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练习题
一、中考链接
1. (2020.青海)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管理台湾的措施先后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设置台湾府
③设置澎湖巡检司
④设台湾省
A.①②④
B.③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②
2. ( 2020宜昌)“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这段文字评价的是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
A.文天祥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 ( 2020.百色)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和巩固西北边疆的举措中,与乾隆皇帝相关的是( )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 ( 2020镇江) 17世纪中期的一份文献如此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与文献中的“来索”“归我” 相关的事件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清朝设置台湾府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5. ( 2020桂林)清军攻下台湾后,主帅施琅认为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根据施琅的分析,设置台湾府有助于( )
A.稳定西北边疆
B.巩固东南海防
C.实行对外扩张
D.赶走荷兰殖民者?
二、基础训练
1.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满洲的统治。但是它却沿用了汉族的统治方式( )
A.因为汉族人口多,便于管理 B.清政府被汉化
C.便于维护自己的统治 D.汉族地主势力大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 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文天祥
3.进入中原的第一位满清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 D.康熙
4. 新疆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亲征平定该叛乱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乾隆帝 D.雍正帝
5. 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改土归流
C.设立宣政院 D.设立驻藏大臣
6. 有这样一场战役,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这场战役是( )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7. 1653年,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的皇帝是 ( )
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雍正皇帝
8.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
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下列事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
A.春秋争霸
B.赤壁之战
C.岳飞抗金
D.清朝设置台湾府
10. 康熙时,如何对台湾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制定的对台措施的最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
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
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
11.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 ( )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B.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
C.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12. 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 )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
13.下列关于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
B.跟今天我国的疆域一样大
C.不足960万平方公里
D.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三、材料解析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雍正五年(17 27年)… …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材料三 清朝对北部边疆地区的管辖形式:派遣将军、都统、大臣分驻边疆各地,将军为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清政府为了加强在新疆地区的统治,设伊犁将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
(3)根据材料三,在清代设置伊犁将军的是哪位皇帝?说出当时伊犁将军管辖的范围。
(4)除上述材料涉及的事件外,清朝前期还有哪些巩固国家统一的事件?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帝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下令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并亲撰了《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乾隆帝下令修建的须弥福寿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 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中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参考答案
一、中考链接
1-5 BDDAB
二、基础训练
1-5 CACBA 6-10 CABDB 11-13DAA
三、材料解析
1. (1)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 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3)乾隆帝。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1)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3)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4)派兵平叛。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5)平定叛乱;反抗 外来侵略;设置机构,加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