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力的存在》精品示范课(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力的存在》精品示范课(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1-06 19:17:58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章
第三节
力的存在
第一课时
大风吹树
手握纸杯
网球撞击球拍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我们把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分别命名为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相互作用时,不接触可以有力产生吗?
讨论
结论:
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有力产生
  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按照老师的提示,动手
做一做后,来完成下面问题?
1、手掌压放在桌面的气球,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
2、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
3、用手压橡皮泥,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
结论: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气球变扁
橡皮筋变长
橡皮泥变扁
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一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手按玻璃瓶,用了力但玻璃瓶为什么看上去没有形变呢?
新问题:
答案:因为玻璃瓶发生了微小形
变,我们并没有察觉。
结论: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二
运动的方向
速度的大小
运动状态
将桌面上的气球向前方抛出,通过气球所抛距离的远近来评判的同学们力气的大小,请每组同学都来试一试,看看谁的力气更大些。
游戏:比比谁的力气大
(2)若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1)两图中汽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变化?
图1
图2
不变化
变化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短片中力的作用效果使主角的脚感觉怎样
1、试猜测:下面那种挤压方式能够产生下图的
效果?
A、白球不动,彩球压向白球
B、彩球不动,白球压彩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气球实验
3、通过实验,可以证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怎样?
A、B、C
2、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图示
效果的作用方法是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看视频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解释: 同学推墙,为什么同学会后退
当同学推墙时,同学对墙有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同学也有一个相反的作用力,所以同学后退了。
地空导弹的推力来自哪里?
演示
燃料燃烧时,从尾部喷射出的燃气
汽车撞在柱子上,为什么反而自己受损?
当汽车撞到柱子上时,汽车给柱子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柱子也给汽车一个相反的作用力。所以汽车受损比较严重。

作用效果
改变速 度大小
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形变
改变运动状态
改变运动方向
物体对物体作用
知识反馈
1、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球被打出,这时施力体是______,受力体是______。扣球时,手会感到疼,这是由于手受到______的作用,此时施力体是______,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相互
2、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______;此外力还能改变物体______的方向或______的大小,也就是改变物体 ;这就是力的作用效果
形状
运动
速度
运动状态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
定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D、用手推墙时,人先对墙施
力,墙后对人施力。
D
作业:
科学
知识与能力训练(B)
第十九课时
第三节 力的存在(1)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学案例 力的存在
课题 2.3 力的存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李东民
日期 年 月 日第3节 教具 多媒体教学(幻灯片),橡皮筋、气球、磁铁、橡皮泥、小车、弹簧拉力器、玻璃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能通过对生活中力的现象的分析,总结出力的定义。2.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个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4.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生活情境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3. 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确认力的存在”的各种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科学,亲近科学。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难点:力的相互性。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引入以掌声引入:力的存在(二)新课分析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力的定义,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通过定义让学生思考 力能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要有一个力产生,至少涉及到几个物体?两个两个物体分别叫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学生讨论: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相互作用时,是否一定要相互接触呢?演示实验 结论: 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有力产生介绍科学方法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力的作用效果探究一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按照老师的提示,动手做一做,然后完成下面问题?结论: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演示:告诉学生刚才发生微小形变,我们只是不容易察觉和学生一起看书,介绍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其他方面的事例探究二1、比力气游戏问:气球的运动都在那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运动的方向速度的大小结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看书P51图2—31、32、33分别是在那个方面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后指导学生读课文划重点,练习:来判断运动状态的改变总结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看影片回答“短片中力的作用效果使得主角的脚怎么了怎样” 引入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探究以“气球实验”探究力的相互性通过实验,可以证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怎样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引导: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可以解释好多实际问题如刚才的拍手,跺脚在加上旱冰鞋,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用“力的相互性原理”解释有关现象基本思路 当(填事情的起因)时,甲对乙有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甲也有一个相反的作用力,所以(填事情结果)演示“气球飞天”问动力来自于哪里?(解释后看书)看书,先划书再看图1、P52图2—35地空导弹的推力来自哪里?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射出燃气2、P52图2—36汽车撞在柱子上,为什么反而自己受损?(请学生注意交通安全)(三) 小结 (四) 反馈 (五) 作业 学生鼓掌欢迎听课的老师们。学生回答:用力学生练习找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学生思考力能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回答 不能学生思考要有一个力产生,至少涉及到几个物体?学生练习找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并探究验证力的作用效果后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学生看书中的事例,再次体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请学生上台演示抛气球。观察、思考,分析物体受力变化情况再让每位学生用气球向上抛出感受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看书,读书,划书让学生自己跺脚体验, 感受,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实验后讨论交流: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 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的神奇,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学生看书,读书,划书学生思考、观察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力的存在一、什么是力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方向)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后记:
运动状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