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710010325100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训练题
一、选择题(16分)
1.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静置于桌面上;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alse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false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alse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false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2.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s时,物体不受摩擦力 B.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在0~2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断增大 D.在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
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力推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某物体在水平面向右运动可能受到了水平向右的力
D.false的力可能没有false的力产生的效果效果明显
4.关于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压力等于重力
C.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的木块,摩擦力的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测得
D.弹簧只有在拉伸时才产生弹力,在压缩时是不产生弹力的
5.如图是一位探险爱好者站在悬崖间的一块巨石上庆祝的画面(两边崖壁可近似认为竖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离开巨石,崖壁对巨石的摩擦力会减少
B.巨石对人的支持力是由于巨石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人穿的登山鞋底部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D.巨石受的重力与崖壁对巨石的摩擦力大小是相等的
6.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时,总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机投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炸弹脱离飞机时,炸弹的速度为零
B.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具有惯性
C.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受到向前的推力
D.惯性与速度有关,炸弹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7.如图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alse、false、false,则(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8.小渝同学通过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其中k称为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决定,?x是弹簧的伸长量。小渝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进行探究,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原长L0=12cm,劲度系数k=0.5N/cm,小球重力为2N,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静止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L3=16cm
B.甲图中弹簧所受合力为2N
C.乙图中弹簧的弹力为4N
D.丙图中细线的拉力是2N
二、填空题(30分)
9.用false的力握住总重为false的水杯静止不动如图。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若握力增大到false,该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
10.如图,两个小组正在进行拔河比赛,比赛的结果是甲小组取得了胜利,甲、乙两个小组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F1______F2(选填“>”、“<”或“=”)。甲小组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
11.交通事故中,有很多是因为行驶的车辆不能及时停下来造成的。为减少因惯性而出现的交通事故,相应制定的交通规则有(答出二条即可):
(1)______;(2)_______。
12.如图,人用30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800牛的箱子在水平面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地板与箱子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摩擦,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牛。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400牛,则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_____ 牛。
13.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3s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8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10s时做______运动。
14.如图所示为工厂运送木块的皮带传输机,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会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
(1)皮带在Q处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
(2)当将重为20N的一木块A轻轻放在皮带的左端,木块在皮带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经过较短时间后,木块随皮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
三、作图题(10分)
15.汽车内的悬线上挂一小球m,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个物体M,当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某一角度,如图所示,请面出M此刻的受力示意图
16.如图是消防员利用绳索从高楼速降救援时的示意图,图中已画出消防员所受的拉力的示意图,请在图中将消防员受力示意图补画完整。
四、实验题(24分)
1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发现左右两侧悬挂砝码质量不等时木块也能平衡,其原因是______。
(2)经过思考后,小明采用如图乙所示装置继续实验,该方案中由于_____,故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3)为了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在图乙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图丙、图丁所示操作,其中操作______(丙/丁/丙和丁都)是正确的。
(4)小明最后将小卡片用剪刀剪断(分为左右两半),这是为了验证______。
18.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方向拉木块A,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甲实验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3)比较甲、乙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比较_______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
(5)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19.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我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进入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三次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它将__________。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在前人基础上,研究了大量实验事实,提出了惯性定律。
五、综合题(20分)
2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失重现象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黄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
(1)电梯静止时,小勇的重力是____N;
(2)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_____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3)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_____(选填∶A质量为零B重力为零C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4)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利用小球在中太空中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_____)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21.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来,人们对亚里斯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的人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的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磅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磅的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地。实验的结果让原来迷信亚里斯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1)阅读后,你认为最深的一点体会是什么?
(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作?
(3)两个同学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分别让一只木球和一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某处自由下落,结果是木球先落地。谁的平均速度大?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D 6.B 7.B 8.A
9.1.5 1.5
10.> 向左
11.限速 限超载
12.滑动 300 100
13.6 6 减速
14.向下 向右 0
15.
16.
17.木块与桌面摩擦力的影响 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丙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18.水平 匀速直线 2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乙丙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控制变量法
19.同一高度 远 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
20.600 0---t1 C B
21.(1)阅读后可知: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不同,通过实验让人们改变原来的观点,知道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不迷信权威、亲身和反复的实验,所以进行实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2)根据感受,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等等。(3)由“一只木球和一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某处自由下落,结果是木球先落地”可知,路程相同,木球用的时间短,根据v分析可知,木球的平均速度大,原因是因为羽毛球重力小,所受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而木球重力大,可以忽略空气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