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405
年,郑和率领
200
多艘海船,从刘家港出发,出使西洋,当时的皇帝是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清顺治帝
D.清康熙帝
“到访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以生动、亲和的语言,将这张
600
多年的“中国名片”展示在世界面前。这张“中国名片”主人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习近平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指出,600
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是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舰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沿途没有占领一寸土地。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状态
下列历史人物中,曾经率军英爽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
10000
多人的是
A.岳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他抗击的外来侵路者是
A.沙俄
B.英国
C.荷兰
D.日本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时间是
A.1553
年
B.1554
年
C.1555
年
D.1556
年
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1405—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促讲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加强了经济交流
B.发展了航海技术
C.树立了明朝国威
D.促进了政治交往
“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有一艘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事件。人们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是因为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
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年春晚戏曲节目中有一段唱词:“……一对对鸳鸯阵,摆列刀枪……不求拜相与封侯,只为定国和安邦。”该唱词称赞的民族英雄为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15
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舰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所述史事
A.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开创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C.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使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D.增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电影《荡寇风云》主题曲歌词:“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佞奴兮,觅个封侯。”与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王伐纣
B.国人暴动
C.葵丘会盟
D.戚继光抗倭
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曾派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当年的航线,他们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北海道地区
B.渤海及周边海域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
2002
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A.
B.
C.
D.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
1555
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期
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A.开通丝绸之路
B.七下西洋
C.六次东渡日本
D.西游天竺取经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派鉴真东渡日本
B.派郑成功驱逐荷夷
C.派张骞通西域
D.派郑和出使西洋
二、复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倭寇之患由来已久。明朝中期,倭寇之患更加严重,倭寇的侵扰范围遍及东南沿海,严重损害了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经过不懈努力,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被平息。
材料二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明朝中期倭寇之患的表现及原因。
(2)
材料二诗中的“海波平”指什么?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戚继光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上)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明史·郑和列传》
(1)
?史料中的“和”指的是哪位航海家?
(2)
?根据史料分析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
明朝,我国对外关系有和平交往也有战争冲突。让我们走进明朝,去探究这一时期的历史。
【和平的使者】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麝香、纻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换易。”
——《瀛涯胜览》
【战争的英雄】
材料三
材料四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
?材料一中的“三宝”指的是哪位航海家?这些国家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航海家,这主要源于他怎样的功绩?
(2)
?材料三中英勇抗击倭寇的明朝将领是谁?他取得了怎样的胜利?
(3)
?材料四是他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405
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这是郑和七下西洋中的第一次。故选
B。
2.
【答案】B
【解析】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故选
B。
3.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405—1433
年,明政府先后
7
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
【答案】D
【解析】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
年,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
10000
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选项
D
符合题意。
5.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懈,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遺戚继光等抗倭,到
1565
年,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6.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7.
【答案】D
【解析】1405—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8.
【答案】A
【解析】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题中材料反映的是越南人用淡金交换中国青瓷盘碗的史实,因此材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加强了经济交流。
9.
【答案】A
【解析】“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说明规模较大;“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说明技术先进;“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说明郑和远航是和平交往。材料没涉及郑和远航利润丰厚,故
A
项不是郑和远航的特点。
1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郑和下西洋,考査学生的辨析能力。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
B。
11.
【答案】D
【解析】1405—1433
年,前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这些都属于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不属于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
12.
【答案】C
【解析】题干给出的唱词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明朝中期,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明政府派遣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故选
C。
13.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所述史事是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可知,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
【答案】D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杀尽倭奴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懈,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地区,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故选
D。
15.
【答案】C
【解析】1405—1433
年,明政府先后
7
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6.
【答案】C
【解析】1405—1433
年明政府派郑和
7
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选项
C
符合题意。
17.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诗篇的作者是戚继光,他是生活在明朝中期的抗倭名将。故选
D。
18.
【答案】B
【解析】1405—1433
年,郑和
7
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9.
【答案】D
二、复合题
20.
【答案】
(1)
表现:倭寇遍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范围广;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损害了东南沿海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原因: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东南沿海的奸商、海盗等与倭寇相互勾结。
(2)
扫清倭寇,使海防得以巩固,使沿海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戚继光爱国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④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
【解析】
(1)
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
结合戚继光的事迹回答“海波平”的含义;戚继光的话表明他具有爱国的崇高品质。
(3)
开放型题目,可以从战争的正义性,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以及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方面回答。
21.
【答案】
(1)
郑和。
(2)
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
(3)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
【解析】
(1)
依据史料中“成祖”“通使西洋”等信息,可判断该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405
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此可知“和”指的是郑和。
(2)
由“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可以看出,明成祖派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和宜扬国威,“示中国富强”。
(3)
由史料中的“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22.
【答案】
(1)
郑和。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带去的丝绸和瓷器等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
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
表达了他不图名利,只希望国家海防安定的爱国情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读图及分析理解能力。第一小问“三宝”指的是郑和,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二及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回答。
(2)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图中“戚”字旗帜,可判断图中人物是抗倭英雄戚继光,依据戚继光抗倭相关史实回答第二小问。
(3)
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理解材料四中的诗文可知,戚继光通过该诗表达了自己不图名利,只希望国家海防安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