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周练(九)
(一)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请简析“更着风和雨”句中的“更着”与“犹有花枝俏”
句中的“犹”“俏”的精妙之处。
“更着”是更遭受之意,这两个字力重千钧,极力渲染梅花处境恶劣,遭遇凄苦。“犹”是“还”之意,突出梅花在悬崖峭壁、百丈冰棱中,依然竞放、一枝独秀、傲然挺拔。“俏”是“俏丽、俊俏”之意,描写梅花傲雪美丽绽放,突出它的喜悦自信、积极进取、永不屈服的精神。
2.第二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
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豪迈之情。
(二)
壶口,壶口
莫伸
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扼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与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不得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
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醒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删改)
3.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概括。
(1)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
(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4)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砸”这一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5.下面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但赞美黄河的角度是不同的,
比较一下各自是从什么方面来赞美黄河的?
【甲】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莫伸《壶口,壶口》)
【乙】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梁衡《壶口瀑布》)
【甲】文以议论的方式,连用三个“为什么”,
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和凝聚力。
【乙】文以描写的方式,生动写出了黄河水流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
散开的画面,赋予黄河水流以生机活力,给人以视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