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恢复刘少奇的名誉。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图文资料,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 ——邓小平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航的?又取得了怎样的伟大成就?
(二)讲授新课: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人赴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上访高峰期,在北京守候者达数十万人,接待站无法应付,一些上访者只好露宿街头,在街头的餐馆里捡剩饭吃。损失5000亿元人民币,300万干部蒙受不白之冤,10年没有高考。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呢?
经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是观点: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它违背客观规律,“左”倾错误的继续。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两个凡是”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邓小平
3、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关史事: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4、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时间: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会议在北京举行。
内容:
1、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研读: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①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决策,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③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在这次全会后得到进一步加强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⑤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的。
所以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材料:1977年1月10日,邓小平给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同年7月21日,他又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发言,强调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指出"两个凡是"的错误。邓小平的上述意见为全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在政治上指明了方向。
在组织上,1977年12月,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组织部部长,主持平反工作。中组部和各级党组织,发动几十万干部和广大群众,集中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打开了平反工作的新局面。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撤销中共中央曾经发出的关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为这两个错案和"二月逆流"正式平反。
同时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人所作的错误结论,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这标志着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开始了,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全面铺开。
材料: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者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刘少奇的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拨乱反正的结束: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相关史事:
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数千万受到株连的人,也得到解脱。他们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认真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课堂小结: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拨乱反正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此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推动了20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四)、课堂练习:
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 )
A.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4、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五)、板书设计: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2、两个凡是观点:
3、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4、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2、拨乱反正的结束:
3、意义: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