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目标预设:
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10以内所有加、减法。
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个环保小能手。
教学重点:
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的具体含义。
设计理念:
本课一开始就师学生置身于模拟情境中,增添了学习动力。在复习的时候先复习了10的组成,为加、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引出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的结果的多种途径。学生在抛花片独立写算式,再在交流汇报中得到全部算式,从而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设计思路:
课件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数学新知的学习。本节课设计了“对口令”“蝴蝶出题考学生”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巩固知识、发展思维。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出示绿色的草坪,这片草坪多美啊,同学们平常要爱护环境,才会有这样美丽的草坪。我们今天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复习铺垫
各小组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通过观察主题图,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球呢!球场一角有很多漂亮的花朵,小朋友们不能随意采摘,破坏环境。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66页,试着填一填。
三、自主探究
(1)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道算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通过“试一试”,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a 独立操作,写算式。
教师让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
b 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c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教师激励谈话: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朵漂亮的花朵。正是因为我们对小草的爱护,才有了这么美丽的花朵。
巩固深化 拓展思维
(1)10加几
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a 师生同做
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b 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朵吸引了很多蝴蝶飞过来,蝴蝶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蝴蝶带来了写有“10-”的向日葵,请小朋友们从写有0~9的10朵花中任选一朵与蝴蝶的组成算式。你会算得数吗?
“开火车”做第四题
完成第5题,看谁说得多。
( )+( )=10 10-( )=( )
全课小结
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吗?我们还明白了要爱护环境,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6+4=10 10-4=6
4+6=10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