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9 10: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唐三彩女俑
唐三彩骆驼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习目标
1、掌握从隋唐建立到五代十国的基本史实。
2、了解唐朝盛世的表现树立起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分析隋短命而亡以及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三国两晋
南北朝
隋建立时间:
隋统一时间:
隋灭亡时间:
唐朝前期三个盛世
贞观之治
武周统治
开元盛世
五代十国
转折
安史之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梳理这隋唐时期重要事件完善时间轴。
581年
589年
618年
分久必合 杨隋统一
材料一:君子咸乐其生 , 小人各安其业 ,强无凌弱 , 众无暴寡 , 人物殷阜 , 朝野欢娱 , 二十年间 , 天下无事 , 区宇内晏如也 。 ”
------《隋书 高祖(下)》
材料二: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贞观政要》
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
材料四: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三:
隋代粮仓遗址分布图
含嘉仓遗址
材料三: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贞观政要》
结合材料归纳总结隋唐盛世的表现
观隋唐盛世
女为胡妇学胡妆
伎进胡音务胡乐
-----元稹《法曲》
城头山鸡鸣角角
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弈棋唐仕女图
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文成公主入藏图
观隋唐盛世
霓裳羽衣舞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开明友善的民族政策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狄之志 不与华同
——《徙戎论》
观隋唐盛世
民族 时间 统治措施
突厥 唐太宗时期
唐高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吐蕃 唐太宗时期
唐穆宗时期(九世纪)
靺鞨 唐玄宗时期
回纥 唐高宗时期
唐玄宗时期
观隋唐盛世
民族 时间 统治措施
突厥 唐太宗时期 大败东突厥
打压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时期 灭西突厥
武则天时期 设立北庭都护府
吐蕃 唐太宗时期 文成公主入藏
唐穆宗时期(九世纪) 吐蕃会盟
靺鞨 唐玄宗时期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回纥 唐高宗时期 联合回纥打击突厥
唐玄宗时期 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观隋唐盛世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主欲知过, 必藉忠臣。主若自贤, 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
《贞观政要》
隋夺北周政权时 , 仅有三百 六十余万户 , 灭陈后得五十万户 , 总 计全 国户数近 四百 一十万 户 , 人口总数也不过二千余万 。但到大业二 年 , 全国人口达八百九十余万户 , 人口四千六百余万 , 户数增加了一倍以上。
------《略 论 “ 开 皇 之 治”》 宁夏大学学报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维护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
........
武力征服、行政管理
会盟
册封、联合
和亲、会盟
观隋唐盛世
观隋唐盛世
唐长安城
京城长安是这些及其他一些管理机构的所在地,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他们是作为商人、使节和雇佣军来到中国的。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朝万国来朝图
观隋唐盛世
隋唐
盛世
经济繁荣
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
民族文化
交流频繁
民族政策
开明友善
疆域辽阔
开放包容
制度创新
文化多元
国家统一
观隋唐盛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小组合作探究: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在分裂再现之时,中国人并不自安于分裂,分争各方总是力求寻得恢复统一的路径,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感情、文化交流、经济联系、政治交往,也自然而然地孕育再统一的条件,使统一称为全社会不可抗拒的潮流。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1、统治者重视民生,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锐意改革,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统治政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2、经历长期战乱,稳定统一是民心所向,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南方经济开发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探盛世之因
君主的治国理念
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隋唐王朝的统治者或多或少地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其统治核心集团,即关陇军事贵族的主要成员,大多数也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因而,隋唐王朝的统治者本身的民族偏见就比较少。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探盛世之因
隋炀帝南下巡游图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悟衰亡之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富。
——《新唐书》卷50《兵志》
悟衰亡之训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故兵之始重于外也,土地、民赋非天子有;既其盛也,号令、征伐非其有;又其甚也,至无尺土,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
------《新唐书·兵志》
悟衰亡之训
悟衰亡之训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北汉。
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唐末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悟衰亡之训
三国两晋南北朝
杨隋统一
贞观之治
武周政权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回顾总结
欣逢盛世 当不负盛世
无字碑
小组合作 阅读提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