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21张ppt+2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21张ppt+2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8 22:42:21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绿皮火车与高铁
新课导入
筒子楼与现代住宅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听”)
缝纫机
自行车
手表
收音机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
彩电
冰箱
洗衣机
空调
大家能举几个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身边生活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吗?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
2.知道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
合作学习:衣食住行的变迁
1、变迁阶段: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3)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人了小康社会。
合作学习:衣食住行的变迁
改革将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营养不足,许多人温饱问题不能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好吃,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
居住面积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步行、自行车
开摩托车、乘出租车、开私家车出行,乘飞机旅游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是高档消费品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2、变迁表现:
改革开放前
服饰: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后服饰的变化
服饰更加丰富多彩
吃饭、买东西凭粮票供应
物资短缺,饮食结构单一
“吃”的变化
不仅“吃饱”还要“吃好”
住宅的变化
面积扩大、环境改善
交通的变化
多种交通工具
互动探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特别是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全国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课堂小结
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用的变迁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出行方式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A
当堂达标
2.从有啥吃啥到吃
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
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B
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