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4 《氓》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4 《氓》课件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9 18: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我们可以用诗句“___,___”来表达这样的意思。
2、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守,有人愿意用尽余生,希望与所爱之人相携到老,这就是诗句“___,___”表达的内容。
3、相爱相恋的人都希望长相厮守,即使再短的分离,也会觉得非常的漫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我们可以用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这样的意思。(《诗
·
周南
·
关雎
》)
2、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守,有人愿意用尽余生,希望与所爱之人相携到老,这就是诗句“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表达的内容(《诗
·
邶风
·
击鼓
》)
3、相爱相恋的人都希望长相厮守,即使再短的分离,也会觉得非常的漫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
(《诗
·
王风·
采葛
》)
卫风
·

一、《诗经》简介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楚辞》。
《诗经》地位
5
1.《诗经》概貌
我国最早的
,
原本只称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共   篇。因此又称

在    时被尊为经典。
2.《诗经》的分类
《诗经》分为“
 ”



”三部分。
诗歌总集
《诗》
305
汉代
《诗三百》



6
  风:有15国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60篇;
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用于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分大雅和小雅,计105篇;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计40篇。
7
3.《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朱熹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chī
fěi

qiān
qiāng
guǐyuán
zài
shì
jiù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tuō
yǔn

shāng
jiān
cháng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zhāo


12
理解诗文大意
请注意重点词语解释
[参考注释阅读课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主谓之间)
(非,不是)
(就)
(拖延)
(愿,请)
(介词
把)
14
乘彼垝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毁坏、倒塌/墙)
(连:来)
(借代:住在复关的人)
(一边……一边)
(灾祸)
(介:用)
(介:把)
(财产)
15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叹息/“于”通“吁”)
(沉溺)
(通“脱”解脱,脱身)
(润泽的样子)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落)
(往)
(约数,指不确定的多数)
(水势很大的样子)
(溅湿,浸湿)
(差错)
(没有定准)
17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没有,无)
(早起晚睡)
(顺心,满足)
(自身)
(伤心)
18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共同,一起)
(通“畔”)
(诚恳的样子)
(这,代誓言)
(第二人称,你)
(止,了结)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四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决绝
婚变
恋爱
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
一二章
三四五章
六章
情感基调
热情
幸福
怨恨
沉痛
清醒
刚烈
情节
本诗1、2章运用赋的手法,写女子恋爱,男子求婚,结成夫妻,写得缠绵情深;第3、4章比兴结合,写女主人公在婚后生活中得出痛苦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第5章陈述铺叙(赋),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第6章赋兼比兴,表现了她对氓的痛恨和决绝,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三、
艺术手法的运用
赋比兴
比、兴
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比喻
兴:以兴起,总结出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喻体
本体

其叶沃若
女子
女子的青春年华
比: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
 2、“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比喻
斑鸠
女子
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男子。
喻体
本体
比: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第四章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兴:
比:
以兴起,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
其黄而陨
女子
女子年长色衰
兴:
喻体
本体
全诗赋比兴结合,赋中插入比兴,以女子归途中所见之景或设譬取喻、或引发联想,使诗歌叙事从容舒缓,又意象丰富,含蓄隽永,增加了诗歌的文学性,丰富了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女主人公恋爱时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活泼、热烈而痴情;婚后的坚韧、隐忍;以及失望至极之后的清醒刚烈。
“氓”
婚前虽看似忠厚老实,但急躁、任性,婚后用情不专,没有责任感,凶暴至极。
在这场失败的爱情婚姻中,女子的表现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你是怎样理解“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诗的?
勤劳、善良、痴情,虽生活艰难,但真情不改,没有任何怨言。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探究一
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
探究二
本诗都是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控诉,你能不能站在氓的立场上为他进行辩护?或者,能不能代“氓”写一封给妻子的信?(妻子离开自己,是让“氓”后悔,还是
遂了他的心愿。)
本诗的主题:
批判男子的负心,
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表现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