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市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阆中市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9 10: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高2020级2021春入学考试
历 史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
和“神”的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
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 B.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2. 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
在郡中还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
A.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B.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C.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
3.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一举替代了过去由世家大族所操纵的九品官人法,中央政府
得以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愿意为它服务的人才,命其留驻中央或远赴各地做官。该学
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A.将士族清理出统治集团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 D.促进了阶层流动
4. 下表所示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东北某些民众的抗日言论和抗日事迹。这从侧面反映
出当时
代表
言论和事迹
铁岭李葆真
自出饷精,组效义营500人,以助战守。
辽阳地等民众
辽阳并凤城、山由岩、海城、新民交界周围七八百里,无民不团。
金州阎世开
我的心志已定,宁做中华的断头尸,不做寇的屈膝人!
A.民众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力 B.国人誓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C.抗日活动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D.东北人民对清政府的拥护
5. 武昌起义后,在南北双方和谈过程中,列强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
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这意味着
A.列强希望中国建立民主政治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辛亥革命面临失败的风险 D.“南北和谈”已宣告失败
6. 下表所示为参加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会议的代表名单(不含外籍
顾问)据此可知,这次会议是
地区
上海
北京
长沙
武汉
济南
广州
旅日
陈独秀派遣
代表姓名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7. 《共同纲领》的序言郑重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
民主专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并制定以下的共同纲领,凡参加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这说明《共同纲领》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起到了宪法性作用
C.确立了多党合作制度 D.提出了新中国国名
8. 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
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去找,而不是
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基于此认识,新中国成立之初
A.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与美国开展“乒乓外交”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9. 1688年11月,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在新召开的议会中,
各政治力量经过讨价还价,确定由玛丽和威廉共同继承王位,作为条件,威廉签署
了旨在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由此可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体现了政治斗争的妥协性 B.经历艰难与曲折的过程
C.彰显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 D.促进了议会政治的形成
10. 法国大革命后,圣西门指出:大革命没有达到劳苦大众的要求,因为“这种争取自由
的伟大活动只产生了新的奴役形式”。他认为这种新形式的奴役制度是这样的一种
“金字塔结构”盘踞在最上层的是少数游手好闲者,被压在最底层的是广大劳动者。
这表明圣西门
A.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意识到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必要性
C.号召劳动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指出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11. 巴黎公社强调,公职人员“行使人民授予他们的权力”时,要“措置恰当,治理明
达”“光明磊落”;要“维护公理”,与“大家齐心协力,除弊图新”。这体现出巴黎
公社
A.防范公职人员以权谋私 B.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C.要求公职人员接受监督 D.重视公职人员的品行
12. 1975年,美、英、法、西德、日、意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开始就共同关心的重大
国际问题进行磋商,1976年加拿大也加入其中,形成每年举行一次的西方七国首脑
会议。会议从主要讨论国际经济问题,发展为越来越多地讨论政治问题。西方七国
首脑会议的出现
A.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B.体现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C.巩固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促进了西方经济的持续繁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雅典)人对于政体问题的讨论表明:从公元前470年开始,希腊知识群体就广泛关注和参与政体讨论,提出了不同政体之间的优劣和最好政体的问题。公元前4世纪,政治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延续了关于政体的讨论,同时又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将政治伦理纳入思考范围,由此开创了西方政治学。
——摘编自黄洋《西方政治学的前史: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政治思想》
材料二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首创西方政治学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发展的主要差异。(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下表所示是明太祖制造的“胡(丞相胡惟庸)蓝(立功众多的凉国公蓝玉)之狱”概况。
狱名
祸首
祸起
年月
被株连者
被株连
时间
被杀者总人数
胡党之狱
胡惟庸
洪武十三年正月
汪广洋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
三万余人
陈宁、涂节等一万五千余人
洪武十三年正月
李善长、陆仲亨、费 聚、
赵 庸、陆 聚、黄 彬、胡 美、郑遇春等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
叶 升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
蓝党之狱
蓝玉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张 翼、陈 恒、曹 震、朱 寿、何 荣、詹 微、傅友文等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一万五千余人
傅友德、王 弼
洪武二十七年十月
冯 胜
洪武二十八年二月
——摘编自王桐龄《中国史》(下册)
围绕材料中“胡蓝之狱”现象拟定一个相关的主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阐释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努力,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并肩战斗,相支援。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需要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声音。195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是如此。”
——摘编自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
材料二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国家颁布法令,规定在私营工商企业中“设立劳资协商会议的组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举办前,对国家领导人名单进行了反复协商,人民代表的产生也经过了反复协商。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指出,“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已经这样做了,今后仍要继续这样做”。1954年,我国国家政权与人民政协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但协商民主仍旧在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也是一种协商的形式。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工作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制
度机制及其方针,并分析上述机制和方针形成的历史背景。(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具体表现,并说明1954年“我国
国家政权与人民政协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的直接原因。(8分)
阆中中学高2020级2021年春入学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B
C
A
B
A
A
A
D
B
二、非选择题:
13.(1)原因:雅典民主制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柏拉图、苏格拉底等政治哲学家的探索。(9分)
(2)趋势:不断发展完善;适用范围、主体不断扩大。(6分)
(3)差异:古希腊侧重于民主政体的探索;古罗马侧重于法律的建设。(6分)
14.示例一
主题: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呈加强趋势。(3分)
论证:自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以来,皇权至高无上,皇位至尊、世袭。为巩固皇权,历代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秦始皇设立三公,以御史大夫为副丞相牵制丞相;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建立中朝,由此限制了相权;唐宋分散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明初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强化了皇权。明朝设立的内阁和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均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是皇帝专制的工具。因此,整个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9分)
示例二
主题: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方式和影响。(3分)
论证: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帝集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集权是通过皇帝制度、宰相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等实现的。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而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个人。这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皇帝集权极易形成暴政、腐败,阻碍历史的发展。(9分)
(“示例”仅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15.(1)制度机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
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分)
历史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定,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6分)
(2)表现:国家领导人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经过反复协商产生;在私营工商企业“设立劳资协商会议的组织”;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6分)
直接原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宣告结束。(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