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师附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阶段学情检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只交答题纸。)
一、语言表达(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饿殍/蜉蝣 孝悌/涕零 洿池/跨越 戛然而止/弃兵曳甲
B.解释/押解 伺候/伺机 创伤/创造 不可估量/量体裁衣
C.镣铐/瞭望 蜕变/兑现 编纂/篡位 濒临绝境/捷报频传
D.嫉恨/疾苦 悼念/泥淖 狙击/诅咒 激情迸发/齐头并进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恩格斯在演讲中列举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时,陈力就列,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
B.经调查,80%以上中小学生曾上过艺术培训班,其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在父母安排下“学艺”;由于学习压力大,70%以上的学生浅尝辄止了。
C.有“台独理论大师”之称的人士,洋洋洒洒地在报纸上大放厥词,嘲笑两岸论坛不仅已经冷却,而且是马英九刻意冷却的。
D.好长一段时间里,吴东东都沉浸在作文获一等奖的快乐中不能自拔,见人就有几分笑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际,美中两国于下周一将开始会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尽管它们围绕货币、美国预算赤字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等问题的关系紧张。
C.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B、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C、《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 ( http: / / baike. / view / 546805.htm" \t "_blank )、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道家经典 ( http: / / baike. / view / 403083.htm" \t "_blank )著作。
D、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5、请为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出正、副标题来。要求;正标题不超过10字,副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4月3日,日本政府文部省正式宣布,由日本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持编写的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该教科书将于2002年投入使用。
成立于1997年的“编撰会”以现行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虚”性质为借口,编写了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并于2000年4月送交文部省审定。在日本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文部省要求“编撰会”对书稿中137处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记述进行修改。可是,“编撰会”只做了一些文字修改,没有改变书稿中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实质内容。
正标题:
副标题: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语段一)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语段二)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尔言过矣。 过:过错。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死:丧失生命)
C.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 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辅助。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A.两个“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两个“而”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两个“于”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C、两个“而”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两个“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D、两个“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于”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8、下列有关词类活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填然鼓之:鼓(鼓动) B树之以桑:树(种植)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上) D然而不王者:王(为王)
9、下面是对两语段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用对比手法揭露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暴政。
D、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
10、请翻译下面句子。(9分)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诗歌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京口月夕书怀
(南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1)首联中的“凉”字,写出了诗人深切的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凉”的?通过写“凉”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登高》之中某联的诗意。请写出这一联并简要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4)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5)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人心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仓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选自《散文精选》,有删节)
13. 作者在第①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6分)
14.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⑥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6分)
答:(1) ;
(2) ;
(3) 。
15.作者在第⑦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6分)
16.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5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让“全民娱乐”变得“有营养”
------《中国达人秀》引发的思考
⑴东方卫视精心打造推出的文娱节目《中国达人秀》终于在一片叫好声中落下了帷幕。经观众投票,“无臂钢琴师”刘伟当选首位“中国达人”。作为电视文娱节目这般“无副作用”地热闹并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在近年的电视荧屏上恐怕是久违了。这次长达3个多小时的直播,把镜头全部对准了一群来自中国天南地北、富有演艺天赋的普通人。成千上万的观众在体育场内为“草根明星”加油鼓掌,比赛不设金钱和物质大奖,输赢早已变得次要,“全民参与”成为当晚活动的真正主题。
⑵“原来‘全民娱乐’也能变得‘有营养’!”一位上海电视界的资深编导在《中国达人秀》的初赛录制现场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电视娱乐节目的“营养”究竟从哪里来?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曾指出,电视节目的营养源泉,无外乎人性中的真善美。
⑶回顾2010年的中国电视荧屏,可谓“低开高走”,曾经是凤姐、伪娘、兽兽“满天飞”,曾经是《非诚勿扰》引出纷纷扰扰……不过,7月末以来,《中国达人秀》异军突起,令荧屏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电视观众耳目一新。“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我为我老婆,装猪也可以。”一句句出自《中国达人秀》的“达人语录”,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不少观众为“草根明星”背后的真实生活细节落泪。
⑷《中国达人秀》是成功的,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怀着“达人梦”的“表演者”,他或她尽管作品不一,演技有高低,但都贯穿了一种人心向上,向善、向美的健康主旋律,令人感动,甚至催人泪下。登台的人可谓老女老少皆有,说唱舞逗争奇百艳:有“命运”交响曲的倾述,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草根特技,有让人开怀大笑的本土故事,更有身残志坚者的不懈追求。从评委到主持人的串词,从竞晋到决赛的定夺,从场内到场外观众的互动,尽显与其他综艺类节目之不同。
⑸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娱乐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度令很多电视编导迷茫。著名编导金磊坦言,自己也曾非常困惑。难道只有那些虚假、低俗和恶言相向,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才能带来高收视?著名剧作家宗福先认为,《中国达人秀》的红火恰恰证明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理论,在当今中国社会依然适用。
⑹雅俗共赏的“全民娱乐”,不是枯燥的说教,不是低俗、媚俗,其实有很多成功的样本,刚刚落下帷幕的世博会也是一例。细心者可以发现,世博会上,伦理、亲情、友谊以及同行协力、与人为善等积极向上的元素,成为各国展示的主线,那些最平凡的百姓故事,往往最能打动参观者。这是中国文艺工作者,需要好好感悟的。
⑺不论中外,不论长幼,“全民娱乐”绕不开“真实”“民生”等关键词。对于国内的电视编导及文艺工作者而言,《中国达人秀》红火所引发的思考还将持续。
17.根据文章第四段,请简要概括《中国达人秀》成功的原因。(6分)
18.纵观全文,如何才能让娱乐节目变得有“营养”,请作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上课时猜想暗恋的人会不会经过门外,下课后猜测哪一队会赢得今年NBA的总决赛,边走边猜今天好运会不会与我同在,边写边猜所写的是不是阅卷老师喜欢的题材…… ”
你一定“猜”过别人的心思、举止,或者一件你很想知道答案的事。请以“猜”为题,把那一次的经验写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不少于800字。
答案
B、(A项:孝悌和涕零读音相同;C项:镣铐和瞭望读音相同;D项:嫉恨和疾苦读音相同)
2、C。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A项,陈力就列:根据贡献才能的大小,担任相应的官职。不合语境。B项,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此处应为“半途而废”。D项,不能自拔: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不合语境。
3、B。A.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我国和”后缺少介词“与”。D.语序不当,应是“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
4、C 道家
5、正标题:日政府宣布教科书合格
副标题:“编撰会”歪曲史实美化侵略战争
6、B 7、C 8、A 9、C
10、翻译
(1)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却一定另找借口的做法。
(2)那颛臾,先代的国君曾经任命他主持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鲁国的疆域之中,是鲁国的藩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
三、诗歌鉴赏
11、(1)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凉”:用秋夜、山风、江气写天气之凉,这是实写;用生白发、居他乡、忆霜天写心境之凉,这是虚写。抒发了作者旅居他乡愁苦悲凉(或苦闷、凄凉等)的心情。(第一问2分。虚实结合,1分;具体分析2分。第二问2分。)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分)
两首诗均在萧飒的秋天里借景抒发了自己长期飘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的孤独悲凉之情。但林诗多了万事不如意的郁闷这层意思,并把感情写得含而不露;杜诗则流露了自己多病之症,独登台的凄苦,“悲”“独”二字大为传神。(相同点和不同点各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2、略
13、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因为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含有游牧民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性。(每点2分)
14、(1)重侠轻儒(2)轻财重义(或重视友情)(3)藐视权贵。(6分,答对一点得2分)
15、 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2分),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并衬托李白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2分),是为了突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2分)。
16、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播撒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含蓄点明了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以及他在唐代诗坛上的重要位置。文章的结尾形象而生动。(5分)
六、论述类文本
17.(1)节目主旋律积极向上;(2)作品内容精彩纷呈;(3)节目形式新颖。(每点2分,必须概括,共6分)
18.(1)关注人性中的真善美;(2)源自生活,又要高于生活;(3)体现积极向上的元素;(4)围绕“真实”“民生”。(答出一点1分,二点2分,三点4分,四点6分)
19、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