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这是一张星轨照片,是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提示:地球自转
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1.地理实践力
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2.综合思维
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及地球直射点的移动。
3.人地协调观
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一、地球的自转
【情境探究】材料一
据悉,“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2019年10月27日启运海南文昌,12月30日正式于文昌发射中心,执行时隔两年多的首次复飞发射任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境内,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该发射中心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下图图1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场位置图。图2中B为定点于A的同步卫星。
读情境资料一,回答1~4小题:
1.(1)下图中五角星为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
(2)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并分别画出侧视图、北极点俯视图、南极点俯视图的地球自转方向。
北极星
提示: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北极星
2、结合图2和课本图1.3,比较同步轨道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
提示:角速度相等,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更大
【总结】角速度: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相等,均为15°/h。
3、毛泽东不朽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与诗句最吻合的地点在哪里?
提示:赤道——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8万里,地球自转一日正好符合
【总结】线速度:
①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0
提示:60°N=赤道线速度一半
任一纬线线速度=1670
cosφ(φ当地纬度)
思考:观察60°N线速度与赤道线速度的关系,推导任一纬线的线速度?
4、发射航天器为什么在低纬度比较合适?一般向哪个方向发射?为什么?
提示: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低纬度向东发射,
可获得一个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发射容易成功。
5、比较地球自转周期(参考系不同)
周期
参照物
时间
长度
旋转
角度
意义
恒星日
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
真正
周期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59?
昼夜交替、
常用周期
只有北半球
才能观测到北极星
1、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地球(绕假想地轴)自转的反映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北极星的仰角)
=拍摄地点的纬度
思考:图中γ和a是什么关系?
(注:图中的五角星同为北极星)
提示:相
等
【补充】
二、地球的公转
【情境资料二】
开普勒第二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即右图中A、B、C面积相等。
6.每年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右图为地球公转图,在图中标出近日点、远日点。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回答: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差异?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快近一
慢远七
C点
近日点
1月初
快(角速度、线速度)
A点
远日点
7月初
慢(角速度、线速度)
7.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的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的日数为179天,为什么?
?
提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所用时间长;冬半年,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所用时间短,因此夏半年的日数比冬半年多。
春分日
秋分日
8.第6题图中,地球由A位置到再次运行到A位置,如果以其他恒星为参考物
,所用时间为
,称为
年;如果以太阳为参
考物,所用时间为
,称为
年。
365日6时9分10秒
恒星
365日5时48分46秒
回归
【情境资料三】
英国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写道:“黄赤交角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是41000年交角改变在22.1°到24.5°之间,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不亚于瑞士钟表。”黄赤交角变化速度很慢,在短时间内黄赤交角可以视作不变。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存在着周年回归运动。图为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
9、在下图中,标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α)的数值,用阴影标注有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
23°26’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不变”:
地轴;黄道平面、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地球倾角、地轴与赤道夹角;地球运动方向不变,地轴空间指向不变,黄赤交角不变。
10、太阳直射的范围与黄赤交角有何关系?若黄赤交角变为24°,太阳直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
?
提示:增大
11.在下图中标注公转方向、自转方向、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和近日点、远日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近日点
远日点
二分二至日判断:
上下二分,左右二至,
左倾左冬,右倾右冬。
【归纳总结】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关系
原因
周期
参照
恒星
参照
太阳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23时56分
4秒
24时
15°/h
纬度、海拔
回归运动
黄
赤
交
角
回
归
年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365日6时9分10秒
365日
5时48分46秒
快近一
慢远七
【典题训练】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
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库鲁(5°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拜科努尔(46°N)
(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A
C
【解析】(1)选A,(2)选C。第(1)题,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射,结合选项可知,A选项正确。第(2)题,同步卫星与地面上对应的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而由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较地球对应的点长得多,因此线速度较地面上的点快。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
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A
A
【解析】1选A,2选A。第1题,图示线速度数值越向北越小,根据线速度向高纬递减说明是北半球;再根据任一纬度的线速度与赤道线速度的关系,可知此区域大于赤道线速度的一半,故纬度小于60°,位于中纬度。第2题,a点的线速度大于870km/h,b点线速度小于870km/h,因此a>b,a点海拔更高,线速度更大。
3.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位置示意图”,右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动到左图中标注的位置时,对应的节气分别是:A______、D______。
(2)左图中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右图的移动过程是____(字母表
示);此期间北半球的极昼范围变____(大或者小),西宁的正午太阳高度变____
(大或者小),白昼变____(长或者短)。
(3)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C的天数是186天,从C到A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什么?
春分
冬至
d
大
大
长
提示:公转从A到C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从C到A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解析】第(1)题,据左图地球所在位置和地轴特点可知,A为春分日,B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左图中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B期间,即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应从直射赤道到直射北回归线,即d移动过程;此期间直射点北移,因此北半球的极昼范围变大,西宁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白昼变长。第(3)题,地球绕日公转1月初经过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7月初经过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据图可知,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C,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时间长,天数是186天,从C到A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时间短,天数是179天。
黎明的曙光对暗夜是彻底的决裂,对彩霞是伟大的奠基。
停止前进的脚步,江河就会沦为一潭死水。(共26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有昼夜更替?
提示:地球自转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综合思维
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
认识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
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01
(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
提示: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
提示: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不断地交替,昼夜的交替周期为24小时。
(3)昼夜更替的周期
提示:周期为24小时。
【问题导学】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昼夜交替
地球不停地自转,不断地改变着被照亮的部分,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
晨昏线
昼与夜的分界
昼?夜
昏线
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入昼的分界线。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昼夜交替
侧视
北极俯视
南极俯视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D
E
A
B
极昼
O
O
O
C
F
【对点提升】晨昏线判定
1.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2.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球球心的大圆。
3.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4.晨昏线在春秋分两天与经线重合(晨昏线过极点)。
5.晨昏线在其余日子与经线斜交,冬夏至交角最大且与极圈相切。
6.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即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
7.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6时,与昏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的18时。
8.晨昏线以15
°/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
晨昏线的特点
北半球夏至日
春分日和秋分日
【拓展提升】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二: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的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即“东早西迟”。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小时,经度相隔1°,地方时相差
分钟。
1
4
1.地方时
问题探究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1)求经度差
(2)求时差(15°/h;1°/4min)
(3)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东加西减”
快速计算:已知现在120°E的时间,求140°E和30°W的时间。
20°
1小时20分钟
东加
150°
10小时
西减
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划分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2.区时
②区时
提示:
中央经线经度=时区数×15
例1:计算东八区中央经线经度
提示:8×15=1200
问题1:如何求中央经线?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问题2:
已知经度,如何求时区?
提示:经度÷15?,
若余数小于7.5?→商数为时区数;
若余数大于7.5?→商数+1为时区数。
例2:计算116?E的所在时区数。
提示:116°÷15得7余11°
故116?E的时区数为7+1,为东8区。
计算区时的公式:
说明:1.东加西减。【时间东早西晚】
2.时区差同减异加。
【同在东时区(西时区)一侧,则大减小;
一在东时区一在西时区,则两者相加】
3.如果所求区时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区时小于0,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问题3: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3.日期和日期变更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但是并不完全重合
日期:往东-1天,往西+1天
(2)0点经线
0点钟的经线,时刻在变
日期:往东+1天,往西-1天
日界线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180?
减一天
加一天
西
东
东十二区9.4
19:00
西十二区9.3
19:00
地球自转的意义之三:地球自转偏向力
北半球—右偏
赤道上—不偏
南半球—左偏
偏转规律:
偏转原因:
地转偏向力
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典题训练】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于2020年11月4日20时在上海举行。据此完成(1)、(2)题。
(1)进博会开幕时,纽约(西三区)当地时间是(
)
A.11月4日3时
B.11月4日15时
C.11月4日9时
D.11月3日21时
(2)进博会开幕时,地球上11月4日所占的比例是(
)
A.1/3
B.1/2
C.3/4
D.全部
C
D
【解析】(1)选C,(2)选D。第(1)题,由材料可知,进博会开幕时为北京时间11月4日20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纽约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11小时。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可算出纽约时间为11月4日9时。第(2)题,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由于地球自转,0点经线不断自东向西移动,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由材料可知,进博会开幕时为北京时间11月4日20时,可算出180°经线为0时,180°经线与0点经线重合,全球为同一天。
约翰12月30日从澳大利亚悉尼(35°S,150°E)乘坐下图所示航班前往西安(35°N,109°E)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飞机准点着陆时,西安正直日落。出飞机后,约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歌莉娅晒出悉尼当天日落的照片。完成1、2题。
1.为了调整时差,约翰到达西安时
需要将手表(
)
A.拨慢2小时
B.拨慢3小时
C.调快2小时
D.调快3小时
2.飞机的飞行时间约为(
)
A.8小时25分钟
B.8小时41分钟
C.9小时41分钟
D.10小时25分钟
3.歌莉娅拍摄日落照片时,悉尼当
地时间为(
)
A.17:01
B.18:01
C.18:59
D.19:59
A
D
C
【解析】1选A,2选D,3选C。第1题,由悉尼经度可知,悉尼位于东十区,西安采用的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的区时比东十区晚2小时,“早加晚减”,因此约翰到达西安时需要将手表拨慢2小时。第2题,北京时间比悉尼时间晚2小时;图片信息显示飞机着陆时北京时间为17:45,则悉尼时间为19:45,因此飞机飞行时间为19:45-9:20=10小时25分钟。第3题,北京时间17:45西安日落,根据西安的经度可知西安的地方时为17:01,进而可知35°N的昼长为10小时02分,根据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可知,35°S的昼长与35°N的夜长相等,为13小时58分,所以悉尼的日落时间为12+13:58/2=18:59。
3.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以_______(北或南)极点为中心,此时地球在图2中的位置为_______(①②③④中选)。
(2)图1中晨线是__________(AB弧/BC弧中选)。
(3)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是_____时。
(4)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的_______。
A.1/2
B.2/3
C.3/4
D.1/4
(5)将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A=C
北
③
BC弧
15
3
C
【解析】第(1)题,判定属于南极还是北极,需要判定自转方向。图中45°W、90°W,根据西经越往东度数越小,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即图示为北极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且位于远日点附近,位于③处。第(2)题,自西向东跨过晨昏线进入白昼即为晨线,故图中BC弧为晨线。第(3)题,读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为18点所在经线,D与A点相差45°,时间相差3小时,且位于A点的西部,因此为15时,乙点的日出时间需用A点日出时间减去3小时,A点位于赤道,6点日出,故乙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第(4)题,需要找出0时所在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两条经线把地球划分为两个日期。找出甲地所在的区域,然后再进一步计算所占的比例即可。此时0时经线为90°W,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是90°W—0°—180°,共跨270°,约占全球的3/4。第(5)题,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同一条纬线上,自转线速度相等。B的纬度最高,A、C的纬度最低,同位于赤道上,故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为:B<D<A=C。
哲学不是叫人信仰它的结论,而是要你思考。
——马克思(共46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转的意义
一年为什么有四季的变化?
提示:地球公转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综合思维
运用地球公转的特征,解释与公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
认识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
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02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晨昏线
昼弧
夜弧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太阳直射在哪个北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个半球反之。
北半球的夏至日
北半球的冬至日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②太阳直射点“往什么方向”
:太阳直射往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另一个半球反之。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③纬度越高,昼长、夜长变化幅度越大。
A
D
C
B
1
2
如图所示,AB是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时晨线、CD是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时晨线,线段①、②表示所在纬线的昼长变化幅度,可见纬度较高的②比纬度较低的①变化幅度更大。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总结归纳(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全球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平分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极昼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极夜
直射点北移
直射点南移
直射点北移
直射点南移
昼变长、夜变短
昼变短、夜变长
昼变短、夜变长
昼变长、夜变短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④同一日期同一纬线上的点: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等
如图所示,点A、B在同一条纬线上,因此A、B此时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且A、B两地此时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⑤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长关于24小时互补、夜长关于24小时互补
如图所示,昼弧A+昼弧B=24;
夜弧A+夜弧B=24
1.含义
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用h表示。
O
h
地平面
二、太阳高度角
2.日变化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O
h
地平面
B
A
C
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
二、3.正午太阳高度角:
第一章
第2节②
公
转
的
地理意义
含义
某地正午12:00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用H表示。
【夏至】
【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N
S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天,同一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H=90?-
纬度差
纬度相差一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对应相差一度
直射点
求纬度差
相同半球:大减小
不同半球:相加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地区
最大值
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次
(夏至)
一次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次
(冬至)
一次
(夏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
(除赤道)
两次
(直射当地时)
一次
(南半球在夏至,北半球在冬至)
赤道
两次
(春秋分)
两次
(冬至、夏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地方时是12时。
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
三、四季更替
第一章第2节②
公转的地理意义
四、四季更替
秋季
春季
夏季
冬季
1.原因分析
1、地轴是倾斜的
2、存在黄赤交角
3、太阳直射点移动
4、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变化
5、四季的更替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划分:①天文四季
季节
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
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
由冬季过渡到夏季的季节
由夏季过渡到冬季的季节
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热量
夏季
冬季
春季
秋季
(1)我国传统四季:以节气中的“四立”作为春夏秋冬的开始。
立春
(2月4日或5日)
立夏
(5月5日或6日)
立秋
(8月7日或8日)
立冬
(11月7日或8日)
春季
秋季
夏季
冬季
(2)欧美传统四季(北半球):以节气中的“二分二至”作为春夏秋冬的开始。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春季
秋季
夏季
冬季
②物候四季
依据对气温的统计进行划分(北温带)。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来年1、2月
四特别注意事项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夏季
冬季
北半球
南半球
相反
四、五带
1.原因
五带存在的原因:黄赤交角、按太阳辐射总量分为五个带。
2.划分依据
3.气候特征
①有直射:
长夏无冬→热带
②有无极昼极夜:
长冬无夏→寒带
③既无直射,也无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温带
自学窗: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时,美国
洛杉矶(34°N,118°W)的区时是(
)
A.2020年7月22日20时33分
B.2020年7月22日20时41分
C.2020年7月23日4时33
分
D.2020年7月23日4时41分
【典题训练】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
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探测器将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
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据此完成(1)(2)题。
B
B
(2)“天问一号”成功发射那一天(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南非的人们观察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C.成都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D.成都正午室内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
【解析】(1)选B,(2)选B。第(1)题,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时区的时间早于西时区。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34°N,118°W)位于西八区,比东八区的区时晚16小时,“早加晚减”,因此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区时是2020年7月22日20时41分。第(2)题,7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南非的人们观察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成都白昼比北京短且成都位于北京西南,因此成都比北京晚看到日出;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因此成都正午室内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2020年的夏至是北京时间6月21日5时43分。下表为某城市2020年6月19日-23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小题。
时间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6月19日
06:27:09
21:54:49
6月20日
06:27:20
21:55:04
6月21日
06:27:33
21:55:17
6月22日
06:27:48
21:55:28
6月23日
06:28:05
21:55:37
1.该城市所在的经度大约为(
)
A.113°E
B.103°E
C.87°E
D.80°E
2.2020年夏至后,该城市昼夜长
短的变化特点是(
)
A.昼渐短,夜渐长
B.昼渐长,夜渐短
C.昼长夜短变昼短夜长
D.昼短夜长变昼长夜短
C
A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表可知,6月21日该城市日出时间(北京时间)为06:27:33,日落时间(北京时间)为21:55:17,由公式: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得出该城市昼长为15时27分44秒,根据日出时间=(24-昼长)÷2,可以计算出当地日出的地方时是04:16:08,与日出时间(北京时间)06:27:33相差了2时11分2秒,则该城市经度与120°大约相差33°,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该城市应位于120°E以西,故该城市所在经度大约为87°E。第2题,由表可知,6月21日之前,该城市昼长夜短;6月21日之后,该城市昼渐短,夜渐长,但依旧昼长夜短。
位于天坛公园东门外的某公路,在每年特定时间可以拍摄到祈年殿与太阳重叠的画面。下图为天坛公园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祈年殿与太阳重叠的照片。据此完成3、4题。
3.在东门处拍摄太阳与祈年殿重合画面的最佳时间为(
)
A.春分日日出后
B.夏至日日出后
C.秋分日日落前
D.冬至日日落前
4.该画面下次最佳拍摄时间大约为(
)
A.三个月后
B.六个月后
C.九个月后
D.一年后
C
B
【解析】3选C,
4选B。第3题,祈年殿位于天坛公园东门正西,且祈年殿比拍摄者所处地面高,因此该画面拍摄为日落前;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日落方向为正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日落方向为西南,太阳不在正西方向出现。第4题,春分日日落方向也为正西,因此要拍摄到与秋分日相同画面的照片,下次拍摄时间为六个月后的春分日日落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5、6题。
6.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5.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A
C
【解析】5选A,
6选C。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惊蛰出现在春分之前,此时春天已经到来,春雷开始出现,此时大部分地区处于播种的季节,是农业生产的旺季;麦熟出现在春末夏初或者秋季,应在夏至或者秋分附近;“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说明此时东南季风实力强,容易出现强降雨,最可能是夏季的节气;“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其节气最可能是霜降。第6题,济南位于北半球,寒露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清明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此寒露时济南的昼较长;大寒时太阳直射点更偏北,济南的昼更长,其日出更早;立春和立冬时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半球,且两个节气距离冬至差距不大,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别不大,这两个节气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基本相同;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因此夏半年相对较长,冬半年相对较短。
背向太阳,总是看见自己的阴影;面向太阳,心里有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