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怎样认识力
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1.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这是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狂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4.如图所示,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观察小球运动状态的变化,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①_______;②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如图 所示,小明与小红都穿上了旱冰鞋站在平地上,相互用双手击掌推对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对小红的推力的方向是指向小明后退方向的
B.小明对小红的推力使小明速度发生了改变
C.小明先对小红施加推力,小红后对小明施加推力
D.小明对小红的推力与小红对小明的推力是相互的
6.如图,有关“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小 B.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更小
C.它们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力相等 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没有使石头发生形变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压力
D.拍手时,左手对右手拍打的力与右手对左手拍打的力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小明用手将书包提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同时他也感觉到书包向下拉手,这说明__。
三、力的三要素
9.改变力的下列哪个要素,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可以
10.两个力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 )
A.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
B.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C.只要两个力的作用点相同
D.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要相同
11.按如图所示,在A、B、C三点处分别用图示方向的力FA、FB、FC去关门,在_____点最省力,在_____点不能将门关上(选填“A”、“B”或“C”)。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12.如图所示,A、B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主要是体现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有关(填力的“三要素”的名称)。
巩固练习
13.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力的现象的描述,其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
A.图甲,穿着旱冰鞋的小红用手向前推墙后,她由静止开始向后退
B.图乙,分别在A、B、C三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在A处更容易将门推动
C.图丙,在两个靠的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两个小车都向后退
D.图丁,人坐在小船上,用力向前推开另一艘小船,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1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脚并没有感觉疼痛,说明球没有给脚力的作用
B.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感觉很痛,说明球给头的力比头给球的力大
C.运动员用力踢球和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D.运动员用力踢球和头顶球,仅仅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球的速度大小不变
1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B.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只有人才能产生力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6.如图所示,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书的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桌子 C.地面 D.书
17.关于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无关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1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C.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19.如图所示,乙船上的小义用竹竿撑开小仁乘坐的甲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竿给甲船施力,所以甲船向左运动,乙船不动
B.甲船对竹竿施力,所以乙船向右运动,甲船不动
C.该过程只有竹竿给甲船施力,甲船不对竹竿施力
D.竹竿变弯是力的作用效果
20.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1.请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将如图所示的现象分为两类,并写明分类的理由。
一类为:___________(填字母),理由为:___________。另一类为:___________(填字母),理由为: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图中两力大小相等)。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弹力的产生还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B正确;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C错误;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前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后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力只有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太空中的物体也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没有不受力的物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力,如果受到平衡力,其运动状态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不受力物体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形变 运动状态
【详解】
[1]狂风把小树吹弯了,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风力使小树发生形变。
[2]形狂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风力使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详解】
①[1]放上一个磁体后,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2]实验中小球与磁体没有接触,小铁球仍然受到磁力作用,说明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5.D
【详解】
A.小明对小红的推力的方向是指向小红后退方向,故A错误;
B.小红受到小明的推力,使小红速度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D.小明对小红的推力和小红对小明的推力属于相互作用力,两个力是同时产生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BC.鸡蛋和石头受到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鸡蛋和石头上,故A、B错误,C正确;
D.鸡蛋与石头相互接触,碰撞发生挤压使石头产生了弹性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向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车轮上,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压力,分别作用在人和地球上,但是二力方向相同,二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
D.拍手时,左手对右手拍打的力与右手对左手拍打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作用 手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
[1][2][3]根据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小明用手将书包提起,手对书包有向上的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手,同时他也感觉到书包向下拉手,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D
【详解】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可以通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故选D。
10.D
【详解】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两个力的三要素要相同,即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要相同。
故选D。
11.B A 方向
【详解】
[1]在B点与C点相比,B点更容易将门关上。
[2]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向,只有A点的方向不是关门的,无法把门关上。
[3]故力的作用效果与方向有关。
12.力的作用点
【详解】
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由图知,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中,施力的位置不同,即力的作用点不同,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3.B
【详解】
A.穿旱冰鞋的女孩小红用手推墙,她在推墙时会感到墙在推她,她自己也会后退,因为手给墙施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符合题意;
C.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产生的力使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详解】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球也给脚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球给头的力与头给球的力相等,故B错误;
C.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运动员用力踢球和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
D.运动员用力踢球和头顶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球的速度也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来形状会产生弹力,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都能产生力,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详解】
书放在桌面上,书由于受到重力而挤压桌面,对桌面产生压力,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书。故选D。
17.C
【详解】
A.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故A错误;
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故C正确;
D.两个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比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
故选C。
18.C
【详解】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提水桶时,手对水桶施加了力,同时水桶对手施加了反作用力,故B错误;
C.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这是由于水杯底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故C正确;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19.D
【详解】
AB.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故AB均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该过程竹竿给甲船施力,甲船对竹竿会施加一个反作用力,故C错误;
D.竹竿变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20.相互的 运动状态
【详解】
[1]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手拍球的同时,球也同时反作用于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给排球一个力,排球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a)(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详解】
[1][2](a)(b)两图中,在力的作用下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4](c)(d)两图中,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方向 作用点 大小
【详解】
[1][2][3]由图示知,用力向下压弹簧,弹簧被压缩,向上拉弹簧,弹簧被拉长,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