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导体和绝缘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 导体和绝缘体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8 15: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电
第四课 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作绝缘体,塑料、橡胶等都是绝缘体;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作导体,铜、铁等金属都是导体。
知道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都是导体。
2.科学探究
针对“导线外皮是塑料里面是铜线”的现象能提出相关的问题,能制作并使用简易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铜与塑料的导电性。
用简易电路检测器检测更多的材料,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得出按照材料导电性能对物体进行区分的方法并予以应用。
3.科学态度、STSE
对于材料的导电性有探究兴趣,尊重证据,乐于分享和交流。
有安全用电和宣传相关知识的意识,爱惜生命,杜绝危险,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铜钥匙、有杂质的水、橡皮擦、尺子、铁钉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出示材料:教师出示一根导线,介绍里面露出的铜线和外面的塑料皮。
(2)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很多导线的外皮是塑料而里面是铜线?
(3)学生猜想:它们的导电性能不一样。
(4)设计检测验证方案:我们应该如何验证呢?能否制作一个简易电路检测器测试不同物体的导电性能?
(二)新课学习
1. 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1)明确任务:检测铜钥匙、塑料的导电性能
(2)提供材料:带灯座的小灯泡1个、电池1组、导线若干、铜钥匙、塑料棒。
(3)实验准备:用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组成一个简易的电路检测器。
(4)实验设计交流: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铜钥匙和塑料棒的导电性?
(5)强调实验方法:将铜钥匙、塑料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中,两根导线的检测头分别连接铜钥匙、塑料棒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能点亮。
(6)分组实验,然后汇报结果。
(7)小结:铜钥匙接入电路检测器中,灯泡会亮,说明铜钥匙容易让电流通过;塑料棒接入电路检测器中,灯泡不亮,说明塑料棒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8)继续探究:
a. 检测更多的物体(橡皮擦、尺子、铁钉、有杂质的水等),哪些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b. 先做预测,然后再验证,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c. 根据是否容易导电将这些物体分类。
(9)小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作绝缘体,塑料、橡胶等都是绝缘体;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作导体,铜、铁等金属都是导体。
补充介绍: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都是导体。
2. 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
(1)课件展示教材P61插座的结构图(也可以用实物展示)。
(2)交流:观察下列物体,哪些部分使用的是导体?哪些部分使用的是绝缘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3)小结:插座的外壳和插座头的外壳用塑料制作,因为塑料是绝缘体,避免触电。插座里面与插头接触的材料及连接处用金属材料制作,因为金属是导体,可以连接插头让电流通过,使用电器工作。
(4)再交流: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导体与绝缘体应用的例子?
(5)讲述:电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但使用不当时会发生危险,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
(6)自主阅读教材P62的安全用电的材料。
(7)教师强调:杜绝以上做法,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8)练习:活动手册P18。说一说图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说出自己的道理。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