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和活泼欢快的情绪合唱《踏浪》,并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
3、尝试用声势动作伴奏,并能交流自己熟悉的校园民谣。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用声势动作和二声部合唱表现歌曲。
?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图片
提问:刚才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从中感受到什么心情?
2、播放视频
提问:动态体现在哪里?请你用动作表现翻腾的海浪吧
二、合唱练习
1、出示第一条旋律线(海浪)
①听琴弹旋律
②师用“啦”范唱
③用“啦”跟琴唱
2、出示第二条旋律线
(1)、提问:视频中出来海浪声,同学们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海风)
①听琴弹旋律
②师生用用“啦”唱
③用“啦”跟琴唱
3、二声部合唱练习
(1)、这样的两条旋律线,就是二声部合唱
(2)、听弹琴高声部的旋律,高声部的同学唱
(3)、听弹琴低声部的旋律,低声部的同学唱
(4)、分别给音,跟琴练习
4、调整心情再次演唱二声部
三、学唱歌曲《踏浪》
1、初步感知歌曲
(1)、欣赏歌曲视频
(2)、找出学会的部分
(3)、提问:
①?歌曲表现了什么情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②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歌曲?
2、歌曲分析。
(1)、提问: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师小结
3、学唱歌曲的A段
(1)、欣赏旋律
(2)、请找出相同小节
(3)、唱谱
(4)、加入歌词
4、声势动作
(1)、声势动作练习,师示范
(2)、跟音乐加入配声势动作
5、完整表现歌曲
(1)、A段边唱边做声势动作
(2)、巩固B段二声部合唱
(3)、完整表现整首歌曲
(4)小组合作,并展示
四、拓展
1、欣赏两首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校园的早晨》片段。
(1)、分别说出歌名。
(2)、这两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简介校园民谣。
3、活动
(1)、听几首校园民谣片段,将序号与歌名连接起来。
(2)、小组合作。
(3)、师小结。
(4)延伸:欣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