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点亮小灯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点亮小灯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8 15: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电
第一课 点亮小灯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标有“+”号的一端称为正极,标有“-”号的一端称为负极,不能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知道灯泡的内部结构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
知道当电池、导线、灯泡形成闭合回路,电流经过灯丝,小灯泡才能被点亮。
2.科学探究
能尝试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能用图画记录自己的连接方式。
对照小灯泡内部结构和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能试着分析并画出电流路径。
根据已有证据,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发现小灯泡点亮的电路连接方式,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STSE
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灯泡、电池、两根导线、电池盒、灯座,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看单元页画面,猜谜语:可使灯泡发光,可让机器转动。它的横空出世,又添能源英雄。
(2)猜一猜,这首诗讲的是什么?谜底是什么?(电)
(3)讲述:今天我们来学习电的相关知识。关于电,你知道多少?
(4)学生自由回答:照明、烧饭做菜、交通运输……
(5)思考:电可以照明,而电灯泡是重要的照明工具,想一想,电灯泡是怎样被点亮的?
(二)新课学习
1. 让小灯泡亮起来
(1)出示材料:电池、两根导线、小灯泡。
(2)介绍电池: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标有“+”号的一端称为正极,标有“-”号的一端称为负极。
(3)明确任务:尝试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能用图画记录自己的连接方式。
我们运用这些材料,可以有多少种连接方法,用图画记录你的连接方式。
(4)提供示例并进行预测:观察活动手册所提供的四种连接方式图,预测图中的小灯泡能不能亮起来。
(5)实验验证:照上述图中的连接方法,逐一验证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并提醒:不能将导线直接连接电池正、负极!
(6)实验汇报。
(7)小结:上述的四种连接方式只有第一种小灯泡不亮,后面的三种小灯泡都能亮。
(8)讨论:想一想,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呢?
(9)小结: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都是小灯泡和导线连接了电池的正负极,小灯泡才能被点亮,这可能与小灯泡的内部结构有关。
(10)课件展示小灯泡的剖面图。
(11)交流:说一说小灯泡的内部结构。
(12)小结:小灯泡上面玻璃做的叫玻璃泡,有两根竖着的金属线叫金属架,中间弯着的丝叫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灯丝的两端连接金属架,金属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点。
(13)试一试:对照小灯泡内部结构和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试分析并画出电流路径。
(14)学生展示分析结果。
(15)思考:对照教材P53下方的这个连接方式,想一想,电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了怎样的过程,回到电池负极?
(16)小结:电从电池正极出发,通过导线,电流经过灯丝,再回到负极,小灯泡才被点亮。也就是说当电池、导线、灯泡形成闭合回路,电流经过灯丝,小灯泡才能被点亮。
(17)继续探究:为了让电路中各部分的连接更加稳固,我们可以将电池和灯泡分别装入电池盒和灯泡座里。用这种方法,让小灯泡稳定地亮起来。
2.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1)自主阅读教材P54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2)看完了故事,说说你的感受。
(3)课后任务:请调查,如今的电灯有哪些技术改进?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