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
课题导入:教师自主设计
学习目标:
运用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35的内容,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若有疑问,在交流评价时解决。
1、甲以5 km/h的速度进行有氧体育锻炼,2 h后,乙骑自行车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条路追赶甲.根据他们两人的约定,乙最快不早于1 h追上甲,最慢不晚于1 h15 min追上甲.乙骑车的速度应当控制在什么范围?
解:设乙骑车的速度为xkm/h,甲的速度为5 km/h,
分析:①注意单位:1h15min =________h.
②乙走了1h后,乙的路程=_____ ___,甲的路程=____ ____(甲先走了2h).
乙走了1h15min后, 乙的路程=________,甲的路程=__ __(甲先走了2h).
③“乙不早于甲”用不等号表示为“乙的路程_________甲的路程”;
“乙不晚于甲”用不等号表示为“乙的路程_________甲的路程”.
根据题意得不等式组: 解之得:______________
2、一群学生住若干间宿舍,每间住4人,剩19人无房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请问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
分析:“住不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有x间宿舍,则有___________名学生,根据题意:
住x间宿舍,可列不等式为:
住(x-1)间宿舍可列不等式为:
组成不等式组: ,解得:
讨论取值:
3、一个人的头发大约有10万根到20万根,每根头发每天大约生长0.32mm,小颖的头发现在大约有10cm长,那么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她的头发才能生长到16cm- 28cm
1)审题:每天生长 cm.那么x天生长 cm
2)头发生长到16cm-28cm 最短的是 可列不等式
最长的是 可列不等式
3)列不等式组
4、与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相对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5、完成教材P36随堂练习和“问题解决”
交流评价:把自己完成的内容和想法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达标检测:
1、已知利民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做一套N型号时装需用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有几种方案?
2、师徒二人分别组装28辆摩托车,徒弟单独工作一周(7天)不能完成,而师傅单独工作不到一周就已完成.已知师傅平均每天比徒弟多组装2辆,求:
(1)徒弟平均每天组装多少辆摩托车(答案取整数)
(2)若徒弟先工作2天,师傅才开始工作,师傅工作几天,师徒两人所组装的摩托车辆数相同
自我小结:(本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还有哪些不足?)
课后作业: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