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素芭》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_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素芭》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9 19:0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印度
泰戈尔
学习目标
1、感知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作者塑造素芭这一形象的悲剧意义。
一、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围绕素芭这个主要人物,讲述了素芭的故事。请同学们尝试着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概括素芭的这段人生经历。
情节挈领
章节
情节
1
素芭身世
不幸的缺陷,美丽的双眸
2
生活环境
优美的村庄,孤寂的素芭
3
亲密朋友
特殊的朋友,深厚的友情
4
一个同伴
唯一的玩伴,奇异的梦想
5
父母之命
觉醒的自我,月夜的倾诉
6
被逼远嫁
悲伤的眼泪,无言的结局
1、素芭是一个
的姑娘?
(哪一句/段话)运用_____
(手法)
表现她的

课文探究
二、抓住人物描写,分析素芭形象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二、侧面描写:别人的描述,他人的衬托、对比,环境烘托
作用:衬托、烘托主要人物,升华主题,暗示背景等。
1.回顾知识:塑造人物方法及其作用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二、抓住人物描写,分析素芭形象
1、素芭是一个
的姑娘?
(哪一句/段话)运用_____
(手法)
表现她的

课文探究
二、抓住人物描写,分析素芭形象
1、素芭是一位容貌美丽、感情丰富的姑娘。第一部分肖像、神态描写——运用排比和比喻,细致而生动地刻画出素芭美丽清澈的眼眸、内涵丰富的眼神。(正面描写)
2、素芭是一位聪颖、敏感的姑娘。第一部分心理描写——她能感受到父母的忧虑、村人的议论。(正面描写)
3、素芭是一位孤独的、善良的姑娘。她受人冷落,没有同伴,与动物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
(侧面环境描写)
4、素芭是一个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姑娘。父母的负担、村人的冷落、婚后的被弃。
(侧面他人反衬对比描写)
2.
素芭是一个_____
_____
_____
_____的姑娘。
美丽聪慧
善良
感情丰富
孤独寂寞
命运悲惨
二、抓住人物描写,分析素芭形象
手法分析
正面描写,作者对素芭的眼睛和嘴唇进行了浮雕般的刻画,用了大量的笔墨将素芭美好、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腻的表述,对她的性格加以诗化,正面展示了她的独特、美丽和聪慧。
侧面烘托,作者几乎用了两章的篇幅,把素芭放置到比社会环境温暖得多的自然环境中,在这里,素芭不仅是美好的,还有无言的欢乐。
反面衬托,把素芭放置到人情冷漠的社会环境中,素芭身边的人们是一群普通的劳动者,但是对素芭表现得极为冷漠和麻木。
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
任何时候都不需要翻译,
心灵自个儿会映照在这双黑眸里。
心灵的感触在这黑眼睛的阴影里,
时而伸展,时而蜷缩;
这双黑眼睛时而炯炯有神,燃烧着;
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
时而犹同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
不知凝视着什么;
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
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茫。
贴切惊人的比喻、排比
正面的工笔描绘
会说话的眼睛
3.品味描写内容及诗化的语言
他们的眼睛语汇却是
无比丰富
无限深沉
就同大海一般深沉
就像蓝天一般清澈
从日出到黄昏
从黎明到黑暗
又从黑暗到清晨
自由嬉戏的阴影世界和孤寂大地
那么庄严
那么静谧
孤独
、寂寞
素芭,一个美丽聪慧的哑女。一双清澈明净、会说话的眼睛,但这双眼睛里只有孤独和眼泪!
3.品味描写内容及诗化的语言
素芭,只有在大自然里,只有和动物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快乐和温暖,在人群里,她得到的只有伤害!素芭,眼泪流到何时是个尽头!
请问谁之过?
素芭的悲剧
1.男尊女卑:在印度,有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回教,而这
两种宗教都歧视女性。
“新郎官同几位朋友一起来相亲,父母惶恐地忙碌一番,仿佛天神自个儿降临人间,挑选自己中意的祭祀牲品”

2.种姓制度:种姓隔离,“村人也到处谴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
“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3.婚嫁习俗:严厉的嫁妆制、“费尽了周折,破费了钱财,两位姐姐好歹出阁嫁了人”

时代背景
2011年据《中国日报》报道印度米佐拉姆邦有一个家庭堪称是“全世界最大”67岁的印度男子齐奥纳·查那共娶了39名妻子,并有94名子女、14名儿媳妇以及33名孙子孙女。最厉害的是,齐奥纳祖孙三代总计共181人全部住在一起,尽管家中已有上百个房间,大家还是住得很拥挤;而这个超级大家庭的伙食费也很惊人,一餐就可吃掉100公斤米、30只鸡。
让人惊讶的是,齐奥纳仍嫌这个家庭太小,甚至打算到美国去继续娶妻生子。
小说通过塑造一位美丽善良但命运悲惨的哑女素芭形象以及她冷漠残酷的身边人,表达了对素芭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世俗的不满情绪,揭露印度落后的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戕害,以及对这种文化制度的批判。
3.主题总结
(素芭形象悲剧的作用揭示主题)
次要人物作用:烘托主人公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背景、升华主题
三、合作探究:分析素芭的悲剧
4、小说以这样一段文字来结尾:
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对小说这样的结尾,你怎样理解?你以为结局是喜剧性的,还是悲剧性的?
课文探究
1.
冰心在翻译《素芭》(《泰戈尔作品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结尾时是这样翻译的:
“她的主人耳目并用,又做了一次仔细的考察。这一次他不只用眼睛,而且用耳朵来仔细地考察,他又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妻子。”
2.
泰戈尔研究专家董友忱翻译的《泰戈尔短篇小说选》中《素芭》的结尾是这样翻译的:
“这一次,她丈夫眼耳并用又相了亲,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补充
小说的结尾是悲剧性的。
素芭悲伤的泪水博得了考官的好感,成就了姻缘,但没有人理解她(新郎误读了泪水的内涵)、没有人同情她(在父母的眼中,种姓的荣誉胜过彼此的亲情)。得知真相的丈夫最终抛弃了她,另结新欢。
小说的结尾看似平淡地交代了素芭被弃的命运,写得轻,读得却沉重无比。素芭应该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女性的缩影,那么她的结局也就是注定了,注定了是悲剧,无论她是否残疾!
小结:
一个人有问题是个人的问题,几个人有问题是领导的问题,一群人有问题是制度的问题,一代人有问题是文化的问题。造成素芭悲剧的根源,其实就是制度问题,就是文化问题。
你想跟素芭说些什么?
200字
五、想象练习
那么,对这么一个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姑娘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请以“素芭,我想告诉你”开头,和素芭说一句话。
五、想象练习
那么,对这么一个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姑娘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请以“素芭,我想告诉你…..”开头,和素芭说一句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