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学完本课对于20世纪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等教具,让学生对于20世纪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有一个具体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都是大国制造
二、教学重点: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三、教学难点: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史料阅读法;情境导入法
五、课型、课时、教具:新课讲授;40分钟;多媒体和传统板书
六、授课对象:高三年级学生
七、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播放关于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及具体情况的视频
教师提问: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于我国来说有什么意义?此交通建筑算不算21世纪现代交通运输建设的一个奇迹?
学生回答:中国鼓励建设现代交通,算一个奇迹。
教师总结:港珠澳大桥建成,是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中国致力于修建现代交通设施,为了让交通缩短我们的彼此的距离,同样方便民众生活。
根据此背景,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海陆交通的发展:
现代汽车工业发展:
史料阅读:
“九十年代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不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今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但九十年来所积累的今日的成绩,若和若和世界各先进国比较,只能算中国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距现代式的规模形成,尚相去甚远。”
——历史学家白寿彝1937年语
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提炼白寿彝先生对于当时交通事业发展的认识。
学生回答:
1.认为当时只是一个起步。
2、中国与世界有一定差距
教师总结:
白寿彝先生认为我国当时交通运输事业虽是起步了,但和西方相比还相差甚远。
图片展示:
多媒体上展示两张图片,让学生对于东西方在汽车制造上的时间差距(50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据此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制造工业有了很大突破。
1908年福特生产的T型汽车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教师提问:通过对比两张图片,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对此你们有什么认识。
学生活动:中国与世界汽车制造有差距。
教师总结:通过对比,可以体现出,中国与世界汽车制造有差距,但是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是非常了不起的。1908年福特生产第一辆T型汽车,从此汽车制造走向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汽车也逐步成为现代化社会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看到两张图片,可以看出中国最初与世界汽车制造的差距,但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制造不断进步,特别是“一五计划”的提出,为我国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自此中国在汽车制造上不断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据数据统计,2016年产销量超过2800万辆,2017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05亿辆,占全球的20%。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到目前为止,有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通过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其标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投产。建国后,由于国内汽车专门人才缺乏,重工业部于1950年8月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承担汽车制造厂的整体设计工作。1953年,在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下,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
(2)摸索成长阶段
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以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为主线。
(3)快速全面发展阶段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调整、提高和快速发展阶段,进行了公私合营的阶段,到现在改革开放40年,汽车逐渐成为民众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之一。
教师总结:到当代为止,我国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例如:在城市中,每次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的现象,就可以说明汽车已经走进民众的生活之中,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差距,体会历史情境。
过渡语:世界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推动着现代道路的建设,特别是20世纪之后,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
2、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发展:
展示中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示意图。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片,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东部为主,沿海发展较快,交通道路建设交错纵横。
教师总结:回答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
(1)名词解释:
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在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2)高速公路起步背景:
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为了运输战争所需的物资,各大战争国开始修建公路,例如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滇缅公路。二战后,高速公路的修建在各国广泛开展。
(3)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多千米,位居世界第一,同样中国还援助他国建设公路,例如,中国向柬埔寨提供优惠资金政策,并且提供技术支持,截止2019年,柬埔寨建成通车的公路24条。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
(4)高速公路发展的成就
图中红色线路为同三高速公路,以海南市同江市为起点,海南省三亚市为终点,2004年贯通,全长5700千米,是中国最长的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的发展:
始建背景:
此图为日本1964年修建的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营运高铁——“东海道新干线”,此后欧洲众多国家开始纷纷修建高铁。
图示紫色线路为青藏铁路,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8页问题探究,了解青藏铁路的相关知识,并且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我国为什么要俢青藏铁路。
学生回答:中国要发展交通,将祖国领土都联系起来,交通建设好了才能建设经济。
教师总结:
一句老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为了与青藏联系更紧密一点,打破青藏没有铁路的局面,为民众提供更为快速,方便的交通方式。同时进行铁路修建,可以带动青藏铁路沿线经济的发展,打造出“进得去,出得来”的格局。
高速铁路是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它设有高速专用线,列车运行时速至少为250千米。
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探究,在学生阅读材料时,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再进行讲解,学生更易接受且理解。
高铁在我国的发展:
图示黄色线路为秦皇岛至沈阳高铁,2002年建成通车,为我国第一条高铁。
此线路建成是我国高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据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5万千里,占世界总量的66.3%。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
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成熟,就开始援助贫穷、落后的国家修建高铁,例如,我们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使巴基斯坦告别了无高铁时代。基斯坦国民对于我国的无偿援助非常感谢,每每中国人去到巴基斯坦都会得到很好地礼待,就比如,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巴国倾尽全国之力为我们捐赠,这是中巴友谊的最好见证。
图示黄色线路为秦皇岛至沈阳高铁,2002年建成通车,为我国第一条高铁。
设计意图:此处利用地图进行讲解,更加具体的呈现出高速铁路和公路建设的状况,使学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高铁走出国门:
教师讲解:
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成熟,就开始援助贫穷、落后的国家修建高铁,例如,我们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使巴基斯坦告别了无高铁时代。基斯坦国民对于我国的无偿援助非常感谢,每每中国人去到巴基斯坦都会得到很好地礼待,就比如,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巴国倾尽全国之力为我们捐赠,这是中巴友谊的最好见证。
设计意图:通过讲授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和巴国对我们的援助,培养学生的国家自信意识和爱好和平意识。
过渡语:
我们云南省属于内陆省份,所以可能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乘坐过真正的轮船,但应该都去过旅游景区,乘坐过船,那大家知道我国现代船舶行业的发展进程是怎么样的吗?
3、航运的发展:
图为1866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建造的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
教师活动: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1840年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至此中国人才慢慢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开始学习西方。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成为近代最早的航运企业。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是中国近代科技奠基人徐寿设计,这是我国航运事业的里程碑设计。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课本,并对此有一个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于旧知识点进行回忆,既可以巩固知识点,也可以对新知识学习有一个启发。
(1)发展状况:
世界总趋势: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过程中,航海技术有了进一步发提高,突出表现为航海雷达的使用和卫星通讯系统的发展。船舶制造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和内燃化等众多趋势,最大邮轮可搭载乘客和船员约9000人。
中国趋势:
新中国成立前:
史料研习: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炮火、航速等方面占有更明显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舰炮总数比北洋舰队多92门,其中最为重要的速射炮一项,日本海军参战各舰队的平均速度比北洋各舰队快1节,特别是第一游击队的4艘快速巡洋舰更是北洋诸舰望尘莫及。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31页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史料,再进行讨论,分析从史料反应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体现下出当时船舶制造技术不太成熟。
教师总结:
自1840年中国被打开大门,中国的航运建设多数在国防建设防御上,比如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北洋水师,虽说当时位居世界第九,但最终也不堪日军的重击,
最终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尚不成熟,需要继续努力。
“东风号”远洋货轮
1960年,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
(2)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船舶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建阶段
1949年到1978年,通过实“军民结合,以军仿制”的战略方针,船舶工业从有到无、从仿制到自主研发,初步建立了以军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那时,建造万吨级货船是几代人的梦,但功夫不负有心人,1965年,中国自行设建造的首艘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建成交付,它是一艘集众多努力建造的货船,建造过程中,全国十八个部委、16个省市所属的291家工厂参与了协作配套,提供了2600多项器材和设备,其建造成功,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为我国后续船舶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阶段
1978年至2000年,船舶工业在“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指引下,率先开放,开启了我国船舶工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重大战略转型。1981年,我国第一艘出口远洋船“长城”号完工交付,这是中国造船厂按照国际规范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出口远洋船。到2000年我国出口船舶占比超过60%。
当时,为了成功打开国际市场,邓小平同志先后20多次接见当时的“世界船王”包玉刚,推动合作事宜,使我国船舶工业成为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此后,我国船舶工业大量承接国外订单,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
第三阶段:抢抓机遇、高速发展的阶段
2000年至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重要指示指引下,船舶工业抓住国际市场高度兴旺的有利机遇,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国际市场地位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全面跃升至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2017年中船重工在《财富》500强全球船舶行业入榜企业中名列第一,我国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第四阶段:是砥砺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说“这为我国船舶工业应对全球船舶市场深度调整的严峻挑战,向海图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水
(3)大国制造:
教师介绍: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这一技术对于探索海洋有积极作用,将此技术运用于航海上,到时的成果是不可估量的。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船舶制造上不仅从国防建设上转移到国家制造上,最终做到了相互补给,发展船舶企业的同时,做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设计意图:介绍21世纪时期,中国在航海事业上的成就,可以让学生们对于当代中国的航海成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名族自豪感。
(4)海下道路的修建
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欧洲隧道,1994年5月6日开通。是一条英国通往法国的铁路隧道,位于英国多佛港与法国加来港之间。隧道长度50公里,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长度38公里,单程需35分钟。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最深处近50米)、单个沉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同时也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和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隧道建成使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此建筑被称为建筑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教师归纳: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船舶事业发展虽然曲折,但是最终还是能在世界船舶行业上矗立,中国航运事业有了一个新篇章。
设计意图:英法海底隧道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进行对比,体现出中国技术的快速发展,进入到制造大国行列。
过渡语:
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上运输事业,接下来让跟随老师一起学习航空行业的发展。
二、航空的发展
1、飞机制造工业的发展:
(1)人类飞天梦:
史料阅读: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
——《墨子·鲁问》
注释:公输盘(ban)又称,“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呼为鲁班,姓公输名盘,春秋末年鲁国的巧匠。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提取其中关于中国古代飞天思想的信息?
学生回答:巧匠用竹片制作喜鹊,可以飞上天空。
教师总结:
译文:
?
公输子削竹木做成了个喜鹊,让它飞上天空,三日不落,公输子认为这是最巧不过了。
从《墨子》一书中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于飞天,还是有一定的期待,这也是后代飞机行业发展的动力。
设计意图:以古时人们对于飞天的认识来启发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2)飞机的诞生:
“飞行者一号”第一次试飞成功
过渡语: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自莱特兄弟设计的飞机试飞成功之后,1919年德国生产了全金属民航客机,飞机开始用于客运行业。
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一号”成功升空,自此飞机时代开始了。
2、中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归纳飞机技术有了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飞机材质改进,活塞式改喷气式
教师总结:
20世纪上半期,飞机材质有布质或木质转变为金属,活塞式螺旋桨运输机被喷气式飞机所替代,技术进步让飞机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航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此场景成为一道较美丽的风景线。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6页学思之窗,根据时代背景,回答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
中国经历了多年战争,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许多飞机都被破坏了,不能使用,只能先修理,慢慢探索。
教师总结:
中国经历了13年抗日抗日战争和内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满目疮痍的国家十分贫困,在那时,我们连汽车、拖拉机和坦克等交通用具或者作战武器都制造不出来,更别提什么飞机了。我们军队所用的大量物质都是抗战时期获得的战利品,有些还是国民党迁到台湾之后无法带走,留下来的。当时也刚好只有100多架飞机,并且还非常旧,但阅兵仪式马上就要召开了,而真正能参加飞行的飞机也只有17架这么多,阅兵的领导人聂荣臻就非常担忧,向周总理请示,希望能想出一个办法。周总理在听到这个情况之后,先是沉默了几分钟,之后说:“在这17架飞机里面,有9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比较快。那么,在阅兵的时候,先让这9架飞机在前面领着飞行,它们通过天安门的时候,就让它们快速绕一圈飞到另外8架飞机就的后面,这样就会给人一种26架飞机的错觉。”这个方法使我暂时解决了飞机不够的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飞机制造很落后,只能慢慢修理,慢慢恢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利于以后复习知识点。并且让学生明白当下的成功不易,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过渡语:
随着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大机场逐渐修建,航线越来越多,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二)航空发展: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6页,了解我国机场修建的历史。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航空公司成立——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开通了中苏国际航线3条,国内航线2条。这成为中国航空事业起点。
北京大兴机场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对比两张机场图片,并结合课本,归纳出现代航空发展的特点。
学生活动:现代化更明显。
教师总结:机场修建都逐渐结合当代现代化需求,越来越人性化。
(2)当代航空发展状况:
北京大兴机场和昆明长水机场都是大型机场,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很大,满足了当代出行的需求。
2017年以来,我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29个,飞机3296架,定期航线4418条,定期航班224个,全年旅客吞吐量11,48亿人次,这是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巨大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更加清晰直观。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
人流与物流时间缩短:
(1)古代物流:
孟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大街外,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
古代快马加鞭传递信件
古代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商代驿使使用48天走了1200千米,清代的快马传递送公文一昼夜可行400千米。
设计意图:通过古代驿站的运输速度来引出现代的运输速度的飞快进步。
(2)当代物流:
情境创设:
教师提问:大家平常都进行网购和点外卖吗?社交软件用什么?请同学们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网购的,外卖很香,微信,QQ等
教师总结:
随着高铁,高速公路,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进步,他们的速度都相应的提升,这样促使了交通,通讯,物流等方面发展,更加精准的服务民众。
以前都只能书信来往,现在都可以每天视频通话,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生活的地方成为了“地球村”。
(3)城市公共交通: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8页,了解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819年巴黎市街出现了为公众租乘服务的公共马车,这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里程碑。
后经历轨道马车,以蒸汽为动力的地下铁道,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最后出现了时速很快的地铁。
20世纪就以公共汽车、电车、地铁为主。
上海电车
20世纪初上海电车
20世纪20年代北京开始运行公共汽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和提问,可以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情境,有助于理解知识点。
活动探究:
对比图片,这一组图片反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感受?
请各位同学按历史小组进行5分钟讨论,讨论结束后,请代表来进行回答。
生1: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便捷。
生2:中国公共交通越来越便捷
……
教师总结:通过不同时期,中国公共交通工具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科技不断提升,交通工具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并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我们的公共汽车都是空调车,大部分城市都已经修建地铁,公共交通出行很便捷。
(4)生活质量的提升:
教师活动:阅读课本第77页史料阅读框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为什么现代人都喜欢去旅游,并且由传统意义上的“旅”到当代意义上的“游”?
学生回答:
生1:有钱了
生2:休闲时间更多了
生3:交通便捷了
…..
教师总结:
大家回答都很好。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民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以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都比较追求精神生活的提升。同时,交通工具建造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更多旅游区得到很好地开发,刺激和吸引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在感受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名胜古迹的同时,可以放松心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地球村”
科技进步,带来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来往,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设计意图:通过“地球村”的形象比喻,让学生对于当代交通发展,使我们之间距离缩小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巩固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交通运输的变化,从海陆空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使我们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在建新中国之前,交通技术虽然落后,但现在已经属于技术强国,我们讲课前看的港珠澳大桥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成就还有许多,我国载人航天飞船成就也是世界领先。据此可以看出,中国在不断进步,国力不断提升,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应该为之自豪,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身为学生的你们要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超级工程3:纵横中国》,第三集
《交通网络》,在感受我国大国制造的同时,体会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并写提交1000字的观后感。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拓展知识面,并且培养学生的制度自己。
七、板书设计
13、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汽车工业
高速公路和铁路业
船舶业
二、航空发展
飞机发展
民航发展
三、现代交通和社会生活
(一)物流业
(二)现代公共交通
(三)
旅游业(共39张PPT)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视频并且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于我国来说有什么意义?
此交通建筑算不算21世纪现代交通运输建设的一个奇迹?
01
海陆交通的发展
目
录
02
航空发展
03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史料阅读:
“九十年代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不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今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但九十年来所积累的今日的成绩,若和世界各先进国比较,只能算中国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距现代式的规模形成,尚相去甚远。”
——历史学家白寿彝1937年语
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提炼白寿彝先生对于当时交通事业发展的认识。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虽有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国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通过对比两张图片,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对此你们有什么认识。
1908年福特生产的T型汽车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汽车工业才逐步发展起来,但虽有发展,与世界先进国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1)初创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通过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其标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投产。建国后,由于国内汽车专门人才缺乏,重工业部于1950年8月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承担汽车制造厂的整体设计工作。1953年,在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下,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
?
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三个阶段:
(2)摸索成长阶段
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以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为主线。
(3)快速全面发展阶段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调整、提高和快速发展阶段,进行了公私合营的阶段,到现在改革开放40年,汽车逐渐成为民众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之一。
?
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三个阶段:
汽车走进家家户户
在城市中,每次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的现象,就可以说明汽车已经走进民众的生活之中,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上下班高峰期
车流量
高速公路示意图
(二)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发展:
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片,中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高速铁路示意图
东部发展较快,西部发展慢
名词解释:
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在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高速公路起步背景:
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为了运输战争所需的物资,各大战争国开始修建公路,例如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滇缅公路。二战后,高速公路的修建在各国广泛开展。
1、高速公路的发展
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
(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到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多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同样中国还援助他国建设公路,例如,中国向柬埔寨提供优惠资金政策,并且提供技术支持,截止2019年,柬埔寨建成通车的公路24条。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
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同三高速公路示意图
高速公路的发展成就
以海南市同江市为起点,海南省三亚市为终点。2004年贯通,全长5700千米。
是中国最长的高速公路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营运高铁“东海道新干线”示意图
2、高速铁路的发展
(1)始建背景
问题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8页问题探究,了解青藏铁路的相关知识,并且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我国为什么要俢青藏铁路。
图示黑色线路为青藏铁路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为了西部逐渐发展起来
图示红色线路为秦皇岛至沈阳高铁
2002年建成通车,为我国第一条高铁
看图读史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使巴基斯坦告别了无高铁时代,同样中国将高铁技术发展到其他很多国家
(2)高铁走出国门
1866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建造的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
是中国近代科技奠基人徐寿设计,这是我国航运事业的里程碑设计。
(三)航运的发展
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
(1)世界总趋势: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过程中,航海技术有了进一步发提高,突出表现为航海雷达的使用和卫星通讯系统的发展。
船舶制造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和内燃化等众多趋势,最大邮轮可搭载乘客和船员约9000人。
1、发展状况
史料阅读: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炮火、航速等方面占有更明显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舰炮总数比北洋舰队多92门,其中最为重要的速射炮一项,日本海军参战各舰队的平均速度比北洋各舰队快1节,特别是第一游击队的4艘快速巡洋舰更是北洋诸舰望尘莫及。
——《中国近代海军史》第231页
吴杰章
解放军出版社
请同学们阅读史料,再进行讨论,分析从史料反应了什么问题?
(2)中国趋势(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船舶制造业十分落后
中国趋势(新中国成立后)
“东风号”远洋货轮
1960年,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
第一阶段:初建阶段
1949年到1978年,通过实“军民结合,以军仿制”的战略方针,船舶工业从有到无、从仿制到自主研发,初步建立了以军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阶段
1978年至2000年,船舶工业在“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指引下,率先开放,开启了我国船舶工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重大战略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抢抓机遇、高速发展的阶段
2000年至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重要指示指引下,船舶工业抓住国际市场高度兴旺的有利机遇,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国际市场地位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全面跃升至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2017年中船重工在《财富》500强全球船舶行业入榜企业中名列第一,我国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是砥砺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说“这为我国船舶工业应对全球船舶市场深度调整的严峻挑战,向海图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大国制造
“蛟龙号”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这一技术对于探索海洋有积极作用,将此技术运用于航海上,到时的成果是不可估量的。
4、海底隧道的修建
“英吉利海峡隧道”
1994年开通,
隧道长度50公里,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长度38公里,单程需35分钟。
“港珠澳海底隧道”
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最深处近50米)、单个沉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
——《墨子·鲁问》
注释:公输盘(ban)又称,“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呼为鲁班,姓公输名盘,春秋末年鲁国的巧匠。
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提取其中关于中国古代飞天思想的信息?
?
史料研读
二、航空的发展
(一)飞机制造工业的发展:
1、人类飞天梦: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
——《墨子·鲁问》
译文:
?
公输子削竹木做成了个喜鹊,让它飞上天空,三日不落,公输子认为这是最巧不过了。
?
答案:做个木喜鹊可以飞天
史料研读
二、航空的发展
(一)飞机制造工业的发展:
1、人类飞天梦:
“飞行者一号”第一次试飞成功
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一号”成功升空,自此飞机时代开始了。
2、飞机的诞生: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归纳飞机技术有了哪些发展?
?
?
活动探究
20世纪上半期,飞机材质有布质或木质转变为金属,活塞式螺旋桨运输机被喷气式飞机所替代,技术进步让飞机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
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航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此场景成为一道较美丽的风景线。
?
?
?
3、中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
?
活动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6页学思之窗,根据时代背景,回答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问题
?
?
?
总结:
中国经历了13年抗日抗日战争和内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满目疮痍的国家十分贫困,在那时,我们连汽车、拖拉机和坦克等交通用具或者作战武器都制造不出来,更别提什么飞机了?,所以要先修理再制造。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北京大兴机场
(二)航空发展:
从第一个航空公司到国际化机场
驿站快马加鞭传输信件
孟城驿站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一)出行时间和物流时间缩短
1、古代物流:
古代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商代驿使使用48天走了1200千米,清代的快马传递送公文一昼夜可行400千米。
情境创设:
大家平时都会网购和点外卖吗?软件最常使用的是什么?
请大家以历史小组进行讨论,相互交流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的例子。
随着高铁,高速公路,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进步,他们的速度都相应的提升,这样促使了交通,通讯,物流等方面发展,更加精准的服务民众,当代快递可以送到家门口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当代物流:
20世纪初
上海电车
3、城市公共交通:
20世纪以后公共汽车、电车、地铁为主。
1969年
中国第一条地铁
20世纪20年代
北京开始运行公交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7页史料阅读框回答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都喜欢去旅游,并且由传统意义上的“旅”到当代意义上的“游”?
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民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以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都比较追求精神生活的提升。同时,交通工具建造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更多旅游区得到很好地开发,刺激和吸引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在感受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名胜古迹的同时,可以放松心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4、生活质量的提升:
科技进步,带来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来往,我们生活的地方成为了真正的“地球村”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从海陆空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使我们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在建新中国之前,交通技术虽然落后,但现在已经属于技术强国,我们讲课前看的港珠澳大桥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成就还有许多,我国载人航天飞船成就也是世界领先。
据此可以看出,中国在不断进步,国力不断提升,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应该为之自豪,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身为学生的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
四、总结
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超级工程3:纵横中国》,第三集
《交通网络》并且结合开始我们看的港珠澳大桥的视频。
在感受中国大国制造的同时,体会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并写提交一份800字的观后感。?
五、布置作业
恳请批评指正!(共29张PPT)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说课
1
课标要求
目
录
2
教材分析
3
学情分析
4
教学目标
5
教学重难点
6
教学方法
7
教学过程
1
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对本课的要求是: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2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本课由海陆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及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三个子目构成,主要内容是进入20世纪后海陆空三方面,新的交通工具都有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带动了人们生活的变迁。
学习完本课,学生对于20世纪交通运输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变迁会有一个清楚认知。
3
学情分析
高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高中历史学科学习,对于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拥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且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和整合知识点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后续学习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都是大国制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学完本课对于20世纪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视频、图片等教具,让学生对于20世纪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有一个具体认知。
过程与方法
5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
6
教学方法
KEY
WORD
1.讲授法:首先我对学生进行讲授引导,让学生对教学课堂产生兴趣,
之后授课中,对于一些概念性问题进行深度讲解,加强学生的理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活跃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性知识的理解。
3.活动探究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为了到达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贯穿自主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和观察归纳等学法指导,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7
教学过程
(1)
(2)
(3)
(4)
30分钟
新课讲授
3分钟
课后作业
5分钟
导入新课
2分钟
总结提升
(1)导入新课
KEY
WORD
我将采用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视频并且思考回答问题来导入新课。
问题: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于我国来说有什么意义?
此交通建筑算不算21世纪现代交通运输建设的一个奇迹?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可以迅速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新课讲授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KEY
WORD
史料阅读:
“九十年代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不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今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但九十年来所积累的今日的成绩,若和世界各先进国比较,只能算中国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距现代式的规模形成,尚相去甚远。”
——历史学家白寿彝1937年语
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提炼白寿彝先生对于当时交通事业发展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背景,提升学生史料阅读和归纳的能力。
KEY
WORD
展示两幅不同时间的图片并且向学生提问,之后再总结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创阶段,摸索成长阶段和快速全面阶段。最后展示当代车流量的图片,并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提问,让学生图文结合,可以直观的感受历史情境,联系现实生活,理解知识点。
KEY
WORD
展示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地图,并且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归纳出其特点。再向学生讲授高速公路的含义、发展状况,最后用同三公路的示意图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提问,让学生图文结合,可以直观的感受历史情境,并且进行思考,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发展
展示图片和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对于我国高铁的发展进程和成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问题探究,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读图能力。
展示图片并配以相应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高铁技术以及走出国外。
设计意图:
通过讲授中巴友谊,既可以让学生知道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国家自信心,增强爱国意识,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展示图片并配以相应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真造轮船的起步。
设计意图:
通过配图和引导学生回顾旧有知识点,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讲授船舶业发展趋势时,配以相关史料和问题,让学生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再对于中国轮船业发展阶段进行讲授,让学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配图和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提升学生的史料研读和历史解释能力,并且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利于学生理解。
中国当时造船技术较差
展示“蛟龙号”潜水器的图片,并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于我国目前的海洋发展状况进行了解。
设计意图:
通过“蛟龙号”的讲授,进行结课,可以让学生对于中国在海洋探索上的成就,有清楚认知,并且为祖国成就而感到骄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海底隧道修建教授,教师向学生展示“英吉利海峡隧道”和“港珠澳海底隧道”两张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于中国当代技术进步飞速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修建技术对比,可以让学生对此产生一个对比差,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
新课讲授
(一)飞机制造工业的发展:
1、人类飞天梦:
KEY
WORD
史料阅读: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
——《墨子·鲁问》
注释:公输盘(ban)又称,“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呼为鲁班,姓公输名盘,春秋末年鲁国的巧匠。
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提取其中关于中国古代飞天思想的信息?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阅读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为新课讲授打下基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讲授飞机的诞生时,先向学生展示图片,并配相应的讲解,让学生清楚知识点。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历史情境。
活动探究:
1、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归纳飞机技术有了哪些发展?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6页学思之窗,根据时代背景,回答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活动探究,让学生一起讨论回答出相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中国经历了13年抗日抗日战争和内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满目疮痍的国家十分贫困,在那时,我们连汽车、拖拉机和坦克等交通用具或者作战武器都制造不出来,更别提什么飞机了?,所以要先修理再制造。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产出清楚的认知,利于后面的教学。
第三子目的讲授,利用图片和情境提问,将古代和现代的物流进行对比,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历史情境。
古代物流与现代物流
城市公共交通的讲授,我也将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来进行,同时配以相应的时间讲解,让学生对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过程有清楚的认知。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时间对比,让学生对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过程有清楚的认知,融于真实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历史。
城市公共交通
问题探究:
阅读课本第77页史料阅读框回答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都喜欢去旅游,并且由传统意义上的“旅”到当代意义上的“游”?
讲授生活质量的提升处,采用问题探究和“地球村”的比喻来结课。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探究和图片,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提升
KEY
WORD
通过板书,对于本节课进行总结,对于重难点知识点再进行重复,并且对于我们在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上的成就,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于我国当下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有清楚的认知。
设计意图:
通过结课,让学生回顾知识点,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再通过总结,让学生对于我国成就,有一个清楚认知,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布置作业
KEY
WORD
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超级工程3:纵横中国》,第三集
《交通网络》并且结合开始我们看的港珠澳大桥的视频。
在感受中国大国制造的同时,体会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并写提交一份800字的观后感。
设计意图:
通过开放性的作业设置,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将课上转到课下,让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
板书设计
13、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一)汽车工业
(二)高速公路和铁路业
(三)船舶业
二、航空发展
(一)飞机发展
(二)民航发展
三、现代交通和社会生活
(一)物流业
(二)现代公共交通
(三)
旅游业
设计意图:
采用提纲式板书,让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利于以后的知识的复习
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