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堂小结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三巨头”像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左三)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右一 )
巴黎和会会场
1919年1月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上图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陆征祥(中)、顾维钧(右)、王正廷。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
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
展,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导入
五四运动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爆发标志: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3000人在天安门几回,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4个(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主力军:学生
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主力军:工人阶级
中心:上海
(三罢斗争)
影响: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取得取得的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
2.撤销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亲日派卖国贼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 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顾维钧
五四运动的意义
1.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陈独秀
李大钊
1920年,上海建立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1921年7月26日
董必武
中国共产党“一大”部分代表
何叔衡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
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 开天辟地的大事
2 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3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工作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返 回
返 回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巴黎和会的召开
2.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外交的失败
1.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
2.五四运动的斗争口号
3.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运动的镇压
4.5月5日北京学生的总罢课
北京学生
的爱国斗争
1.北京学生6月3日的斗争
2.6月5日后斗争的新阶段(斗争主力、
运动中心的变化)
3.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爱国运动
的初步胜利
课堂小结
1.陈独秀建立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2.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3.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的建立
1.中共一大举行的时间、地点及会议代表
2.中共一大的成就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习活动
召开主题班会
建议:班会主题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可采用模拟演讲、诗歌朗诵、
讲故事、谈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中国近代史专家——郑师渠访谈
学习活动
学习测评
1、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商人
D、农民阶级
2、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领导农民运动
C、建立统一战线
D、开展武装斗争
B
A
史海拾贝
“山东问题”的由来
德国占领青岛后,在信号山麓岩壁刻上飞鹰国徽;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于其上。
德占时期的胶济铁路青岛火车站。右上图为济南火车站。
“二 十一条”原稿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图为日军入城仪式。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