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学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周围世界,把感觉有趣、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2.学会将实验记叙完整,学会条理清晰地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留心生活、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激发对生活的探究热情。
4.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将一个问题步骤化解决。
5.引导学生养成留心生活、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激发对生活的探究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将实验记叙完整,学会条理清晰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细心观察周围世界,养成留心生活、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科学的力量是神奇的。它能让太阳为我们烧水、煮饭,能让机器人代替潜水员到海底探险,能让远隔重洋的亲人面对面对话……这些科学现象的诞生,都离不开反复的实验证明。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小而有趣的实验。你做过什么实验呢?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文题展示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写作指导
1.本次习作要求写一次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即实验是整篇文章的写作中心。因此实验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尤其是过程)应当可以作为一个重点,当然也可以主要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
2.写作之前,先回忆一下自己平日里做过的小实验。可以是科学实验,也可以是自己设计解惑的生活小实验。选择其中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一项实验进行写作。可以先借助图表回忆一下做小实验的情景,梳理清楚自己做实验的初衷、目的、过程和结果、感想等等。
3.从本次习作的要求来看,适合写成记叙文。因此在写作时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写作时要有条理的将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等,注意记叙要完整,详略要得当,感情要真挚。
4.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再评一评:实验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根据老师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
四、范文评析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星期二放学回到家,我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本《百科全书》,翻了几页,看见了一个实验的介绍:将一个杯子盛满水,用一张纸盖住杯口,然后,用手将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我认为这绝对不可能,一张薄薄的纸怎么可能托起一杯沉重的水呢?
“我得验证一下!”带着怀疑的心情,开始了实验。首先,我拿来一个玻璃杯和一张纸,我先将杯子注满水,然后把纸盖了上去,再把杯子倒了过来。嗨!真的!纸真的把水托住了,薄薄的一张纸真的将沉重的水托起来了!可是一张小小的纸为什么能托起一杯水呢?我将《百科全书》介绍这个小实验的文章又读了几次,想从中找出它的奥妙,可是就是找不出。
我又冥思苦想了一番,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去找博学多才的老爸问问。这时老爸正在客厅看报,我走过去问:“爸,你知道一张纸为什么能托起一杯水吗?”老爸说:“这个问题问得好,但这个问题是上到初中才学的,跟你说你也听不懂,要不你自己上网查查吧!”
我只好来到了电脑前,打开电脑,终于在网上查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资料,网上是这样说的:只要杯中水是满的,让纸和水之间没有空隙,那不管什么方向都不会倒出来。这个时候纸片外部是受到大气压作用,而内部由于水是满的所以气压为零——事实上如果杯内水不满,有一定的气体,但总是小于外界大气压的。杯中水的重力与大气压相比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水与容器壁和纸片之间形成的界面处也会有表面张力保证纸片不会掉落,那么水当然也不会流下来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终于明白了一张纸为什么能托起一杯水的道理,同时我也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凭空想象,要有根据,要善于观察事物,善于研究,从中发现问题。
总评:小作者用词简洁明了,将自己做这个实验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清楚地记叙了出来。同时穿插着作者自己的思考和疑问,详细写了自己对“纸为什么能托住水”这个问题答案的探究(做实验、问父亲、查资料),最后点明自己从中感悟出的道理。有头有尾,情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