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开学阶段性检测地理(word版含答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开学阶段性检测地理(word版含答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0 15:29:00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摸底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C
B
C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A
C
D
B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A
B
A
综合题(共50分
26题(7分)
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2)天山;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昆仑山。
27题(7分)
夏;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太平洋;印度洋;
夏季风;大兴安岭;贺兰山。
28题(8分)
水污染;浪费水资源;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
应对水短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3)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
29题(8分)
唐古拉山脉;(2)大;黄金水道。(3)三峡;防洪。
B;C;A
30题(9分)
徐州;陇海线。(2)兰州;兰新线;陇海线。(3)昆明
株洲;浙赣线;湘黔线。
31题(6分)
季风。(2)夏季;B。(3)大;冬季风;青藏高原。
32题(5分)
(1)A

B(2)华北平原;黄土高原。(3)C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开学阶段性检测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2.我国的内海(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渤海和黄海
C、东海和台湾海峡
D、南海和琼州海峡
3
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4我国人口界线是(
)
A.昆仑山一
祁连山一横断山
B.秦岭一淮海
C.黑河一腾冲
D.长白山一武夷山
5.右图反映的是(
)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
B.傣族的泼水节
C.瑶族的盘王节
D.彝族的火节
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C.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D.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在海南
7.降水量会影响建筑形式,依据下列建筑来推断,当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8.下列河流中,冬季无结冰现象的是(

A.黑龙江
B.松花江
C.珠江
D.黄河
9.
.下列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A.黄河
B.塔里木河
C.黑龙江
D.长江
10.因利用黄河水灌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宁夏平原
1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能
B耕地
C天然气
D太阳能
读“小草的哀求”完成12、13题。
12.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
土地荒漠化
B
全球变暖
C
臭氧层破坏
D
酸雨污染
13.漫画反应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A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南沿海地区
D
东北和西南地区
读图3-1,回答14-115题。
14该漫画反映的现象是(
)
A.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   
B.围湖造田,造成洪灾威胁
C.滥垦草原,造成风沙盛行  
D.燃烧柴草,造成大气污染
15.针对漫画中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策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
B.
禁止森林资源的砍伐 
C.
合理砍伐森林资源
D.
合理放牧
16.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牧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大牧区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B、四大牧区分布于我国西部和北部
C、内蒙古东部牧草繁茂,有三河马和三河牛等优良畜种
D、我国牧区的牲畜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大
17.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B、甘蔗的最大产区为海南省
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D、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
18.我国优质长绒棉的主要产区是:
A、新疆
B四川盆地
C山东
D海南
19.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A.胜利油田
B.大庆油田
C.华北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20.以下是我国河、海、陆三项联运的是:
A.武汉
B.西安
C.南京
D.上海
21可与陇海铁路联运的海港是:
A.连云港
B.青岛
C.南通
D.宁波
22.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使用:
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23.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线—兰新线
B.京包—包兰线
C.京哈—京广线D.浙赣—湘黔线
24.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
25.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
A.煤
B.石油
C.水能
D.天然气
二、综合题(50分)
26、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①______
___高原,
③______
__盆地,
⑥______
___平原。
(2)
A为______
___山,此山北侧分布着________
_盆地。
(3)
C为__________山,D为__________山。
27.读影响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
(共7分)
(1)图为影响我国的___________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
,我国气温的分布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季风分别来自___________洋
和___________洋。
(2)我国把受___________影响
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
致沿___________、阴山、___________冈底斯山一线。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资料一:2007年3月22日,
是第15个“世界水日”和
第20届“中国水周”,联合国
确定的宣传主题为“应对水
短缺。”
中国开展宣传的主题是“
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资料二:我国水资源从
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
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
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
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
季节变化。
漫画反映的水资源利用
中存在的问题是: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的措施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资料一可知,200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由资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
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长江水系图,然后完成下列要求:(8分,每空1分)
(1)长江发源地
①是___________,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经我国三级阶梯,落差________
(大或小),
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航运价值高,有“__________”之称。
(3)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电站③是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它以
为首要目标。
(4)由于长江不同河段特征不同,所以治理措施也不同。(选择填空)
上游河段急流峡谷众多易引发洪水,故需_______;中游河道水流不畅,
故需______;下游江阔水深水量很大,故需_______。(A.加固大堤保障安全;
B.筑坝拦水,植树造林;C.裁弯取直)
30,读“中国铁路简图”,回答(9分)
⑴铁路枢纽①是

京沪线和
线在这里交会。
⑵铁路枢纽②是
包兰线、

线
在这里交会。
⑶铁路枢纽③是

成昆线、贵昆线在这里交会。
⑷铁路枢纽④是

京广线、

线在这里交会。
31.读图1和图2,回答以下问题(每空1分,共6分)
读图1,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均位于我国
区(填季风或非
季风);
(2)读图2,四城市降水多集中在__
__季;图2
A、B、C、D四幅图中,表示北京降水和气温特征的是
__;
(3)根据图2的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
__,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
夏季除
外,全国普遍高温。
3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5)
(1)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的是____________;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西侧的地形为____________。
(5)下列治理黄河修建的水利工程,有控制洪水、发电、拦沙等方面重要作用的是(

A.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B.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D.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
B
A
图1.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酒泉
哈尔滨
武汉
广州
图2.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2020-2021学年度春季学期八年级开学阶段性检测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题(7分)



(2)




27题(7分)







28题(8分)








28题(8分)








30题(9分)








31题(6分)





32题(5分)




.。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