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讲练课件—四川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讲练课件—四川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8 15: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24 唐诗三首


juàn
niǎn
zhé
chóng
bìn

háo
piān
chì
chì





2.请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有孙 母 未去,出入 无 完裙。
(2)安得 广厦 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 俱欢颜!
(3)可怜 身上 衣正单,心忧 炭贱 愿天寒。
/
/
/
/
/
/
/
/
/
/
/
/
防守
最近
接近
高耸的样子
谋求
轻快的样子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惟有乳下孙 B.卷我屋上三重茅
C.回车叱牛牵向北 D.系向牛头充炭直
D
A
6.根据提示,用诗歌原文填空。
(1)杜甫《石壕吏》中表达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然身处穷困之境,
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卖炭翁》中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比,
渲染出差役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情感氛围。
8.“有吏夜捉人”为什么不说“有吏夜征兵”?请谈谈你的看法。
“捉人”带有强迫的意思,有讽刺意味,
折射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征兵”表现的意味平淡。
9.这首诗是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有什么好处?
用老妇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通过老妇的自述,
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
可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把茅草吹得四处飞散、遍地都是的情景,
烘托了作者焦灼、苦痛而又无奈的心情。
1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一句属于什么描写?
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交代了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屋漏做铺垫。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怀,
袒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博大胸怀。
13.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①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②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
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15.赏析下列诗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的内心活动,深刻地反衬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16.“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1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对宫市本质的揭露抨击和对统治者罪恶的憎恨。
(三)
【甲】 《卖炭翁》
【乙】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8.赏析【乙】诗中画线句子,并找出【甲】诗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这两句诗是对刈麦者心理的刻画,通过看似矛盾的心理描写,揭示了劳动人民令人同情的处境。【甲】文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9.【乙】诗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请用诗中原句回答,并简要分析。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20.结合原诗,探究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将卖炭翁的悲愤无助与宫使的骄横无礼对比,将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和宫使巧取豪夺对比;【乙】把自己的舒适和劳动人民的穷苦作对比,把劳动人民的贫困与地主阶级的暴虐作对比。
21.体会一下,【乙】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22.(广安中考)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的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 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了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三 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2)某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示例一:走进民族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二:汲取民族精神营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示例三:品文化大餐__展民族精神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尊敬的郝校长,您好,我们班定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
主题班会,特邀您参加此次活动,期待您的光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