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诗经·采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2)(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诗经·采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2)(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8 18: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薇


huáng



玁狁
xiǎn yǔn

kuí

féi







fēi
字词正音
结合注释理解内容,找出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
自主学习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歌?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整体感知
1、 前三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叫作重章叠句。
合作探究
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
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
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反复吟唱,音节和谐,增强
了音乐性,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a.在内容上:
b.在音节上:
2、从4--5章来看,这首诗描写战争场面有什么特点?
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并没有直接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象弭、鱼服,让人想到装备的精良和战争的激烈。
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谈谈你对这节的感悟。
品味感悟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末节的作用:
从内容、情感和艺术感染力来分析。
一是表明是退伍士卒对服役生活的追忆;
二是增加了感情的浓度;
三是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体现了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
生活和内心伤痛,主要表达了对家乡和亲
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外敌入侵的痛
恨及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
主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比较阅读
“《小雅·鹤鸣》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字。”
——王夫之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诗品》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严羽《沧浪诗话》
华夏美学的审美取向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
  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高考链接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1)重章叠句
(2)①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
   ②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
   ③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