,对人生的无力感有深入的体察,但同时他又能意识到这种原地踏步的无力感中包含有矫揉造作的成分。契诃夫不会忘记嘲讽人类这种“装病”的天性。
契诃夫嘲笑一切人,因为他们软弱、自私、虚荣、吝啬、幼稚、世故,贪图安逸、夸夸其谈、百无一用、自暴自弃,他们困在自我的迷宫里,每一个人都徒有梦想,却都因为个人的局限,没能成为自身想象或者期望中的人。
除此以外,契诃夫还是一个在垃圾堆般污浊的生活里也能感受到温暖的作家,他笔下那些慵懒、猥琐的人物,多半有种天真诚挚的性格,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他的剧中人也总是置身于温暖的乡间,烛火、茶炊,琴声、美酒、花园、湖水,落日、晨曦,诉说着美好,也增加着惆怅。这层暖色,模糊了他对剧中人的讽刺,使角色的层次更丰富,使嘲讽变得多义而不确定。性格软弱、不健全的人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难以实现的愿望成就了天边外的梦想。
生活是有病的,作为医生的契诃夫也开不出药方,然而他意识到,梦想永远飘荡在生活之上,属于天空中某个看不见的角落,即使永远不能实现,也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宽慰着受苦的心灵。契诃夫敬重这样的梦想。“幸福来了,它在走过来,走得越来越近,我已经能够听到它的脚步声。而如果我们看不见它,抓不住它,那又有什么关系?别人能看到它的!”
或许是年龄的关系,今天重读契诃夫的喜剧,备感震惊。举目四望,竟然发现身边到处是契诃夫笔下的人物,无数的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来来往往,甚至自己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也早被契诃夫剖析过了,这种愉悦、羞愧和恍惚的感受也是微妙难言。只要去阅读,去体味,“永远的契诃夫”就永远地关照着我们的内心。
【赏析】文章标题内涵丰富:契诃夫意识到美好的梦想永远飘荡在天空;契诃夫因其作品的喜剧性而难以被人理解;契诃夫见解高明,如在云端,洞悉了人们的心灵。文章叙述了契诃夫的去世,表达了作者的哀思。除了戏剧性之外,契诃夫的作品让人在垃圾堆般污浊的生活里也能感受到温暖,他的作品中性格软弱、不健全的人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梦想,能够宽慰受苦的心灵。
推荐阅读:
《契诃夫戏剧中的平实人生》安宁
《契诃夫:我们师父的师父》郑保纯
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考点链接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是别里科夫,但小说中还出现了华连卡和柯瓦连科姐弟两个次要人物,他们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人物形象出现的。他们代表着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他们有正常的人类感情,敢于和“套中人”做斗争。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不但鲜明地展示了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物的水火不相容和他们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别里科夫“套中人”思想的虚伪、腐朽和反动,表达了作者鞭挞丑恶的旧事物、支持积极进步力量的立场。
由此可见,次要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不可小觑。高考对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的考查既有对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考查,也有对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考查。
典题在线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技法攻略
1.关注次要人物自身的意义和作用。
2.关注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烘托、对比或反衬作用。
3.关注次要人物是否有贯穿全文的线索的作用。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讲述故事情节和见证情节的作用,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4.关注次要人物是否推动情节发展或造成情节突转。
5.关注次要人物是否同主要人物一起暗示社会环境或揭示、深化主旨。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常识】
章回体小说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流行于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新的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展示给人们。其作品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在作品中真实深刻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国学经典】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菜根谭》
[明理知义]处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时代,应该刚正不阿;处在政治黑暗、天下纷争的乱世,应该圆融变通;在社会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刚正与圆融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的平民要宽严并用。
[成长启示]我们为人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
要宽严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