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4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第1课时口算乘法1教案+课件+作业课件(3份打包)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4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第1课时口算乘法1教案+课件+作业课件(3份打包)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12:05:53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米成堂
4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口算乘法(1)(教材第41页
能力达标站
1想一想,填一填。
(1)26×7=(182),口算时,可以先算
20
×
7
(140),再算
×
(42),最后算
140)+(42)=(182
170×5
100×5
70×5
500
350
850
2.比一比,算一算。
13×3=39
17×4=68
130×3=390
170×4=680
18×3=54
:19×5=95
180×3=540
190×5=950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0×4=280
37×2=74
32×3=96
50×9=450
380×2=760
15×8=120
120×6=720
23×4=92
90×4=360
210×3=630
4.一辆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张叔叔骑行
2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45×2=90(千米
答:一共行了90千米。
5这5个筐一共可以装多少个松果?
29×5=145(个)
我背了1满筐松果,
答:这5个筐一共可以法共有29个
145个松果。
K
心素养展示台
6张叔叔买了一部新手机,他首付1326元,余
下的钱,张叔叔准备用支付宝里面的花呗分
三期支付,每次支付260元。张叔叔买这部
手机一共花了多少钱?
?元
260×3=780(元)
1326+780=2106(元)
答:张叔叔买这部手机一共花了2106元。(共17张PPT)
口算乘法(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3=
8×4=
3×4=
10×5=
20×3=
40×2=
口算。
15
32
12
50
60
80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每筐装15盒草莓。
买3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3
筐草莓有多少盒?
每筐装15盒草莓。
买3筐。
问题:
分析:
总盒数为:
15+15+15
列式:15×3
15×3=______
每筐装15盒草莓。
买3筐。
用加法计算
15+15+15=45
45
15×3=______
15
15
15
30
15
30+15=45
45
15×3=______
分步口算:
15
可以拆分成
10+5。
10×3=30
5×3=15
30+15=45
45
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迁移类推,拓展延伸
150×3=______
50×3=150
100×3=300
300+150=450
15×3=45
150×3=450
450
56
560
14×4=
140×4=
11×5=
110×5=
55
550
92
920
23×4=
230×4=
15×6=
150×6=
90
900
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
25×3
20×3=60
5×3=15
60+15=75
归纳总结
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中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一个
0
即可。
250×3
25×3=75
250×3=750
1.
27×3
20×3

180×5
×5
×
3
60
21
81
+
+
100
80
5
500
400
900
三、巩固练习
30×5
15×5
14×6
13×6
25×2
18×4
17×5
12×7
150
75
84
78
50
72
85
84
2.口算。
16×3
220×4
46×2
24×4
140×3
170×4
32×3
39×2
48
880
92
96
420
680
96
78
3.
21×3=63(人)
(1)3
辆车最多可坐多少人?
(2)80
人乘坐这
4
辆车,能坐下吗?
21×4=84(人)
84人>80人
能坐下。
4.一只虎体重
180
千克,一只熊的体重是虎的
2
倍。这只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80
千克
180×2=360(千克)
答:这只熊的体重是360千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4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科书充分借助直观手段(方块、点子图)与算式相对应,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亲历建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思考、倾听、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口算,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每一步计算得到的积与哪个数位对齐,特别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的算理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还有在笔算当中的进位以及连续进位的问题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教学时需要有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表象作为支撑来帮助学生理解。
1.让学生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科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究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2.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为前提,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掌握“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等关键知识以及形成学习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重要基础。在计算过程中既要一步一步口算,又要将每次口算的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既要算乘,又要算加,有时还有进位问题,任务比较复杂。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一要清晰,二要有条理。其次,要帮助学生厘清计算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在计算过程中有效地对各个环节实施自我监控,特别要关注自己易出错的环节,如:数位没有对齐,忘记进位等。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口算乘法(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1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3“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及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算理,感受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及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3.将乘法口算置于现实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
(进位)及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沟通联系,迁移类推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明和小红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大家一起学习。瞧,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口算题卡,你们会算吗?
课件出示口算题卡。
学生抢答,教师订正。
师:同学们算得很对,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大家掌握得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小红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有效利用知识迁移扫除障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口算方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1情境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小明和小红来到王叔叔家的水果店帮忙,看到一位阿姨正在买水果。仔细看图,从图中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准备买3筐;可能提出的问题是:3筐一共有多少盒?
师: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
【学情预设】
列式为15×3,因为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准备买3筐,也就是求3个15相加是多少。
师:15×3要怎样算呢?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先独立思考15×3该怎样口算,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可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因为要求3个15相加的和是多少,用加法算,15+15+15=45。
预设2:用学具摆,先摆3个15,因为15是由10和5组成,所以3个10是30,3个5是15,即10×3=30,5×3=15,30+15=45。
预设3:分步口算,10×3=30,5×3=15,30+15=45。(教师适时板书)
师:大家真聪明,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通过摆学具来帮助计算,还有同学用拆分口算的方法来计算。你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学情预设】大部分同学喜欢第二种,因为比较简便直观。
教师小结:这些方法看起来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无论是连加还是拆分口算,其实算理是一样的。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可以先求3个10盒是多少,再求3个5盒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一共的盒数,
即15×3就是把3个10和3个5合起来。
(4)迁移类推,拓展延伸。
想一想:150×3得多少呢?
【学情预设】预设1:100×3=300,50×3=150,300+150=450。
预设2:因为15×3=45,所以150×3就是在45后面添1个0,即450。(教师适时板书)
预设3:150是15个十,15个十乘3就是45个十,即450。
学生在汇报想法时,可能不会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引导、补充、规范,进一步让学生结合乘法的意义来理解自己想到的方法,只要合理即可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感悟出各自方法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5)对比练习,巩固方法。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做一做”的口算题。
师:做完这些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预设1:每组有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乘10,积也乘10。
预设2:算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只要先算出“0”
前面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个“0”
就行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只要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就容易了。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中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一个0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1题。
【学情预设】把27分成20和7,分别算20×3和7×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即可;把180分成100和80,分别算100×5和80×5,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即可。
师:本题难度不大,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再分别与另一个一位数相乘,最后把积相加;把几百几十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然后再分别与另一个一位数相乘,最后把积相加。
2.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即可,采用分一分的方法,进行口算。
3.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3题。
分析:“限乘21人”的意思是每辆车最多坐21人。
【学情预设】预设1:21×3=63(人)。
预设2:先算出4辆车可以坐多少人,然后跟80比较。4.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4题。
根据题意可知:一只熊的体重是虎的2倍,求熊的体重,就是将虎的体重乘2。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1)
15×3=45
[①10×3=30
②5×3=15
③30+15=45]
150×3=450
[①15×3=45
②150×3=450]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口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中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的口算方法,并提倡、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学生兴致很高,教学效果较好。
?作业设计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以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口算方法,教学时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由交流汇报多种算法,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优化。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