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诗经》二首 讲练课件——湖北省孝感市2021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诗经》二首 讲练课件——湖北省孝感市2021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9 19: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12 《诗经》二首
jū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
w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诗经》 
305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C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示例一:爱国学完善自我 示例二:品美文润泽心灵
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不低俗,即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即所谓哀而不伤。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托物起兴(比兴手法)。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行动: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性格: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协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重章叠句 
《关雎》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雎》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同课章节目录