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唐雎不辱使命课时1 课件——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唐雎不辱使命课时1 课件——北京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9 14: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课时(2)
《战国策》
学习目标
1.通过演读,分析秦王和唐雎的人物性格,体会唐雎的说话技巧,品味语言艺术;
2.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的言外之意,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国护国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
1.请同学翻译重点句子
(1)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二、自由读,文本探究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的吗?何以见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想采取“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2)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3)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
“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会不惜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安陵
2.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1)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秦王和唐雎,朗读两人的对话,师生共评。
(2)秦王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3)唐雎的性格形象是什么样的?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2)秦王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3)唐雎的性格形象是什么样的?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刻画人物的方法:A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B对比:唐雎与秦王??? C衬托:安陵君衬托唐雎
唐雎是个什么样的“士”?
①唐雎是能言善辩的“辩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专诸、聂政、要离例证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谋的“策士”。
③勇赴国难、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于秦”“挺剑而起”)
④守土有责,捍卫尊严的“义士”。(“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
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1)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
(2)鲜明的对比手法:
①秦王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对比:使人易地——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
②唐雎的先柔后刚的态度对比:临危受命——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③秦王与安陵君的性格对比:
秦王
(狡诈狂妄、盛气凌人)以五百里易安陵
?(利诱之)

安陵君
愿终守之弗敢易(头脑清醒、不卑不亢)
(明辨之)
(3)衬托手法的使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用安陵君的软弱、缺乏才干衬托唐雎的果敢与胆识。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凶暴的秦王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散文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
唐雎的自主自强、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他与秦王的较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同学们谈一谈他的这种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1.“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话,也是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与唐雎的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有相同的精神实质。
2.面对歹徒,我们应该有唐雎的那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勇于和歹徒做斗争,不能贪生怕死,敢于维护正义。
3.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做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