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硝酸 酸雨及其防治》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酸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B.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酸雨污染物的唯一来源
C.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D.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
2.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冷的浓硝酸
3.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
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常温下,Fe、Al放入浓HNO3或浓H2SO4中 无明显
现象 Fe、Al与浓HNO3或浓H2SO4发生钝化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HNO3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
红色 浓HNO3具有酸性
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Ag+、Cl-、 B. Na+、Mg2+、Cl-、
C. Fe3+、K+、、OH- D. Fe2+、H+、、
6.在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4HNO34NO2↑+O2↑+2H2O D.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7.14 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9.6 g B.6.4 g C.4.8 g D.3.2 g
8.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二、填空题
9.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 ;?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会形成 而污染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 ;C 。?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0.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NO,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O、能与NaOH溶液反应):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 ,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E中的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实验的目的是 。
(4)D装置的作用是 。
三、选做题
11.(双选)硝酸甘油又称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可用作血管扩张药,治疗心绞痛。硝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可制得硝化甘油。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还原成H2
B.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可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D.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呈红色
12.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
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 。
方案 反应物
甲 Cu、浓HNO3
乙 Cu、稀HNO3
丙 Cu、O2、稀HNO3
(4)该小组同学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小组同学实验目的是 ,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第3课时 硝酸 酸雨及其防治
1B 2B 3B 4B 5B 6D 7D 8A
9 (1)①H2SO4 ②酸雨
(2)①N2 NO2 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10(1)利用生成的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尽,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使分液漏斗活塞上的凹槽对准瓶口上的小孔),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浑浊时,关闭K
(2)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3)验证E中的无色气体为NO
(4)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1 CD
12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浅
(3)丙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橙色 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 没有处理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