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老人与海
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18岁进入报业,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至遍体鳞伤。1961年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他的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可以像海明威一样,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
他忠实、勇敢地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艰辛和危难……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
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如果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台湾)李湃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硬汉”形象的内涵
2、体会小说洗练、简明的“电报体”式的语言风格
桑地亚哥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渔夫,一生极为不幸,在加勒比海打了一辈子渔,只落得孤独而贫苦的晚景;老伴早已去世,膝下无儿无女;过冬没有御寒的衣服,连顿黄米饭拌鱼这种渔家的家常饭都吃不上。但他是个乐天派。
后来,他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一无所获,连他的小徒弟曼诺林也因为他的“背运”而被家长强迫离开了他的船。然而,老人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在第85天的黎明,他又满怀信心地出海了。这回他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比他的小船还大、一千五百多磅(680千克,略等于1360斤)重的大马林鱼,但在返航途中又被鲨鱼啃了个精光,只剩下一个鱼头和一幅庞大的骨头架子。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为了了解整部小说,我们来观看一部20分钟的动画版《老人与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武器
武器状况
大马林鱼状况
老人身体状况
鲭鲨
两条
铲鼻鲨
犁头鲨
两条
星鲨
群鲨
鱼叉
刀子、
刀子
短棍
短棍
桨
舵把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两条铲鼻鲨
犁头鲨
两条星鲨
群鲨
武器
鱼叉
刀子、桨
刀子
短棍
短棍、舵把
武器状况
鱼叉丢了,绳子断了
刀子钝化
刀子折断
短棍丢、舵把折断
大马林鱼状况
被咬去40磅
被吃掉1/4
半个身子咬烂
仅剩下残骸
老人身体状况
清醒
手受伤、抽筋
累乏
身体又痛又发硬
站起来都困难
疏通文脉
第一段1-28:与鲭鲨斗
第二段29-47:与两条铲鼻鲨斗
第三段48-53段:与
犁头鲨斗
第四段54——82段:与两条星鲨斗
第五段83——97段:与群鲨斗
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子”形象的代表,你认为主人公桑地亚哥作为作为“硬汉”的内涵是什么?
总结同学们对“硬汉”形象的概括:
勇敢无畏、顽强不屈、乐观、旺盛的斗志、坚不可摧的意志力
请同学们从小说中找到文本对应的信息
6
……老头儿就朝那一个地方扎进去了。他鼓起全身的气力,用他染了血的手把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扎了进去。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有坚决的意志和狠毒无比的心肠。
12“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15
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51
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71
“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85
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进去,他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
勇敢、凶狠、果决
乐观
有决心、有信念、顽强坚韧
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通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着力渲染了老人年老体衰、精疲力竭、孤立无援、武器和食物都非常缺乏的处境,这样的处境和鲨鱼强悍凶残、成群结队、接二连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毫无胜算的一场战斗中,老人表现出来的顽强不屈、勇敢乐观才显得尤为动人
侧面描写——老人对敌人的态度不同
对鲭鲨
:
3
它周身的一切都美,只除了上下颚。它的脊背像剑鱼一样,肚子是银白色,皮是光滑的,漂亮的。
12
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
25
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对犁头鲨:
对这是两条气味难闻的讨厌的鲨鱼,是吃腐烂东西的,又是凶残嗜杀的。饥饿的时候,它们会去咬一把桨或者船的舵。这些鲨鱼会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的时候就把它们的腿和四肢咬掉。它们饥饿的时候会咬在水里游泳的人,即使人身上没有鱼血的气味或者鱼的粘液。
但是它们没有象鲭鲨那样的游来。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
请思考,小说中有没有“硬汉”不“硬”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2
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我猜想一定是罪过,虽然我把鱼弄死是为了养活自己也为了养活许多人。不过,那样一来什么都是罪过了。不想罪过了吧…..
23
他总喜欢去想一切跟他有关联的事情,同时因为没有书报看,也没有收音机,他就想得很多,尤其是不住地在想到罪过。他想,你把鱼弄死不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卖去换东西吃。你弄死它是为了光荣,因为你是个打鱼的。它活着的时候你爱它,它死了你还是爱它。你既然爱它,把它弄死了就不是罪过。不然别的还有什么呢?
82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啦。
86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间害怕起来。
犹豫、迟疑
被动、退缩
害怕
通过大段的心理独白,我们又能窥探出这个“硬汉”内心的犹豫、慈悲、害怕、后悔、软弱之处,即“硬汉不硬”
问卷调查:文学作品中其他的“硬汉”形象?
外国文学:保尔柯察金、艾德蒙.唐代斯、汤姆索亚
中国文学:荆轲、李逵、鲁智深、武松、孙悟空、李云龙、关羽
【关云长刮骨疗伤】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对比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关羽”形象,进一步了解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提示:可以从他们的身份、武器、对手、搏斗场面、搏斗结局、人物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对比
关羽
桑地亚哥
身份
武器
搏斗场面
搏斗结局
人物心理、语言等
关羽
桑地亚哥
身份
英雄、关圣人
普通渔夫
武器
青龙偃月刀
鱼叉、刀、棍、舵把、桨
搏斗场面
淡化、艺术化、反衬
血腥、真实
搏斗结局
胜利
失败
人物心理、语言等
没有心理描写
大量心理独白、凸显人物犹豫、害怕、矛盾心理
总结:
关羽是缺乏七情六欲的神,桑地亚哥是情感思想丰富的人;关羽存在于理想中,桑地亚哥存在于生活中;关羽是众生心中的美梦,桑地亚哥是可以模拟效仿的
小说旨在赞美种种意想不到却又接踵而来的毁灭性袭击面前,哪怕面对死,也要不失一种优雅的审美姿态的硬汉精神。
主题
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消灭:肉体、大马林鱼只残存骸骨
打不败:旺盛的斗志、在逆境甚至绝不可能战胜的绝境中体现出来的不屈的人性之光
教学目标二:
体会小说洗练、简明的语言风格
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蹿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浮现在太阳光下。
两条鲨鱼一道儿来到跟前,他看见离得最近的一条张开大嘴插进死鱼的银白色的肚皮时,他把短棍高高地举起,使劲捶下,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劈去。短棍落下的当儿,他觉得好象碰到了一块坚韧的橡皮,同时他也感觉到打在铁硬的骨头上。鲨鱼从死鱼身上滑下去的时候,他又朝它的鼻尖上狠狠地揍了一棍。
1、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因此,句子简短、词语生动准确。
2、结构上单纯,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蔓不枝,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