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10 17: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易碎品的包装》——鸡蛋的包装设计
学科 美术 学段 高年级段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年级学生属第三学段,本学段设计.应用课的教学目标是: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易碎品的包装》是人民美术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课。本课与第2课《糕点盒设计》为一个单元,是以设计物品包装为题材的“设计·应用”的课程,本课为下一课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了初步的尝试和铺垫。通过学习易碎物品的设计、制作简单的包装,使学生能够从物品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突出了对设计和现实应用知识的学习。
学情分析:
认知能力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美术基础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能结合各种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和应用设计,但是此阶段的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乏细致的设计习惯,对设计方法所知甚少。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 了解鸡蛋包装设计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技能:
运用“纸材,盒子”等材料,设计制作鸡蛋的包装。
过程与方法:
1.准备“鸡蛋”等材料,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运用缓冲方法进行设计制作,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改善生活的愿望,品味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尝试运用设计方法,改善鸡蛋的包装。
难点:
设计出实用,美观的易碎品包装。
教学流程示意
时间 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技能要素

课前准备 1.设计学案
2.为学生提供包装设计的有关知识
3.通知学生准备的材料
4.准备备用材料。
1.通过课前阅读“学案”初步了解包装的定义,以及了解古人在运输瓷器时的包装方法。
2.准备本课的用具材料。
体会易碎品包装的方法及演变。
2分 一.导入
观看VCR
直观展示鸡蛋在运输时出现的易碎过程。
板书课题:易碎品的包装——鸡蛋的包装设计
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联想生活中是否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形成初步设计意识。
2.体会到易碎品包装的意义。
3.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视频,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本课学习内容,引发学生思索生活细节。了解到包装的意义,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3分
20分
4分 二.讲授新课
1.分析鸡蛋
提问一:谁来说说鸡蛋为何易碎?
教师总结:鸡蛋表皮脆弱易碎、立不住。
2.设计方法
提问二:你用什么方法把鸡蛋带到学校的?
教师总结:缓冲法保护鸡蛋。
提问三:(通过课前阅读学案)分析古人怎样利用缓冲法来包装瓷器?
全面缓冲法:
定义:在商品与包装之间填满缓冲材料,对所有部位进行全面缓冲保护。
部分缓冲法:
定义:在商品或内包装件的局部或边角部位施用缓冲材料衬垫。
看图识读书中图片
提问四:看看教材中的鸡蛋包装,都采用了哪些缓冲方法?
提问五:生活中都有哪些缓冲材料?
介绍常用的缓冲材料。
三.教师示范
按照“小设师手册”阐述设计思路。
部分缓冲法:
将纸卷成筒状,两筒对接并掏洞,卡住鸡蛋,形成安全气囊装于盒内。
装饰包装。
测试包装。抛下包装,拿出鸡蛋,磕碎生鸡蛋以验证包装设计的成功。
四.学生设计
提问七:你要运用哪种缓冲方法,如何设计鸡蛋的包装?
出示可借鉴的易碎品包装。
五.布置作业
设计要求:运用学案和手中材料,设计并制作鸡蛋包装。以小组为单位,至少做出一个包装。
评价标准:设计妙、实用强、装饰美。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整洁,注意用刀安全。
建议:分工合作,组内可分派绘图师,制作师,装饰师等一起完成。
六、评价并测试展示
(1)介绍缓冲方法,阐述设计思路。
(2).测试
自由落体,模拟测试。
和学生一起,参与作业评价讨论中,给学生合理化建议。
交流想法:
1.学生认真思考鸡蛋易碎的原因
2.根据鸡蛋的(形状、重心、易碎点)来重点分析。
3.交流回答问题。
1.小组交流,相互了解运输鸡蛋的方法。
2.学生交流了解到包裹鸡蛋,避免破碎的方法是“缓冲法”。
1.通过课前阅读学案内容,了解古人运瓷器的方法。
2.学生回答古人包装瓷器的方法,并且进行探讨分析。
3.理解教师出示的图例:
(1).通过欣赏分析教师出示的图例进一步了解,全面缓冲法以及相应的包装设计。
(2).通过欣赏分析教师出事的图例进一步了解,部分缓冲法以及相应的包装设计。
4.学生阅读教材书,分析归纳书中图片属于那种缓冲包装法。
5. 了解常用的缓冲材料,审美判断讨论材料的变化性和可行性。
7.美术表现了解设计的过程
(1).了解设计步骤“小设计师手册”
(2).学生跟随教师设计思路,体会设计的一般流程。
8.开拓思维创新实践
(1).小组讨论设计思路
(2).在“小设计手册”中绘出设计草图。
(3).展示设计草图,交流设计的想法。
9.学生动手实践
(1).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设计鸡蛋包装。
(2).根据“小设计师手册”解决动手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设计。
(1).小组互评选出你喜欢的设计点。
(2).测试鸡蛋包装。表达设计思想,评述他人作品。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鸡蛋立不住,怕磕碰。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认识缓冲法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从查找借鉴古文化资料入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欣赏不同缓冲方法,借鉴类比,打开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看图识读的美术核心素养,同时有效的巩固本课的重难点。
学生了解缓冲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包装鸡蛋,要运用那种还缓冲材料,为本课解决重难点进行铺垫。
本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了解设计程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美术表现。
本环节为创新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设计。学生交流想法,打开设计思路。
实践操作,体会新知。
共同探究,分工合作。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分
七.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易碎品的缓冲包装方法。鸡蛋仅是生活中常见易碎品的其中一种,还有哪些易碎品呢?
课下思考:
提问八:寻找生活中的易碎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去保护它!
(1).思考生活中其他的易碎品,文化理解提升思维高度
(2).拓展设计方法,领悟创新。
提高改善生活的愿望,增强设计的意识。培养创造力。
板书设计
易 碎 品 的 包 装 缓 冲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