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苏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二1.2 分离定律1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苏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二1.2 分离定律1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21: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分离定律(一)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14---P16、P19---P2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 传粉植物,而且是 授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体.
(2)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 ,如花的颜色,且能晒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3)豌豆花 ,易于操作。
(4) ,便于统计
人工异花传粉(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①→ ②→ ③→ ④→
相关概念:
(1)相对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比例约为 : :
甲 乙
2.符号含义及相关概念
P- ;F1- ;F2- ;×- ;
- ;♀- ;♂- ;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正交与反交:如图甲为正交,则反交的父本是 ,母本是 。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在来自母本的雌性生殖细胞和来自父本的雄性生殖细胞中分别存在控制性状的 ;这些遗传因子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 ,用 (D)表示;决定 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 (如d)表示。
这些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胞中是 存在的。其中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 如(DD, dd),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 如F1中的紫花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3、生物体在形成 ——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队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是 的。
分析 1: 2 : 1
3 : 1
(1)F1的配子的结合方式: 种。
(2)F2的遗传因子组成: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
(3)F1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
(4)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1,紫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纯合子中紫花所占比例为 ,显性纯合子占F2中的比例为 。
【反馈检测】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词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与“红瘦”
B.新疆棉花中的长绒棉与彩色棉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脚扑朔”与“眼迷离”
D.兔的长毛和短毛
2.一株杂合的紫花豌豆自交,共结出多粒种子,前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都开紫花。则第11粒种子长成的植株也开紫花的可能性是( )
A.1/4 B.3/4 C.1/2 D.5/6
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
教学反思(教师教后反思,
学生课后复习心得)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 闭花
性状

子代数量多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去雄 2.套袋 3.授粉 4. 套袋
1. 3:1 3:1
2.亲本 (P): 子一代/杂种一代 子二代/杂种二代 杂交 自交 父本(♂) 母本(♀)
显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紫色 白色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遗传因子 显性遗传因子 大写字母 隐性性状 小写字母
2. 成对 纯合子 杂合子 Dd
3.生殖细胞 分离
4.随机结合
左图:D d Dd
右图:Dd Dd D d D d DD Dd Dd dd
分析:(1)4 (2) 3 DD : Dd : dd=1:2:1
(3) 2 紫色 白色 1:1
(4)1/3 2/3 1/2 1/4
【反馈检测】
1.D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