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5例7及“做一做”,教科书P27“练习五”第5~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强化估算意识,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着探究与创造的可能,培养学生比较辨别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时,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计算下列各题。
师: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会有0,这话准确吗?
【学情预设】不准确,这要看首位商在哪位上,还得看首位有没有余数。
2.计算。
师:口算上面三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直接想口诀,二三得六,五五二十五,五八四十,再把多的一个零带上去,就分别得到20,50,50。
师:观察这三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商的末尾都有0。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回忆口算方法从而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口述60÷3,250÷5和400÷8的思考过程,观察比较三个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今天的新课学习。在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从而找到新旧知识的共通点,以便于学生进行旧知向新知的正向迁移。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
(1)独立思考,尝试探究。
课件出示教科书P25例7情境图及第1问。
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每根短跳绳5元,每根长跳绳8元,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师:要求650元可以买多少根短跳绳,会列式计算吗?试试看。
学生汇报算式:650÷5。
学生独立计算。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计算的基础,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计算。有的学生可能看前面65÷5能除尽,就没有写商末尾的0。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口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答案650÷5=65个十÷5=13个十=130,最后用除法的验算方法验算得130×5=650,从而得出商是130。
(2)全班交流,验证算法。
师:都算完了吗?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智慧。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与想法。
【学情预设】
师:你认为算法(1)和算法(2)哪种算法正确呢?
【学情预设】预设1:认为算法(2)是正确的,因为算法(1)最后的0还没有除完,要接着除下去,因此0的位置不正确。
预设2:个位0÷5=0这步可以省略不写,所以个位的0不用落下来,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而竖式下面的0是15个十减去15个十得到的,所以应该对齐十位来写。
师: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从口算的算理引导学生理解。
师生交流,使学生明确商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而来的,商个位上的0起到占位的作用,不能省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估算、口算算理、结果验算等方面进行验证。通过估计商是几位数,得出第二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进而得出商是130。得到正确的商后,针对难点展开。
(3)自主练习,归纳概括。
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请大家试着用竖式计算上面两题。
【学情预设】少数学生可能还是会忘记在商的个位商0,可以让已经学会的学生进一步讲解,教师适时在商的个位标上着重记号。
交流后,师生自主小结。
教师小结: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是0时,不用移下来除,在商的个位上直接商0占位。
【设计意图】给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在分享彼此的想法的过程中,概括出解这类题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一般方法。
2.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1)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课件出示教科书P25例7第2问。
师:仔细读题,会列式计算吗?试试看。
学生汇报算式:245÷8。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估估,再计算。
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后,有针对性地指名学生到讲台进行板书。
【学情预设】
师:两种算法的结果都是30余5,区别在哪里?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情预设】预设1:我喜欢算法(2),因为它更简便。
预设2:个位上的5除以8不够商1,所以用0占位,而0×8=0,5-0=5,因此这一步可以不用写了。
预设3: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倍数,同时被除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比除数小时,可以直接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字当作余数,商的个位用0占位。
(3)自主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教师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各种情况后,给学生交流、追问、对话的机会,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明确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个位不够商1时,可以直接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字当作余数,商的个位用0占位。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知道可以借助估算和验算的方法来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回顾反思,提升认识
师:比较例7的两个问题的竖式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竖式被除数的个位是0,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0。
预设2:第二个竖式被除数的个位不是0,但是比除数小,所以不够商1就商0。
预设3:第一种情况没有余数,第二种情况有余数。
预设4:它们都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生共同总结商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1)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0占位就可以了。
(2)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余数即可。
【设计意图】由于有商中间有0的除法作为基础,所以学生对于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不难理解。在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商末尾有0的情况后,让学生在讨论、分享、小结中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5“做一做”。
(1)请学生自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
(3)验算。
2.完成教科书P27“练习五”第6题
(1)仔细读题,明确题意。
(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
(3)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相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27“练习五”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来引入新知,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提问,在比较与辨析中掌握新知,理解在商末尾商0占位的算理。这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少数学生对于简便写法不太习惯,不能马上接受,还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作业设计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通过对比,观察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特点。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笔算情况,把正确的与错误的、竖式简便和不简便的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商末尾有0的算理。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对比练习,突出算法(2)的简便。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4(共17张PPT)
商末尾有0的除法
R·
三
年
册
级
下
1.
计算下列各题。
808÷4=
615÷3=
不准确,这要看,首位商在哪位上,还得看首位有没有余数。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会有0,这话准确吗?
202
205
60÷3=
250÷5=
400÷8=?
20
50
50
这三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2.
口算下列各题。
每根短跳绳5元,每根长跳绳8元。
(1)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650÷5=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个位虽然不用再除,但一定要在商的个位写0占位。
5
6
5
0
5
1
3
0
1
5
0
0
0
1
5
0
0除以5等于0,
个位上商0。
130
650÷5=____
(1)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750÷5=
980÷7=
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
1
7
5
0
5
5
2
5
2
5
5
0
0
150
1
9
8
0
7
7
2
8
2
8
4
0
0
140
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是0时,不用移下来除,在商的个位上直接商0占位。
每根短跳绳5元,每根长跳绳8元。
(2)245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245÷8
个位还余5,为什么商的个位写0?
245÷8
2
4
5
8
2
3
5
0
4
验算:
3
0
×
8
2
4
0
+
5
2
4
5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刚好分完,个位的5比除数8小,直接在商的个位写0。
(2)245
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30
5
=____(根)······____(元)
631÷3=
843÷6=
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
2
6
3
1
3
6
3
3
1
1
0
210······1
1
8
4
3
6
6
2
4
2
4
4
140······3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在不够除的那一位上商0。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应该怎么办?
0
3
三、回顾反思,提升认知
245÷8=____
650÷5=____
2
4
5
8
2
3
5
0
4
6
5
0
5
1
5
1
5
1
5
3
0
0
比较两个问题的竖式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做余数即可。
(1)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0占位就可以了。
7
5
0
5
5
0
5
1
2
5
5
2
0
7
0
8
1
2
8
4
2
0
6
0
3
2
3
1
1
6
0
4
1
2
4
4
2
3
你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补充吗?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9
8
0
7
6
3
1
3
8
4
3
6
四、巩固练习
1.
×
4
0
6
2
2
0
3
4
6
6
0
改正
×
7
6
0
4
1
9
0
4
3
6
3
6
0
改正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
2
5
0
3
8
3
2
4
1
0
9
1
改正
=
102
=
120
=
170
=103······2
=
50······3
=
152
=
43······4
=
80······4
3.
306÷3
360÷3
680÷4
608÷4
517÷5
403÷8
262÷6
564÷7
520÷5=104(把)
520÷8=65(把)
4.有52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8次运呢?
答:5次运平均每次运104把,8次运平均每次运65把。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堂小结(共10张PPT)
是
米成堂
第5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材第25页
能力达标站
1算一算,填一填。
6
44
0=0
8622
822
05
5
440
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到
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N2
(0)占位。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0÷4=120
900÷6=150
120
150
4)480
6/900
4
880
30
30
0
964÷8=120…4☆572÷3≡190……2
120
190
190
8/964
3)572
验算
3
570
16
2
16
27
572
4
2
3.为了提升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开拓同学们的
视野,学校买来720本新图书
(1)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720÷5=144(本)
答:每个年级分得144本。
(2)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720÷6=120(本)
答:每个年级分得120本。
4.要修一条长1300米的隧道,已经修了一周
(7天),还剩390米没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1300-390=910(米
910÷7=130(米
答:平均每天修130米。
5.超市有482盒饮料,为了迎接“劳动节”,开
展了“买三送一”的促销活动,像这样捆扎成
提,这些饮料可以扎成多少提?还剩几盒
4(盒
482÷4=120(提)…2(盒)
答:这些饮料可以扎成120
提,还剩2盒。
素养展示台
6.(1)计算853÷□时,要使商的中间是0,
里应填数字几?
答:□里应填数字8。
(2)计算853÷□时,要使商的末尾有0,
里应填数字几?
答:□里应填数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