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1.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
A.贞观初年??
??B.贞观末年??
?C.开元初年??
??D.开元末年
2、《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与其诗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有关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祖
C.唐玄宗
D.武则天
3、下列选项中,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的是
(
)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节度使权力膨胀 ③军队战斗力薄弱 ④农民负担过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
B.北方政权更选,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C.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磁上有一定的发展
D.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国家分裂是必然趋势
5、以下哪个诗人的诗可能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贺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7、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8、下列描述与下图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
A.导致“开元盛世”的出现
B.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C.灭亡唐朝,建立新政权
D.安史之乱最终取得胜利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长安经过安史之乱,到处呈现出国破家亡的惨景。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
)
①李林甫????②安禄山????③史思明????④朱温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0、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
B.北方政权更选,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C.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磁上有一定的发展
D.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国家分裂是必然趋势
11、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
A.李林甫
B.杨国忠
C.安禄山
D.郭子仪
12、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兼并战争
D.叛乱战争
13、藩镇名义上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令,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
(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14、“开元盛世”被很多史学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开元盛世”之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贞观之治????D.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15、京剧《贵妃醉酒》讲述了杨玉环因没有见到皇帝而心情郁闷,醉卧百花亭的故事。这里的“皇帝”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二、解答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迁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
(1)节度使为一级官职始于何时?
(2)节度使有什么权力?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摘自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二
材料三 玄宗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四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摘自杜甫《垂老别》
材料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代某人的《不第后赋菊》
(1)材料一中“从此君王不早朝”说明了什么?
“渔阳鼙鼓动地来”又是指什么?二者有何关系?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上存在什么问题?
(3)材料四诗中所描述的惨状是哪一历史事件之后发生的?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说明带来了什么影响?该诗反映了杜甫的诗有何特点?
(4)材料五中的某人是谁?他“冲天香阵透长安”的理想有没有实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B
6、A
7、B
8、B
9、A
10、D
11、C
12、D
13、B
14、A
15、C
二、解答题:
16、(1)始于唐朝。
(2)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赋税;军队一听中央调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17、(1)说明唐玄宗追求享受;不理朝政。安史之乱。“从此君王不早朝”是“渔阳鼙鼓动地来”的重要原因。
(2)材料二说明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材料三说明唐玄宗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3)安史之乱;战争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
(4)黄巢;没有,起义遭镇压,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