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认识分数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认识分数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8 14: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难点:体会平均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每人三个。(学生准备尺子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训练,请同学们口算出来。
主持人“加减乘除,奥妙无穷。平行垂直,乐在其中。坐如直角双手平行。大家好我是本周的口算主持人高若迪,竖着看题谁来说第一题的答案?和代表的意义。谁来说第二题的答案?和代表的意义。谁来说第三题的答案?和代表的意义”等。
808÷2= 405÷5= 864÷2= 490÷7=
生“808除以2,等于404,把808里面包含2个404。”
高若迪“请你用平均分说一下”
生“808除以2,等于404,把80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04。”
(用时5分钟)
二、过程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在大树底下乘凉的红红和兰兰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大家欣赏下关于平均分的小表演”
生“正好我们每人一个。我也要吃,就送给你吧!就剩下一个桃子怎么分?咱们一人一半吧。”
兰兰“正好我们每人一个。”
猴子“我也要吃”
红红“就送给你吧!”
兰兰“就剩下一个桃子怎么分?”
红红“咱们一人一半吧!”
师“谢谢你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一半还可以说二分之一,看看他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数,棒不棒啊”
师“二分之一是分数”
师“本节课大家就来认识一下分数”。 师板书:认识分数
(用时7分钟)
出示课件“击鼓传花”,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如,半个个馒头,半个西瓜,半张纸等。
(用时2分钟)
师“咱们来看一看分数是怎样来的呢,红红和兰兰回到家遇到了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师:“一共都有那些物品,他们2个人该怎样分?请用你的方式分一分。”
师“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公平”“平均”-----------------师“同学们还记得在数学中每人分得同样多叫什么啊”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 ,桌子上有一个长方形,你想在这个长方形上创造一个二分之一 吗?可以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方式试一试吧!
出示ppt”提出要求进行独立自学和小组讨论。(纸的大小都不一样)
小组1“我们组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二份,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黑板贴上演示作品。
小组2“我们组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二份,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黑板贴上演示作品。
小组3“我们组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二份,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黑板贴上演示作品。
师“通过以上同学的汇报我们知道了,得出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记作1/2。把一张纸对折平均分成二份/--老师手动折纸,2—平均分成2份,1其中的一份涂色”
师“指着一1/2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2,指着二1/2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2,指着三1/2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2,看来说清是谁的1/2也很重要啊。”
师“没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也是二分之一”
师“他们的折法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呢?”
生“因为平均分的”
师“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2份,大家都会那你们会不会在纸上表示出1/3和1/4呢。”
生“1/3的横着折纸” “1/3的竖着折纸”
师“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3,读作三分之一”
生“1/4的横着折纸” 生“1/4的竖着折纸” 生“1/4的三角的着折纸”
师“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4,读作四分之一,怎么读的呢”
从下往上读。
师“在1/2、1/3、1/4中,2、3、4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平均分成2份、3份、4份”
生“2、3、4表示的都是平均分的份数”。
三.练习题。(师“闯关数学题,请阳光小组读题”)
1.再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在下面每个图中涂上色,表示它下面的数。
四.课后扩展。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使用分数了,那时的分数是用算筹表示的,数很简单。后来在文化交往中人们发现印度与我国的分数表示方法相似,但是比我国的简洁,用数字表示。又过了几百年,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样,现代意义上的分数就产生了,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