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08 15:1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的原因。
2.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力的作用效果:
一、力的定义:
把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之为力。
1、力的大小:
通过测力计(弹簧秤)测量。
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力的矢量性:不但有大小,而且有
方向。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力,乙对甲没有作用力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二、力的图示:
例1、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
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
表示出绳的拉力。
50N
F
o
F
o
解析:
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要加上刻度;
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以表示力的方向;
4、为了简便可以不画出物体,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需要标出力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F
o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1)、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三、重力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G
G
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水平面垂直,
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与斜面垂直。
竖直向下
对给定的物体在确定的位置,它的重力一定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给定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位置(高度)有关,也和纬度有关。
重力G跟它的质量m成正比。
3、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悬挂在弹簧秤下方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注意:
思考:为什么弹簧秤的示数大小等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2、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
D
4、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C
对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C

重心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
对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又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重心?
薄片状物体重心的确定——悬挂法


A
B
C
D
E
1、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地方,也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重力作用。
2、物体的重心不一定落在物体上。
注意:
3、一个边长为2m的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薄板,一边放在水平桌面上,薄板平面与桌面垂直,绕其位于桌面上的一个顶点转到对角线处于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其重心升高了多少?
4、两位同学在看体育比赛时,发现“背越式”跳高比“跨越式”跳高好得多,请你来探究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以距源
处强相互作用的力强度为
1
力的种类
相互作用的物体
力的强度
力程
万有引力
一切质点
无限远
弱力
大多数粒子
小于
电磁力
电荷
无限远
强力
核子、介子等

温伯格
萨拉姆
格拉肖
弱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电弱相互
作用理论
三人于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鲁比亚,
范德米尔实验证明电弱相互作用,
1984年获诺贝尔奖

电弱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作用
“大统一”(尚待实现)
总结:
力的概念及力的表示方法;
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是产生重力的原因;
重力G跟它的质量m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
可以认为物体的各部分所受的重力集中于重心这一点;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力方向的应用:
建筑工地砌砖用的铅垂线。
重心的应用:
1、不倒翁
2、奇异的饮水鸟
饮水鸟的奥秘探索
乙醚
尾泡
头泡
吸湿层
汽室
支点
饮水鸟的内部结构
乙醚
尾泡
汽室1
头泡
吸湿层
汽室2
支点
饮水鸟的奥秘
杯中水吸入头泡的吸湿层
尾泡
吸湿层
汽室2
乙醚
汽室1
头泡
支点
饮水鸟的奥秘
吸湿层中水份蒸发,使头泡温度下降
乙醚
尾泡
汽室1
头泡
吸湿层
汽室2
支点
饮水鸟的奥秘
头泡温度降低——汽室2压强P2减小
乙醚
尾泡
汽室1
头泡
吸湿层
汽室2
支点
饮水鸟的奥秘
P2>P1汽室
乙醚
尾泡
汽室1
头泡
吸湿层
汽室2
支点
赤道:
g=9.780m/s2
北京:
g=9.801m/s2
北极:
g=9.832m/s2
随纬度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
莫斯科:
g=9.816m/s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