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9 11: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一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1、例2,第6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68页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实践操作中,充分体验“平均分”,感受按份数平均分的多种分法,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体悟做事要公平,平等对待他人的情感与方式。
4.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8个苹果(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20根小棒,每组1盒豆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
(1)口算。
4×5= 9×5= 7×7= 6×8= 8×9= 3×7=
(2)填空。
3×( )=27 ( )×8=24 9×( )=54
( )×5=25 4×( )=28 7×( )=56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听到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的声音,慢羊羊、喜羊羊和美羊羊也赶来了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慢羊羊对喜羊羊和美羊羊说6个苹果你们两个分着吃!她俩犯难了,怎么分了?(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明确分的要求。
出示6个。
教师: 6个苹果谁分着吃啊!也就是要把这6个苹果分成几堆?
(2)学生独立分一分。
教师:请你数出6根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看谁的方法多。
(3)总结平均分的概念。
抽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展示把6个分成两堆的不同分法。



教师:这3种分法中哪一种分法好? 为什么?
学生:第3种,因为分得的每一堆的个数一样多。……
教师:对,这样分公平合理,喜羊羊和美羊羊都得到了3个苹果。你们真是慢羊羊的好助手!从小懂得做事要公平,待人要平等。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公平合理的事儿吗?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把第3种分法贴在黑板上,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4)我是小法官。判断下面的分法哪些是平均分?。
2.教学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刚才通过分苹果和小棒,我们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有12个梨(出示12个梨),要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
(1)独立操作。
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12个梨,动手分一分,预设学生可能的分法:
①每次每份分1个,4次分完。
②每次每份分2个,2次分完。
③1次每份分3个,1次每份分1个,2次分完。
④每次每份分4个,1次分完。
⑤先把12个梨分成3份,再把多的移给少的,逐渐变成每份4个。
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分的过程,关注不同的分法,各种典型分法分别请一位同学上台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①教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分法,下面请这几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分法。请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些不同的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先请分法比较复杂的学生介绍,再请分法比较简单的学生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方法优化的过程。
②每一位学生分完后,学生作出判断:平均分成3份了吗? 为什么?
③几种分法汇报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位同学分的过程不一样,有每次每份分1个的,有每次每份分2个的,有每次每份分3个的等,这些分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每次每份分的都同样多。
教师追问:为什么每次每份分的必须要同样多。
学生结合分的实例理解,只有每次每份分的都同样多,才能保证最后每份分到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④刚才的分法中,谁的方法最简单。请他来介绍一下他的思考过程。
学生:我是想要把12个梨平均分成3份,那么3个几个是12个呢? 因为三四十二,所以把1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教师:看来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能借助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进行思考。他的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谁再来说说这种分法的思考过程。
教师:刚才在分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是把12个梨先分成3份,再把多的移给少的进行调整,直到每份一样多。其实,我们借助乘法的知识来思考,就可以直接想出每份是多少,而不会盲目地动手了。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我们已经学会了平均分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1.练习十五第1题
教师:数出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教师:要把15个松果分给3只松鼠,应该怎么分才公平?
学生:平均分。
教师:不操作,请你猜一猜每只松鼠平均分得几颗松果。
学生介绍思考过程。可能有的孩子能借助乘法思考,有的孩子凭数感来猜测,都予以肯定。
教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验证你的猜想。
2.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介绍思考过程。
3.课堂活动第2题游戏
(1)教师结合操作示范,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接下来我们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进行比赛。教师抓出一小把豆子,介绍:如果这些豆子能平均分成2份,就得2分。能平均分成3份,再得3分。分数可以累加,最后谁得分多,就获胜。
我们一起来分一分,看这次老师可以得到多少分。
先把这些豆子平均放2堆,看能不能正好分完。怎样分能保证最后分得的结果是平均分呢? (每次都每堆里放同样多的豆子。)
要想把这些豆子比较方便又比较快地平均分成两份,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发表意见,可以先每次每堆都多放一点,这样剩下的就少一点,分的次数就少一点。
老师和学生一起分豆子,并观察思考。判断能否平均分成2份,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就记2分。
教师继续介绍游戏规则:还是这些豆子(重新合起来倒入手中),
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就再得3分。如果能平均分成4份,就再得4分。把3次成绩相加就是最后的得分。
(2)分组进行游戏。
每组派1人抓豆子,并数出颗数,其余的同学想、分能平均分成几份,并做好记录汇报。
重复做2次,得分多的组获胜。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收获及其受到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