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七下 第四单元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七下 第四单元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10: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眼和视觉
情景引入:
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光闪闪,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你是靠哪些感觉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痛觉
温度觉等
人体的几种感觉
同所有的生物一样,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的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己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体内、外环境信息的结构和装置。
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探究问题一:
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一、眼与视觉
1.眼的结构
泪腺
下眼睑
鼻泪管
泪点
睫毛
泪器
眼球
活动:拆装眼球的模型
观察:
眼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思考:
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眼球的结构
总结眼球的结构
探究问题二(视觉的形成)
我们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透镜成像原理
3.
视觉的形成
3.
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光线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折射作用
成像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产生视觉
探究问题三
视觉异常及其预防
近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的曲度过大
近视眼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眼球前后径过短
远视眼戴凸透镜矫正
“三要”
近视眼的预防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
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知识拓展1
白内障
是眼睛晶状体发生混浊的疾病,是首位致盲性眼病。
灯照射下显现出浑浊的晶状体
试一试:人需要两只眼睛
1.
两只手臂完全伸直,一只手拿一支笔,另一只手拿一个带中心圆的三角板。
2.
双眼睁开,试着将笔插入中心圆中。
3.
闭上其中的一只眼,重复2的动作。
4.
换着闭上另外一只眼重复2的动作。
推理:一只眼若闭着,是否会影响你判断距离的能力?
知识拓展2
感受盲点
1.
测试左眼盲点的大致部位:
2.
测试右眼盲点的大致部位:
知识拓展3
练习:
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的是:


2.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是指:


3.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照相机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
,光圈相当于人眼的

暗箱的壁相当于人眼的
,底片相当于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