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的评价。(阅读要素)
2.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目标导学
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其作品以方言和民间口语写活生生的现实,开辟了新的现实主义道路。
代表作品: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作者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相关资料
当
dàng
dāng
恰当
当初
多音字
兴
xīng
xìng
兴奋
高兴
多音字
诚心诚意:
心意很真诚。
欣喜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浩浩荡荡:
原形容水势浩大汹涌,后形容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欣喜若狂:
十全十美:
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
词语解释
喧嚷: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荒唐:
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无聊:
滔滔不绝:
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词语解释
汤姆·索亚
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
波莉姨妈
贝琪
撒切尔太太、撒切尔法官
道格拉斯寡妇
哈克
印江·乔埃
整体感知
这些人物是什么关系呢?
1.
和
都是汤姆的好朋友。
2.
是汤姆的家人。
3.
是同汤姆一起去山洞探险的人。
4.
是哈克的家人。
贝琪
贝琪
哈克
道格拉斯寡妇
波莉姨妈
汤姆
人
物
关
系
波莉姨妈
贝琪
撒切尔法官
道格拉斯
寡妇
哈克
印江·
乔埃
撒切尔太太
大人:
孩子:
选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哪些情节?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解
回到小镇
讲述历险经过
看望朋友
得知封洞
方法:串联主要情节
你能根据主要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
汤姆和
失踪后终于回到了小镇。汤姆给大家讲述了他和
在洞中探险的经过。后来汤姆去看望朋友
时,从
口中意外地知道了山洞已被封上,
竟然被困在了洞中。
贝琪
贝琪
哈克
撒切尔法官
印江·乔埃
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可以看出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课文讲解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
概括说明两个孩子的走失给人们带来了悲伤,“仍然”表明悲伤持续的
时间很长。
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你从此处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动作描写。写出了撒切尔太太内心的无限悲痛,“侧耳听上好久”表现了她急切期盼孩子归来的心情。
波利姨妈“满头灰发几乎全变白了”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她的悲伤、绝望的心情。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夸张。与上文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与下文人们的欣喜若狂形成内容上的一致。由悲转喜,充满喜剧气氛。
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写出了小镇人们听闻孩子们获救消息后的兴奋,折射出人们的善良
波莉姨妈真是高兴到了极点,撒切尔太太也是如此。然而,等派到山洞里的信使把这个喜讯报告给她的丈夫时,快乐才会变得十全十美。
生动地写出人们找到孩子后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人们对孩子的关心。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
讲述历险经过
汤姆在历险后心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也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热爱冒险并爱表现自己的孩子。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他把肩和头从一个小洞中探了出来,竟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
汤姆是一个胆大心细,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解决问题的小男孩。
如果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就找不到这条通道了。他又讲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琪,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而她却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
此处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此时已经极度疲乏,濒临绝境。同时也可以看出汤姆一直在想方设法鼓励贝琪不要失去生存的希望。
他还讲了自己如何费尽口舌说服了贝琪,当她摸索着爬到洞口,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时,怎样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就要高兴死了。他还说自己怎样先爬出洞口,然后又帮助贝琪爬了出来,他们是如何坐在那里高兴得大声哭了起来,一些人怎样乘着小船打那儿经过,他俩又是怎样呼喊着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遭遇。他也描述了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因为他们说:“你们是在河的下游,离那个峡谷里的山洞有五英里远呢。”
这里的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
此处语言描写说明汤姆和贝琪的经历在别人看来是荒唐、不可信的,但对于汤姆和贝琪来说,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这也正是让汤姆感到自豪的地方。从侧面反映出汤姆的勇敢和冒险精神。
汤姆和贝琪很快发现,在洞里所遭受的三天三夜的疲劳和饥饿,是不可能马上恢复过来的。星期三和星期四整整两天,他们一直卧床不起……汤姆听说哈克病了,星期五便去看他。
关爱朋友
看望朋友
汤姆从山洞里获救两个星期之后,哈克现已经强壮多了,也不怕听令人激动的话题了。汤姆又去看望哈克,他想,有一些话题正是哈克感兴趣的。撒切尔法官的家离哈克住的地方不远,于是汤姆就顺道去看了看贝琪。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逗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的人还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走一趟。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
法官说:“还有一些人和你一样想去山洞看看呢,汤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以后谁也不会再在那个山洞里迷路了。”
“为什么?”
“因为两周前我就找人用锅炉钢板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
“怎么了,孩子!喂,快来人哪!快拿杯水来!”
有人拿过一杯水,一下子泼在了汤姆的脸上。
“啊,现在没事了。你怎么了,汤姆?”
“哎呀,法官,印江·乔埃还在洞里呢!”
这句话写了什么?
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尽管印江·乔埃是个坏人,汤姆还为他安危担心,说明汤姆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结合选文情节说说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汤姆是个可爱的“顽童”,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
喜欢冒险
他们到山洞探险迷路,待了三天三夜,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时,他认为自己是不会在意的。
坚强勇敢
山洞迷路,汤姆离开贝琪后,独自去探险。
聪明机智
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有责任、有担当
找到洞口,汤姆又回去找贝琪,下了一番功夫,让贝琪相信可以逃出去,对贝琪不离不弃。
虚荣心、可爱
讲述冒险经历,夸张地吹嘘了一番。
关爱朋友
身体刚恢复,去探望生病的哈克。
心里善良
得知乔埃封在洞里十分惊讶愕。
汤姆·索亚历险记
失踪后,人们悲痛
回来后,人们喜庆
讲述山洞历险经过
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
勇敢、善良、智慧、
勇于冒险、不怕困难
结构梳理
本文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从故事中可以看到他的
、
、富有
精神,以及有责任、有担当、
的品质。
机智多谋
聪明机灵
关心他人
冒险
主旨归纳
这冒险的经历终于结束,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希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能够与你成为朋友,伴你成长。
拓展提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大家为两个孩子祈祷
(
d?o
shòu),可是洞里仍旧没传来好消息。
2.他正想往回走,却瞟
(
piāo
pi?o)见了老远有一个发亮的小点。
3.汤姆打开了话匣
(hé
xiá)子,兴奋地向人们述说他的经历。
二、用合适的词语替换句中加点的词,保持句意不变。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
)。
2.他也描述了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
)离奇的故事。
3.如果碰巧(
)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
4.有的人还用嘲弄(
)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走一趟。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宽阔
辽阔
广阔
开阔
1.博览群书能使人眼界更加(
)。
2.他看见(
)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
3.我国地域(
),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4.金针菇、草菇等食用菌类的市场前景(
)。
四、补充词语。
(
)心(
)意
软弱(
)(
)
欣喜(
)(
)
灯火(
)(
)
衣衫(
)(
)
滔滔(
)(
)
五、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够:①数量上可以满足需要;②达到某一标准或某种程度;③表示程度高;④(用手等)伸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
(1)怎样顺着两条通道一直走到他那根放风筝的绳子所能够得着的地方。________
(2)捡来我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________
(3)这椅子够结实的。________
(4)参加竞赛?你还不够格!________
六、句子练习。
1.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找不到这条通道了。(用关联词语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这两句话是对人物的
和
描写,其中“
、
、抬起头、
、
、垂下头”等词语表现了撒切尔太太
、
的心情。朗读这段话时,语速(稍缓
稍快),语气要(高昂
低沉)(选择正确的答案,画“√”)。
2.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
“衣衫不整”的意思是
。句子通过对人们的
、
、
的描写,表现出人们
的心情。
八、课内阅读。
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接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3.人们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为什么“想说又说不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o
2.
pi?o
3.
xiá
二、1.惨白
2.荒谬
3.凑巧
4.嘲讽
三、1.开阔
2.宽阔
3.辽阔
4.广阔
四、诚
诚
无力
若狂
通明
褴褛
不绝
五、(1)④(2)①(3)③(4)②
六、1.如果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就找不到这条通道了。
2.汤姆的脸立刻变得像雪一样煞白。
七、1.动作
神态
说胡话
呼喊
侧耳听
呻吟
悲痛
绝望
稍缓
低沉
2.衣服没有穿戴整齐
外貌
神态
语言
兴奋
八、1.村里的人们到撒切尔法官家表示庆贺。
2.夸张
人们此时高兴激动的心情
3.因为人们本来对找到两个孩子已经没抱什么希望,现在看到他们平安归来,所以激动得“想说又说不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